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联合心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音乐联合心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到医院就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两组患者均护理28 d。根据视功能损害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联合心理干预护理DR患者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音乐疗法;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4(a)-0145-02
糖尿病(DM)是一种需要终生治疗的慢性疾病,其是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存在缺陷导致,临床特征为血液葡萄糖慢性增高,长时间高血糖水平将导致脏器受损,并引发心、肾、脑、眼部等并发症[1]。DM视网膜病变(DR)正是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后导致的一种并发症,在我国眼科住院患者中占比40%左右,其可导致患者视力进行性降低并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2-3]。DR患者由于视力降低,导致自理能力降低,心理压力较大,可能引起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从而加重病情。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音乐疗法是通过音乐具有的生理、心理效应,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的新型方式。基于此,该研究采用音乐疗法结合心理干预护理DR患者,旨在探究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到医院就诊的DR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5~67岁,平均(46.84±4.68)岁;病程1~18年,平均(8.45±0.85)年;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8例,本科及以上12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3~68岁,平均(46.53±4.65)岁;病程1~18年,平均(8.19±0.82)年;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9例,本科及以上13例。两组一般资料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DM防治指南》[4]中DM诊断标准者,并经过眼底荧光造影确诊为DR者;②患者及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该研究。排除标准:①语言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者;②合并其他影响视力疾病患者;③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④代谢性疾病患者;⑤精神疾病者;⑥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患者;⑦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⑧合并其他DM合并症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两组患者均护理28 d。
①音乐放松疗法:指导患者在音乐中通过鼻腔吸气同时腹部鼓起,3 s后在最大吸气位屏气1 s,再缓慢呼气并下沉腹部,在最大呼气位休息3 s;患者呈平卧位后跟随音乐绷紧手部、上肢、面部、躯干、下肢处肌肉群,持续5 s后放松,使不同部位肌肉体验紧张至放松的感觉;护理人员指引患者在音乐中想象美好生活经历、美好自然等情景,发挥减轻压力、舒缓情绪等作用,患者在音乐中需保持面部自然放松、呼吸深且缓、全身肌肉放松。
②音乐疗法:嘱咐患者排空膀胱后选择舒适体位,室内环境需限制灯光、电话、声音等并保持安静,通过耳机为患者播放音乐,音量需调节不超过60 dB,保证患者听清音乐且不刺耳,可按照兴趣调整曲目;护理人员轻声介绍音乐内涵,保证患者体会音乐美感。
音乐放松疗法及音乐疗法均训练30 min/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视功能损害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②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该数据采取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型研究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DR是DM患者长时间体内糖代谢紊乱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也是DM患者主要致盲原因。我国目前已有超过9 000万DM患者,相应的DR发病率也逐渐上升,随着病程进展,患者视功能将显著降低,病情严重者将最终造成失明。DR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视力降低明显时才去医院就诊,以致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视力受到不可逆的伤害[5]。视力降低或丧失将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自理能力;对患者家庭来说,患者治疗费用及负面情绪都將给家庭造成负担,影响家庭和谐;对社会来说,患者会占用社会更多资源,外出时受伤可能性增加,间接增加社会经济负担。
生存质量体现个体的主观体验,表示个体内心感受。世界卫生组织对生存质量定义为处于不同文化及价值体系中个体对期望、关心事物等生存情况的感受,强调个体对于自我价值的认知及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DR患者需终生用药并严格控制生活方式,将造成患者精神及经济上双重压力,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影响DR患者生活质量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视力、自我管理水平、性格等,伴随患者病情加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下降;患者性格决定对事物的态度,将间接影响生活质量;自我管理水平对患者保持正常的生活质量有关键作用,可调动患者积极性,自觉调整心理水平,可加快适应新生活方式的速度。
音乐疗法是将心理学、物理学、医学等相结合的技术,通过采用指定的音乐内容帮助患者产生生理、行为、心理上变化。常规心理干预使使用语言、行为等改变患者认知情况,进而影响情绪,消除负面情绪。音乐疗法则使患者在音乐环境中调整精神及情绪,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从而转变患者思想观念。
该研究中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可能原因为音乐疗法通过指导患者在音乐氛围中放松肌肉、深长呼吸、展开想象,缓解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中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更低,可能原因为音乐疗法通过放松训练,分散患者注意力,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提升患者对疾病控制力,缓解负面情绪,迟静等[6]研究发现采用音乐放松疗法干预DR患者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该研究采用音乐疗法结合心理干预护理DR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焦虑抑郁情绪。
[参考文献]
[1] 侯清涛,李芸,李舍予,等.全球糖尿病疾病负担现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1):92-96.
[2] 杨宇,田敏,吕红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5,35(5):497-500.
[3] 张凤俊,易敬林,李晶明,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6,36(6):584-587.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20(6):54-109.
[5] 诸葛福媛,尤巧英,朱麒钱,等.血管生成素-2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8):570-573.
[6] 迟静,万梅,陈晨,等.音乐放松疗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焦虑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144-148.
(收稿日期:2019-01-07)
[作者简介] 赖小燕(1986-),女,福建泉州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护理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0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