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评价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可行参考。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急診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 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 急诊护理组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 常规护理组患者急救成功20例, 急救成功率为66.67%(20/30);急诊护理组患者急救成功27例, 急救成功率为90.00%(27/30)。急诊护理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12/30);急诊护理组患者发生并发症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急诊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急救时间分别为(56.2±23.5)、(3.6±1.2)、(55.2±6.4)min, 急诊护理组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急救时间分别为(40.2±10.6)、(0.3±0.1)、(42.6±4.4)min, 急诊护理组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急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指导,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急救效果, 减少并发症发生, 明显缩短患者急救时间, 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梗死;急救效果
  急性脑梗死发病较为严重, 因为血液受到血流动力学和相关成分影响而发生改变。临床根据相关研究和分析得出, 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能够每年达到12万人口, 临床根据患者脑梗死的表现和生命体征, 可对患者的相关病情状况和分类进行准确判断, 能够全方面对于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针对于此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治疗的预期效果[1]。本文评价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诊断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急诊护理组, 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最小48岁, 最大75岁, 平均年龄(62.5±8.4)岁;急诊护理组患者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龄最小50岁, 最大74岁, 平均年龄(62.8±8.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急诊护理组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具体措施如下。
  1. 2. 1 构建护理小组 需构建优化护理小组, 通过护士长带领相关的成员, 征询有关科室和专家的意见之后, 对于一些资料进行查询, 以便获得支持。选择采用急诊护理流程的评估手段进行相关评估, 采取等级责任制度, 进行急救护理的编制模式, 每天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 弹性的对于工作时间进行调整, 每班通过1名高年资的护士和2名责任护士进行组建, 同时还需要有4名辅助护士进行辅助[2]。
  1. 2. 2 优化出诊 在急诊科室接到急救电话后, 应该具体的确定患者地点, 并且能够做到在5 min之内安排急救车前往患者的住处, 现场应通过相关人员进行电话指导, 叮嘱患者的家属进行简单的急救, 确保患者保持平卧位, 稳定患者的呼吸与情绪, 待到达现场以后, 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与干预。
  1. 2. 3 快速评估和检查 到达现场后, 相关的急救人员应该协助急诊医生进行快速的病情评估, 为患者填写评估病情的估量表。迅速对患者进行检查, 了解患者是否具备有溶栓的适应证, 快速排除患者的溶栓禁忌证, 并做好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初步沟通, 患者在现场需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做好各项功能的检验。
  1. 2. 4 转运护理 对患者进行转运时需要由现场工作人员检验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了解患者的呼吸频率, 检测患者的心跳和脉搏, 检验患者的血压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合并并发症, 如存在并发症状况, 应进行及早干预, 如患者表现剧烈疼痛感, 应该为患者采用镇痛药物进行镇痛处理。
  1. 2. 5 到院干预 医院需要做好接诊工作, 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使患者入院后能够接受到迅速的干预治疗, 迅速对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进行检验, 了解患者肝肾功能情况, 为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 并且在CT室为患者进行头颅CT检验。确定患者可以溶栓之后, 需要立刻安排病区护理人员进行溶栓前的准备工作, 为患者进行氧气和心电监护仪器准备, 准备好冰帽, 叮嘱做好各项急救措施的准备, 为患者根据实际状况准备相对应的溶栓药物。
  1. 2. 6 迅速治疗 迅速为患者执行医嘱, 第一时间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并做好对患者溶栓以后的处理工作。对于患者的护理流程进行改善, 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病情知识的宣教, 缓解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进入急诊室后, 需要做好各项临床检验诊断工作, 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以后, 为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电图监护, 如病情严重需要将患者送往导管室进行相关操作[3-5]。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抢救室滞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常規护理组患者急救成功20例, 急救成功率为66.67%(20/30);急诊护理组患者急救成功27例, 急救成功率为90.00%(27/30)。急诊护理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12/30);急诊护理组患者发生并发症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急诊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急救时间比较 常规护理组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急救时间分别为(56.2±23.5)、(3.6±1.2)、(55.2±6.4)min;急诊护理组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急救时间分别为(40.2±10.6)、(0.3±0.1)、(42.6±4.4)min。急诊护理组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急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急性脑梗死发病较急骤, 病情进展迅速, 且一般多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中, 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 所以临床应重视对于该疾病的急诊急救, 缓解病情对于患者生活质量而产生的影响[6-8]。
  综上所述,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指导,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急救效果, 减少并发症发生, 明显缩短患者急救时间, 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红军.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8(26):224-225.
  [2] 邹洁, 胡丹丽.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8):40-42.
  [3] 梁俊华, 李娟.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8):75.
  [4] 曹美芹.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6):33-35.
  [5] 王乾, 李冬欣, 蓝惠兰.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2):2726-2728.
  [6] 黄英.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15):73-75.
  [7] 闫红.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分析. 人人健康, 2016, 24(24):174-175.
  [8] 李永辉.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 29(1):104-105.
  [收稿日期:2018-09-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