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菌黄保肠合剂治疗便秘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维军 庞永诚 龚瑞莹 李开韵 杨晓波 李巽华

  摘要:目的 观察菌黄保肠合剂治疗便秘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改变饮食结构及心理调节基础上加用菌黄保肠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改变饮食结构及心理调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总有效率63.89%,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菌黄保肠合剂结合改变饮食结构及心理调节治疗便秘气阴两虚比单纯改变饮食结构及心理调节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便秘;气阴两虚证;菌黄保肠合剂;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1-0026-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类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便秘的发生涉及多个学科,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复杂性疾病;慢性便秘影响了30%-40%的超过60岁的老年人,我国老年人便秘患病率为18.1%,儿童的患病率为18.8%,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要手法辅助排便[1]。中医学多将便秘气阴两虚证患者归属于虚秘范畴[2],笔者所在医院科室老年病人甚多,均有基础疾病,各脏腑功能渐衰,此类患者便秘多因气血、阴津亏虚,推动无力,肠道失调所致,部分兼有脾胃虚弱、湿盛瘀滞;治以益气滋阴、润肠通便为主,兼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因此,积极治疗便秘气阴两虚证患者,缓解便秘症状,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能进一步改善我国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昆明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住院部收住的便秘气阴两虚证患者72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37-85岁,平均(65.7±5.9)岁,病程5-18 a,平均(9.8±3.2)a;对照组中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5-83岁,平均(61.5±5.3)岁,病程7-18 a,平均(9.7±3.4)a,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便秘的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1](2013年,武汉)标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表现包括下列2项或2项以上: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和(或)堵塞感,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每周排便少于3次。(2)不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3)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2.2 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标准:主症:(1)大便排出困难;(2)排便间隔时间延长;(3)大便干结;(4)腹胀纳少。次症:(1)神疲乏力;(2)气短懒言;(3)潮热盗汗;(4)腰膝酸软;舌苔脉象:舌淡或淡红,少苔,脉细弱。患者符合上述证候中的主症和次症各两项,结合患者舌脉象,以及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即可诊断为便秘气阴两虚证[3]。
  1.2.3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便秘气阴两虚证纳入标准者均可纳入。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如改变饮食结构、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等。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菌黄保肠合剂(主要成分: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薏仁、黄连、茵陈、石菖蒲、神曲等,由昆明市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滇药准字(Z)05A02615),每次30 mL,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7d。用药期间监测肠鸣音、腹围、膀胱压、大便量、心率、脉搏、血压等。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包括:①临床症状及体征: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腹胀纳少、舌质、舌苔、脉象。②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CT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
  1.5.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排便不费力,排便及便质正常,或恢复至患病前水平,其他症状完全消失;(2)显效:便秘明显改善,間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3)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改善;(4)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1.5.2 中医证候分级计分方法 (1)排便次数:1-2d/次,0分;3d/次,1分;4-5d/次,2分;>5天/次,3分。(2)大便性状:正常,0分;偏硬,1分;硬结、难便,2分;硬结如羊粪,异常难解,3分。(3)排便费力:无,0分;偶尔,1分;时有,2分;经常,3分。(4)腹胀纳少:无,0分;偶尔,1分;时有,2分;经常,3分。
  1.6 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及心电图。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处理措施及消失时间。
  1.7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2。
  2.3 安全性评价 临床试验过程中,所有患者血、尿、大便常规检查,以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检测均无明显异常变化;服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便秘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结直肠、肛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临床出现排粪困难、排便量少、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及相关不适等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治疗较为棘手。便秘可以继发精神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甚至自杀倾向等。慢性便秘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与工作压力、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及不良生活事件)有关。目前治疗的目的是緩解症状,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1]。西医多采取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精神心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使用各种剂型的泻药通便,长时间使用此类药物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脱水等副作用的出现,甚至形成顽固性便秘[2]。
  中医病名除“便秘”外,尚有“后不利”、“大便难”、“脾约”、“秘结”等病名。便秘之症首见于《皇帝内经》,其称便秘为“后不利”“大便难”。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称便秘为“脾约”。《景岳全书﹒秘结篇》将便秘分为阳结、阴结。而“便秘”一名首见于清代沈金鏊所著《杂病源流犀烛》,并沿用至今。便秘既可作为功能性疾病独立存在,也可作为症状见于多种器质性疾病[3]。便秘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坐少动、劳倦过度、年老体虚、药物所致等,笔者所观察患者多为年老体虚、长期卧床,归属于阴结、虚秘范畴,其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诸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故本病病位主要在大肠。导致大肠传导失司的原因很多,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则大肠传导无力;脾虚运化失常,则糟粕内停;胃热炽盛,耗伤津液,肠失濡润等原因所致。便秘的治疗应以恢复肠腑通降为要,针对病情的寒热虚实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笔者所观察患者以气阴两虚证为主,部分兼有脾胃虚弱、湿盛瘀滞;治以益气滋阴、润肠通便为主,兼健脾益气、清热利湿[4]。
  菌黄保肠合剂是本科在近三十年的临床工作中,经过反复实践探索,所研制的经验方。该制剂主要成分有: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薏仁、黄连、茵陈、石菖蒲、神曲等,其中黄芪、太子参益气滋阴、益胃固表、健脾生津、补益中土、温养脾胃,适宜气阴两虚、脾胃虚弱者,两者共为君药;白术可健脾燥湿而厚中土;茯苓、薏仁甘淡渗湿,可健脾和胃、清热利湿之效,共为臣药;黄连苦寒,气味俱厚,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其具有清热燥湿、调和脾胃之功;茵陈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石菖蒲具有养心安神、补肾滋阴之功效,与黄连相配伍,苦泄辛开,寒温并用,脾胃得以健运,共为佐药;神曲入脾胃而消食积,且其可理气解表,调畅中焦气机,为使药。全方共奏益气滋阴、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之功,达润肠通便之目的,攻补兼施,既补肾滋阴,又理气解表、养心安神。现代药理证实黄连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5]。
  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总有效率63.89%,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菌黄保肠合剂结合改变饮食结构及心理调节治疗便秘气阴两虚比单纯改变饮食结构及心理调节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侯晓华.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13.
  [2]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3]张声生,沈洪,张露,等.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7,58(15).
  [4]杨会举.通秘合剂治疗便秘气阴两虚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212(31):125-128.
  [5]赵越,刘明,庞永诚,等.菌黄保肠合剂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脾虚湿盛型临床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6):99-100.
  (收稿日期:2019-1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80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