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的效果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的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研究他汀类藥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药物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介入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介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肌梗死;他汀类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7(a)-003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tatin reperfusion arrhythmia befor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 randomized method, with 75 cases in each group.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in both group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ot treated with drug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tatin intervention. The reperfusion arrhythmia and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reperfusion arrhythm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tatins befor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eperfusion arrhythmia,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subsequent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atin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治疗的格局,但同时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现象。此外,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关键因素在于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情况,此类死亡事件约占心血管死亡事件总数的一半。相关的动物研究实验数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在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48~74岁,平均(62.7±3.9)岁;多支血管病变患者37例,单支血管病变患者38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49~71岁,平均(61.4±6.2)岁;多支血管病变患者40例,单支血管病变患者3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疾病;②入组前并未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疾病;②沟通障碍;③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④临床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药物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干预,具体药物干预方法如下。患者在发病12 h内,均通过标准方法进行经桡动脉入径的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在进行手术前,患者均服用负荷量阿司匹林(江苏平光制药责任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317)和氯吡格雷(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两种药物的剂量均为300 mg。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为患者提供持续时间为3~5 d的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1.3观察指标
  對两组患者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介入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及评价。①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通过心电监测观察进行统计,主要分为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室性早搏等。②介入情况主要包括植入支架个数、支架直径及球囊扩张时间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介入情况的比较
  2.2两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总发生率的比较
  3讨论
  3.1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机制
  由于他汀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应的调脂作用,因此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3]。此外,相关研究显示,在具备一定程度的调脂作用的同时,他汀类药物还被称为多向性效应药物[4]。通过相关研究,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的相关效果逐渐被开发,抗心律失常就是其中一种效果。大量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他汀类药物的效果十分显著[5]。相关学者将大鼠分为对照组与他汀组[6],对两组大鼠进行相同时间的常规治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建立相关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7],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治疗,他汀类药物治疗在改善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8]。由于缺血导致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从对照组的71%降低至10%[9];另一方面,大鼠由于再灌注导致出现致命性心室颤动的发生率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善,对照组的致命性心室颤动发生率为92%,而他汀组的发生率仅为20%[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前进行他汀类药物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12-13]。相关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抗心律失常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汀类药物能够对患者由于缺血再灌注进而导致的部分离子异常变化的情况进行有效地改善[14-15]。此外,在介入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植入支架数量、支架直径、球囊扩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李新峰等[16]学者的研究中,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使用不同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干预,结果显示,对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情况,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水平均明显改善,提示介入治疗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3.2他汀类药物防治心律失常的优势
  常规意义上,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相关药物,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对离子通道进行拦截[14],但这种治疗方式在治疗的同时,还会导致患者的心肌细胞离子电流失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进而致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通过阻断离子通道的方法进行相应治疗的药物均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而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离子通道损伤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不会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从而起到了良好的改善效果[17]。因此,对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有效的治疗方式为降低离子通道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志晖,郭瑞威,谭志胜,等.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0):21-24.
  [2]赵秀男.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5):127-128.
  [3]依巴代提古丽·艾买提,谢志军.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近期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 34(19):55-56.
  [4]马莉.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5):127-128.
  [5]赵云成.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0):127-128.
  [6]李梓锋.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9):110-112,129.
  [7]王志伟,张立,刘丹,等.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6):108-109.
  [8]曹雪.他汀类药物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6):28-29,52.
  [9]余伟清,黄维国.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评价[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5):450-455.
  [10]韩大俊,尼比江·土地.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7):189.
  [11]张姝.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3):49-51.
  [12]李阳,于海初.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发生脑出血一例[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2):1164.
  [13]罗春生,宋丽,王月香,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4):25-26.
  [14]石少虎,刘云,陈传民,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负荷剂量他汀类药物减少心血管事件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2016,11(3):341-346.
  [15]龚勇,葛广豪,马江伟,等.不同负荷量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心肌细胞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11):1038-1043.
  [16]李新峰,张领,蔡华,等.他汀类药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短期肾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21(1):78-80.
  [17]蔡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与他汀类药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4):160-162.
  (收稿日期:2019-02-15  本文编辑:闫  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007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