2015—2017年上海某医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情况,为减少不合理退药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松江区中心医院HIS系统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门诊处方调配记录及医院门诊退药登记簿。对退药处方的金额、退药药品种类及退药原因等进行分析,并对退药原因进行帕累托图分析。结果:2015—2017年,门诊退药处方构成比分别为1.88‰、2.25‰、0.78‰;退回药品种类主要以抗菌药物、中成药、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药物为主;门诊药房退药原因3年间有所变化,共同的主要因素有不良反应、重复开药、医保经济因素、依从性差及家中有药。结论:退药原因涉及到患者、医师和药房,需对不同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细化改进措施,才能减少退药的发生。
关键词 门诊药房;退药;因素;帕累托图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9)10-0014-03
Analysis of drug repercussion in the outpatient pharmacy of a hospital in Shanghai from 2015 to 2017
ZHAI Yuhong, YANG Lin, CHEN Jian
(Pharmaceutical Department of Central Hospital of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drug repercussion in the out-patient pharmacy for providing a basis for reducing unreasonable drug repercussion. Methods: The data came from the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allocation record in the HIS system of Songjia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and the hospital outpatient drug withdrawal registration book from January 1, 2015 to December 31, 2017. Data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amount of the prescription for drug repercussion, the types of drug repercussion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drug repercussion, and Pareto diagram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reasons for the drug repercussion. Results: From 2015 to 2017, the rates of drug repercussion were 1.88‰, 2.25‰ and 0.78‰, respectively; the types of drug repercussion were mainly drugs of antibiotic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digestive,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systems; the reasons for drug repercussion had changed in 3 years, but their common main factors for drug repercussion were ADR, repeated prescription, economic factors of medical insurance, poor compliance and having drugs at home. Conclusion: The reasons for drug repercussion involve patients, physicians and pharmacie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of different factors and refine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drug repercussion.
KEY WORDS outpatient pharmacy; drug repercussion; factor; pareto diagram
门診药房是医院药品储存、保管、调配的主要窗口单位,也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1]显示,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如不良反应、患者拒服、处方不合理及药品断货等原因产生的退药,若不予以退药则容易导致医患矛盾或医疗纠纷。为制订合理的退药管理制度,更好地减少和规范退药,现将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简称医院)近3年来的退药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数据来源于医院HIS系统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门诊处方调配记录及医院门诊退药登记簿。对退药处方的金额、退药药品种类及退药原因等进行数据分析,并对退药原因进行帕累托图分析。
1.2 帕累托图分析
以退药原因为横坐标、退药处方数为左侧纵坐标、退药累计构成比为右侧纵坐标绘制帕累托图。退药原因累计频率在0.0%~80.0%区间称为主要因素;累计频率在80.0%~90.0%区间称为次要因素;累计频率在90.0%~100.0%区间称为一般因素[2-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或千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退药基本情况
2015、2016及2017年医院调配处方数分别为1 387 898、1 089 586、1 131 541张,退药处方数分别为2 604、2 457、877张,占处方总数构成比的1.88‰、2.25‰、0.78‰。2016年与2015年比较,其处方总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55,P<0.05);2017年与2016年比较,其处方总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156,P<0.05)。
2.2 退药原因
医院的退药原因主要有重复开药、开错药品、不良反应、经济因素、依从性差、患者转院或转诊及断货等。其中不良反应、依从性差、重复开药这3个原因在2015—2017年间占比均较高;由于不良反应而退药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分别为14.1%、15.3%、18.0%,见表1。
2.3 退回药品种类
退回药品种类主要以抗菌药物、中成药、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药物为主,见表2。
2.4 不良反应退药品种统计
2015—2017年间,由于不良反应产生退药的处方中,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占比最高,两者合计占比均超过不良反应退药处方总数的60.0%,见表3。
2.5 帕累托图分析
由图1、2、3可知,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3年间有所变化,影响因素总体分布略有差异。共同的主要因素有不良反应、重复开药、医保经济因素、依从性差及家中有药;次要因素有剂型不符;一般因素有药品质量问题和错发药品。
3 讨论
3.1 退药原因
3.1.1 不良反应
帕累托图分析显示,药物的不良反应是退药的主要因素,而抗菌药物和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则是退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愈来愈受到关注,据统计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在所有不良反应报告总数中占13.8%[4],而我院的中药不良反应比例远高于此。医师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1.2 重复开药
2015—2017年间由重复开药导致的退药占比基本持平。患者同一天内在不同科室就诊,不同的医师就可能重复开具药物。建议医师要多与患者沟通,询问是否存在多科就诊的情况,避免重复开药。医院也应运用信息化技术对重复开药的处方设置实时提醒和拦截功能。
3.1.3 医保经济因素及用药依从性
药品价格高昂、未列入医保报销范围及不符合患者自身病症等均会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建议医师尽量为患者开具国家基本药物,如需开具医保范围外药物或高价药物,应做到提前告知并让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药师肩负着答疑解惑的职责,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药理作用,从而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对于不符合退药要求的药品,药师应指导患者建立家庭小药箱并定期检查清理药箱,防止使用过期变质药品,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3.1.4 诊断错误和开错药物
临床医师工作量大,有时会出现诸如诊断录入、给药频次、给药时间及服用方法错误等问题。应加强相关培训,建立健全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并将点评结果进行内部公示。
3.1.5 其他原因
有时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在不影响继续使用的前提下需要对原有药品进行退药处理。医师应严格控制处方药量,避免为非慢性病患者开具大处方、长疗程处方;对于药房出现断货、药品质量问题和错发药品的情况,药剂科应明确责任,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3.2 退回药品种类
本研究显示,2015—2017年间抗菌药物和中成药的退药比例最高,其次为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周丹如等[6]的研究显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广泛、用药频率较高,导致其在退药处方中占比较大,这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有一定关系。部分西医不能正确的按照辨证施治理论使用中药,且有些中成药的适应证宽泛,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而退药。消化、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药物的退药原因大多为患者需要特定的商品名药物或患者病情出现变化需调整治疗方案。
退药是目前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现象,降低退药比例的任务任重而道远[7]。退药原因涉及到患者、医师和药房,需对不同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细化改进措施,才能减少退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勤部卫生部.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EB/OL].(2011-01-30)[2011-03-01]. https://www.jinchutou.com/ p-47806493.html.
[2] 潘漁洲, 林奇泉, 刑文英, 等. 质量管理知识手册[M]. 北京: 知识出版社, 1987: 179-l83.
[3] 曹荣桂. 医院管理学(上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344-345.
[4] 蔡旻. 浅析中药的不良反应[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3): 89.
[5]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器材局.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EB/OL]. (2015-07-24)[2017-12-24]. http://www.hnpa.org. cn/articles/2277/2017-8/36031.html.
[6] 周丹如, 赖志荣.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J]. 北方药学, 2018, 15(2): 186-187.
[7] 王开明, 洪扬, 方昱. 我院2013年门诊退药原因分析及干预建议[J]. 上海医药, 2014, 35(17): 67-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796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