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77.08%(37/48),观察组为91.67%(44/4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心衰发生率为29.17%(14/48),观察组为12.50%(6/4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施以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抢救效果,减少心衰现象,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5--01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坏死,属于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本病起病突然,变化迅速,而且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心力衰竭就是其中一种,结果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不能满足机体组织细胞代谢需要[1]。因此在积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同时,需探索科学的护理配合方式,以免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本研究引入循证护理模式,观察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均经心电图、心动图等检查确诊,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为48~76岁,平均(62.71±5.84)岁。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为49~77岁,平均(62.76±5.88)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常识、注意事项等,遵医嘱定时输液或给予药物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救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为此专门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各组员各负其责,具体措施如下:①搜索网络文献资料。小组对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借助网络系统,或者知网、万方等数据平台,全面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查找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再与临床记录相互对照,仔细分析网络文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审慎评估把这些护理方法和措施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②制定循证护理方案。参考网络文献资料,针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临床症状、治疗情况等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在实施该方案的过程中,还需根据临床验证定时对护理效果作出评价,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动态调整护理方案。③病情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表现,特别是脉搏加快、阵发性呼吸困难意味着患者有休克、猝死的危险,必须立即通知医生处理。若有大汗、痛苦、紫绀、神志不清、反应迟钝、颈静脉怒张等症状,也需立即向医生报告。④生活护理。患者需少食多餐,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及心脏负荷。饮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应低盐、低糖、低脂肪、低热量。避免用力排便,便秘、少尿、无尿则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保持患者衣服温暖舒适,皮肤清洁无破损,若有必要可浸足、按摩等,以疏通血液,防范压疮、感染、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⑤心理护理。本病具有突发性、危急重性等特点,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胸闷、胸痛症状,甚至有濒死感,容易产生恐惧、悲伤、绝望的情绪。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主动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以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⑥运动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发作24h内患者需绝对卧床休养,尽量减少探视,之后视恢复情况可适当减少卧床时间,5~7d后可室内行走,活动心率增加不得超过10~20次/min。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心衰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对照组患者有37例病情好转出院、11例病死,救治成功率为77.08%(37/48);观察组患者有44例病情好转出院、4例病死,救治成功率为91.67%(44/48)。经过对比,X2=3.872, P<0.05,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衰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有14例发生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9.17%(14/48);观察组患者有6例发生心力衰竭,发生率为12.50%(6/48)。对比可知,X2=4.042,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衰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意味着心肌损伤,使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从而引起心力衰竭[2]。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是临床危重症,患者经抢救安全度过急性期后,仍需长时间接受心脏康复治疗,以便全面恢复生理机能。在此期间,积极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以防止心衰再次发作。
  循证护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本研究的循证护理牵涉到几个方面:提出护理问题、查找文献资料、制定护理方案、落实护理措施、关注重点环节、评价护理效果、进一步完善护理方案。可见,该护理模式把文献理论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彰显了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能够弥补常规经验护理的不足,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从护理结果来看,观察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91.67%(44/48),心衰发生率为12.50%(6/4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治疗效果,控制心衰发生,从而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护理人员应认识到经验护理的不足,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马晓燕.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4):65+67.
  王珍,李小妹.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3):9+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57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