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0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病人使用预见性护理,另外选取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0例作为对照组,对对照组的病人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2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由此观察得出,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数据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究结果得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都优于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了病患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是值得我们推广的护理路径。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影响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急的疾病,发病急,病情恶化快,病患的冠状动脉被堵住进而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患者并发时运动功能丧失处于待急救状态[1],需要正确而又迅速的救治。常规的护理方法无法全面的护理病患,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针对性的护理病患,为病患提前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法,不仅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护理时还能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2]。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对我院选取的80位病人分别使用两种护理方法分析护理后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的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者;另外再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采用常规护理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本次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如下: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分布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2.3)岁;对照组:40例;男19例 ,女21例;年龄分布51~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8±2.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 >0.05) ,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护理方法
(1)对照组 对对照组的病人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根据病患的情况进行各类检查,记录相关数据进行评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基础护理 医护人员在分诊时依据病患者自我口述病情,观察病患的生命体征以及病人的临床表现等相关信息作出决断。病人住院后准备好的氧气面罩、氧气瓶给患者使用,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指标,配合医生建议对病患使用硝普钠使血管扩张,若病患24小时之内总的液体量小于1500毫升,则对病人使用利尿剂,减少病患心脏的负担,准备好急救工作。救治完成后病人需要完善身体的各项检查,并且遵从医生的叮嘱处理病症,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测则需要多加关注。2、药物护理 病患在进行使用尿激酶抗凝诊治时,极易出现出血情况;使用硝酸甘油扩血管诊治时,应时刻关注病患病情,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
(2) 观察组 对观察组病人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预见性护理方法,内容为:一、预见性护理方案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患者病情差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服务,提前准备好各项抢救药品和器械,当出现急救情况时方便使用,为提高抢救效率创造条件。二、疼痛评估 密切观察患者神情变化,并通过与患者语言交流等评估病患的疼痛度。可将疼痛度分为非常疼痛,疼痛,一般疼痛以及无痛4个档位。对于无痛与一般疼痛的病患进行心理指导,与患者多加交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鼓励患者,建立自信战胜病痛,使患者减轻疼痛,对于疼痛及非常疼痛的患者,根据医师开具的止痛药,指导患者服用,同时关注病患服用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加强对病患的内心沟通交流。二、预前心理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有着病发迅速的特点,患者在如此突然的情况下心理遭此重击,易产生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正确指导病患,灌输病患心肌梗死的防治护理基本知识,使病患既不失去安全感,整日担忧、不敢活动、心情郁闷,又不让病患产生无所谓,自暴自弃的心理。使病患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3]。四、预见性并发症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心律失常,心率失常发生高峰期为清晨,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于该时段的病房巡视工作,巡视过程中对于患者的神情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关注,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对于患者要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心电监护,对于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数据要给予密切关注,一旦患者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由医生进行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数据如下:(1)对2组病患的护理前、护理后的SAS进行评分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將收集整理后的两组患者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分析。
2.结果
2.1 2组病患者满意度对比
通过2组病患者的护理后个方面的观察,观察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观察组满意度为38(95%),对照组满意度为28(7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呼吸急促、心跳不正常、针刺感,胸闷疼痛,疼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急性心肌梗易引发心绞痛,病发时病患心前区闷痛、压榨性疼痛,严重可出现心室颤动甚至猝死。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法,它具有降低并发症,缓解病人情绪的优点,从而能够更好的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计划,提高了护理效率的同时大大缩短了病患的康复总时长,也为病患及其家庭减少了经济方面的压力。
通过本次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从记录的数据上明显的看到,观察组采用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高于的对照组,观察组的病患康复优势明显更高。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在对病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运用中是更为有效的,值得我们的推广[3]。
参考文献:
[1]文建英,陈朝琼,张会文等.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传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z1):207-208.
[2]王保霞.心理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 [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5):69-70.
[3]王洪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J]. 中国卫生产业. 2011, 47(23):2130-21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