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取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56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8例。对照组患者行椎管减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obb角度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bb角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Cobb角度(24.69±3.14)°显著小于对照组(35.73±2.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VAS评分(2.83±0.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7±0.4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取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 对缩小Cobb角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明显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退行性脊柱侧弯;椎管减压术;Cobb角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6.020
  退行性脊柱侧弯是成年后由于退变引发的侧弯, 是一种特殊的脊柱侧弯类型[1]。尤其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 退行性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由于患者脊柱功能的不断退化, 或骨质疏松导致的骨骼变脆, 导致椎间盘退变或半脱位, 最终导致脊柱侧弯[2]。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多伴随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等临床表现,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治疗。近年来, 本院通过对28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56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8例。观察组男17例, 女11例;年龄51~73岁, 平均年龄(65.27±4.76)岁;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62±0.88)年。对照组男16例, 女12例;年龄52~75岁, 平均年龄(66.14±4.72)岁;病程1~7年, 平均病程(3.74±1.0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椎管减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 于腰背部正中切开, 将患处的椎板、关节等充分暴露。对于狭窄处的椎管做充分减压, 对受压的神经根进行松解。
  1. 2. 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 将脊柱侧弯部位充分暴露, 于患者两侧髂部垫软枕, 使胸腹部架空, 方便患者呼吸顺畅。通过X线C臂机透视侧弯处的脊柱, 确定手术部位的椎弓根水平后, 于病变棘突间隙两侧将皮肤切开, 将椎板钝性分离, 将椎管内部分软组织进行清除, 将椎弓螺钉置入椎弓根内, 将狭窄的椎管及周围神经管进行充分减压。将棘突部位软组织进行剔除, 摘除患侧椎间盘, 选取适合患者的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 并对植入的侧椎弓根螺钉进行减压。冲洗手术切口并缝合, 放置引流管, 观察患者术后情况, 做好感染预防工作。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obb角度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VAS评分。疗效判定标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3], ①显效:经过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消除, JOA评分改善率>60%;②有效:经过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JOA评分改善率>25%, 但≤60%;③无效:经过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 JOA评分改善率≤2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VAS[4]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分数为0~10分, 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5例, 有效11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8例, 有效12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26, 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度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Cobb角度为(48.76±2.47)°, 对照组Cobb角度为(48.43±2.74)°;治疗后, 观察组Cobb角度为(24.69±3.14)°, 对照组Cobb角度为(35.73±2.96)°。治疗前, 两组患者Cobb角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39, P>0.05);治疗后, 观察组Cobb角度显著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377, P<0.05)。
  2. 3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VAS评分(2.83±0.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7±0.4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535, P<0.05)。
  3 讨论
  退行性脊柱侧弯多由非对称性椎间盘退化导致脊柱节段受力失衡所引发, 中老年患者为该病的多发人群。保守治疗往往无法根除病痛, 传统的椎管减压术可松解脊柱受压, 改善Cobb角度, 提升脊柱功能, 但疗效不佳, 尤其对其脊柱冠状面与矢状面畸形的改善效果不明显[5], 术中易损伤脊髓组织, 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退行性脊柱的治疗与青少年脊柱侧弯不同, 治疗的目的更多的是注重症状的缓解, 因此治疗更偏向方便简单、创伤小的方式。由于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年龄均偏大, 更需要采取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手术方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以恢复脊柱稳定性为主要目的[6], 在对脊柱稳定性进行稳定、畸形予以矫正的同时, 也同时兼顾患者的外观性。通过C臂机X线机准确掌握患处, 给予针对性治疗, 不仅能提高疗效, 同时可减少对身体内部神经组织的损伤[7]。且内固定术与组织相容性好, 手术安全性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Cobb角度(24.69±3.14)°显著小于对照组(35.73±2.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2.83±0.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07±0.4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有效矫正脊柱畸形, 帮助患者有效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且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 预后明显改善, 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 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取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 可以有效维持脊柱稳定性, 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大明, 陈熙春.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疗效分析.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6, 34(4):266.
  [2] 侯慧玲, 柴晓亮, 李银霞, 等. 退行性脊柱侧弯手术的护理研究进展.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7, 38(11):769-770.
  [3] 毋崇岭, 陈文华. 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術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疗效对比观察. 陕西医学杂志, 2017, 46(2):210-211.
  [4] 张良, 王强, 王林, 等. 老年人退行性脊柱侧弯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术的临床疗效.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11):1191-1194.
  [5] 于文杰, 张国庆. 研究分析棘突截骨椎管成形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 智慧健康, 2017, 3(11):72.
  [6] 杨剑萍, 尹和平, 黄志龙, 等.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当代医学, 2017, 23(11):118-119.
  [7] 张耀申, 杨晋才, 周立金, 等.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临床分型的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9):717-720.
  [收稿日期:2019-03-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045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