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救治的护理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救治的护理管理。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前来利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救治的患者2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5例,对照组的115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管理,观察6个月后,对其心肌梗死相关症状进行检测,并确定对应的救治价值。结果 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0.43%,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66%,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5)。结论 早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后期加以护理管理也使得患者的康复效果大大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救治;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4(a)-002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常常导致睡眠不足,以至于引起心脏方面的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心肌供血不足而使得血管内血流减少,从而心肌长期处于供血不足状态。目前,此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也逐渐趋于年轻化,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掌握早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方法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患者来说也是可以提高康复的效果的。但是心肌梗死的发作对于心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对其加以护理管理才能确保生命安全。该研究正打算通过选取该院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前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救治的患者230例,进行护理管理,观测患者的病情恢复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230例利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救治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5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51例,年龄均在22~79岁,平均年龄为(55.42±6.12)岁,观察组115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60例,年齡均在23~78岁,平均年龄均在(54.12±5.8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管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基础护理。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管理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如下所示。
   (1)加强常规护理管理。①连续心电监测。心肌坏死的患者心脏的电流时常不稳定,非常容易发生猝死的情况,或者有休克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给患者的生命指标进行实时监测,护士需要严格监控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以及各种波形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病情危重需要较长时间的监测[1]。②氧疗与机械通气。心肌梗死的患者可能会伴有缺氧的情况出现,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氧气吸入疗法,增加血液中洋气的浓度,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使心率失常的发生率减少[2]。③早期溶栓的观察。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早期溶栓治疗,是一种无创的治疗,能够疏通冠状动脉的梗塞,恢复血流的供应。临床上常用的静脉给药,但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一定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变化,是否有胸痛的临床症状发生,以及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发生,若有,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及时进行治疗[3]。
   (2)加强科室内制度化护理管理。在本科室内,建立健全各种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完善护士的考核制度,提高护士的责任意识,加强对护士各项任务管理[4]。
   (3)心理护理管理。心肌梗死的患者早入院时已有较重的病情,一般伴有情绪低下,会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的恢复和心理健康[5],因此护理人员要着重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心里的压力,增强信心,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1.3  观察指标
   分析统计对医护人员实施护理管理之后的满意度,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通过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对比分析,再将所有的数据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观察组:非常满意53例(46.09%),满意57例(49.57%),不满意5例(4.34%),满意度95.66%。
   ②对照组:非常满意23例(20.00%),满意58例(50.43%),不满意34例(29.57%),满意度70.43%。
   通过对两组数据分析比较,χ2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心肌供血不足而使得血管内血流减少,从而心肌长期处于供血不足状态[6]。目前,此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也逐渐趋于年轻化,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在进行早期救治时,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常规处理以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尽量缩短救治的时间,延长患者的生命长度[7]。
   因此,掌握早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方法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患者来说也是可以提高康复的效果的。但是心肌梗死的发作对于心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对其加以护理管理才能确保生命安全。本研究中对护理人员也采取了护理管理措施,而护理管理的方法加强常规护理管理包括连续心电监测、氧疗与机械通气、早期溶栓的观察严格监控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以及各种波形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除此也要加强科室内制度化护理管理;其次护理人员也要注重患者心理健康管理:与患者沟通交流,增强患者信心。通过在常规的护理的方法上,加以这些护理管理的方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8]。选取该院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救治患者中,给予护理管理的患者满意度为满意度95.66%,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满意度70.34%;经过两种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之后的两组数据的分析比较(P<0.05)。
   综上所述,早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后期加以护理管理也使得患者的康复效果大大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斯琴托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1-212.
  [2]  魏艳,陈霞,曹教育,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早期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78-479.
  [3]  俞寰.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147-148.
  [4]  吴宇超,胡晓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8(1):695-696.
  [5]  刘玉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护理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33):588-589.
  [6]  陈丽娜,段培蓓,张学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运动疗法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12):136-137.
  [7]  聂盛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7(7):1256-1257.
  [8]  宋金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5):587-588.
  (收稿日期:2019-0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