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对比及护理方法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92例胆囊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 每组46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应的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7.6±22.5)min、(1.8±0.7)d、 (7.4±2.6)d, 均明显短于开腹组的(121.5±24.7)min、(2.9±0.9)d、(12.6±2.4)d;腹腔镜组患者的出血量为(42.7±7.6)ml, 明显少于开腹组的(73.4±6.1)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515、6.5433、9.9674、21.3660, P<0.0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 明显低于开腹组的1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94, P=0.0245<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围术期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有积极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手术;胆囊结石;护理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20
手术为当下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段, 传统术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术, 因对机体的损伤较大而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微创手术, 对机体的损伤轻微, 术后恢复快, 目前在临床中获得了广泛运用[1]。腹腔镜手术由于器械操作较为精密, 因此应加强围术期护理, 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 1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 并对其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 每组46例。开腹组患者中, 男26例, 女 20例;年龄37~75岁, 平均年龄(50.5±8.7)歲;病程2~7年, 平均病程(3.8±1.2)年;结石直径2~24 mm, 平均结石直径(11.8±4.3)mm。腹腔镜组患者中, 男27例, 女19例;年龄37~76岁, 平均年龄(50.7±8.6)岁;病程2~7年, 平均病程(3.7±1.2)年;结石直径2~22 mm, 平均结石直径(11.7± 4.2)mm。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结石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1. 2. 1. 1 开腹组 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操作步骤具体如下:予以麻醉处理, 经右上腹直肌切口或右肋缘下斜切口入腹, 分离胆囊动脉, 结扎胆囊管, 游离切除胆囊, 暴露胆总管前壁, 纵向切开后取石, 冲洗胆道, 留置引流管[2]。
1. 2. 1. 2 腹腔镜组 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操作步骤具体如下: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患者取平卧位, 建立CO2气腹, 以四孔法入镜, 观察腹腔情况, 游离胆囊周边粘连组织, 暴露胆囊及其三角区, 钛剪钳闭胆囊管及动脉, 切掉胆囊, 清理三角区及胆囊床, 取石, 缝合切口, 留置引流管于肝脏下缘[3]。
1. 2. 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应的综合性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1. 2. 2. 1 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在术前1 d到病房查阅病历, 了解患者临床资料, 到病房进行访视, 简单介绍手术当天接送患者的流程、配合事项以及术后注意要点等。调节手术室温度为24℃, 湿度为50%, 光线柔和, 床单清洁。责任护士陪同患者一同进入手术室, 核对患者信息, 和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 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医生、手术步骤等。鼓励患者, 给予心理支持, 以减轻患者的恐慌感。术前确认手术相关器械是否处于可运行状态。建设静脉通道, 配合麻醉师给予麻醉。合理固定患者体位, 保证呼吸通畅。
1. 2. 2. 2 术中护理 注意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加强血氧饱和度检测及心电监护, 有异样者立即告知医生。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 减少局部压迫, 避免神经肌肉等受损。腹腔镜组术中建立CO2气腹, 仔细核对气体, 控制好气压与气体进入量, 避免充气过快导致患者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1. 2. 2. 3 术后护理 术毕根据卫健委器械清洗消毒管理办法对手术相关器械进行清点与处理。做好患者的肢体限制及调整, 加强陪护观察, 及时实施唤醒护理,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意识。检查引流管情况, 保持引流顺畅, 预防堵塞、管道脱落等情况的发生。患者身体康复且符合出院指征后, 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告知出院后的饮食、运动、用药等注意事项, 提醒患者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应及时到院复查。指导并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疼痛、反流性食管炎及切口疝。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7.6±22.5)min、 (1.8±0.7)d、(7.4±2.6)d, 均明显短于开腹组的(121.5±24.7)min、 (2.9±0.9)d、(12.6±2.4)d;腹腔镜组患者的出血量为(42.7± 7.6)ml, 明显少于开腹组的(73.4±6.1)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515、6.5433、9.9674、21.3660, P<0.05)。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开腹组出现疼痛5例, 反流性食管炎2例, 切口疝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9.6% (9/46);腹腔镜组出现疼痛1例, 反流性食管炎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3%(2/46);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94, P=0.0245<0.05)。
3 讨论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一种极为多发的病症, 结石性质以胆固醇性结石为主, 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疼痛、发热, 部分患者伴有黄疸、精神症状等, 该病常合并急性胆囊炎、胆囊积脓、胰腺炎等疾病, 若不及时治疗, 病情持续恶化, 可形成胆囊癌, 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
过去临床常用的术式为开腹手术, 该术式由于切口大, 对机体会造成极大的损伤, 恢复时间较长, 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因此其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腹腔镜技术不断成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患者的临床效果也取得了进一步提升。与开腹手术相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安全性高、对机体损伤小、疼痛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势。
相关研究报道指出, 强化围术期护理, 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減少术中出血, 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本院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性护理, 通过术前的陪同入室、环境介绍、心理支持等措施, 患者的焦虑、恐慌感均得到显著的缓解, 同时进行信息核对、做好交接班工作以及器械检查, 有效避免了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术中与医生做好配合工作, 并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 使手术可以顺利完成;术后对器械进行清点、整理, 并实施唤醒护理, 避免了器械遗留, 也使患者得以尽快恢复, 综合各项护理措施, 获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7.6±22.5)min、(1.8±0.7)d、(7.4±2.6)d, 均明显短于开腹组的(121.5±24.7)min、(2.9±0.9)d、(12.6±2.4)d;腹腔镜组患者的出血量为(42.7±7.6)ml, 明显少于开腹组的(73.4±6.1)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 明显低于开腹组的1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94, P=0.0245<0.05)。由上述结果可得, 腹腔镜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均优于开腹组。
综上所述,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围术期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有积极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司瑞娟.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护理对比观察. 保健文汇, 2016, 7(12):186.
[2] 李智永, 杜太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对比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6):110-111.
[3] 高延军.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7):46.
[4] 李艳.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护理对比.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7, 11(8):259.
[5] 黄萍萍.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初步观察与护理.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10(7):103-104.
[收稿日期:2018-1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8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