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近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玉涛

  关键词:中医药;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近况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3-0075-02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1]。由于冠状动脉硬化使管腔狭窄,或因冠状动脉痉挛则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致病。而心绞痛则是由于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心肌出现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一种以心前区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其疼痛特点为前胸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疼痛常发生于过劳或情绪激动时,可持续数分钟。通过休息或用亚硝酸盐制剂后消失[2]。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极高,在老年期疾病中发病率居第二位,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3]。因此,积极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运用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一些成功而有效的经验。现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研究
  祖国医学并无“冠心病”、“心绞痛”之名,但依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当归属于“胸痹”、“厥心痛”、“真心痛”之范畴。现代众多医家从传统的中医病因病机角度进行了多方探述。多数医家认为过食肥甘、嗜酒过度、情绪激动、劳逸失当是其主要发病之因,而脏腑功能失调,或肝郁脾虚痰湿内生,或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尤其是年高体衰、心肾阳虚、痰浊内生、血行不畅、心脉痹阻是其发病的主要机理。其病性多数本虚标实。本虚者,气、血、阴、阳之内虚,标实者,痰浊、寒凝、热结、血瘀之闭阻。郭自强等[4]依据中医理论和现代研究认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是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4];陈可冀[5]认为该证是本虚标实,本虚指心气虚,标实指瘀血痰浊阻滞心脉,脉道不通则发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沈绍功等[6]认为痰因气病,责之心脾,脾虚生痰,痰阻则血瘀,痰瘀互结,阻于心脉,发为心痛;吴以岭[7]认为冠心病的病变部位在心之脉络,早期脉络郁滞为其病机之本,相当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脉痉挛;戴国华[8]认为心肾阳虚,气血失调,心之脉络瘀阻,是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关键病理环节;路志正[9]认为胸痹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年过四十,阴气自半,加之饮食不节,情志刺激,均可化热伤阴。阴血亏虚,筋脉挛缩,发生疼痛;吴焕林等[10]从整体观念出发,提出五脏相关论认为冠心病的病位在心,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痰瘀闭阻心脉,但与其他四脏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
  2临床实践探索
  2.1辨证分型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一大特点。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尽管各家辨证分型有所差异,但大体多以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痰瘀内阻以及病位在心作为分型立论的依据。其治疗多以益气通阳、扶阳抑阴、理气化瘀、活血化瘀、温阳活络为则。选用一种或多种治法相配合,或选古方化裁,或自拟验方加减对症治疗。周琼[11]治疗本病128例,共分5型。心血瘀阻型方选血府逐瘀汤化裁、阴寒凝滞型方选当归四逆汤加味、痰浊瘀阻型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阳气虚衰型方选参附汤加味、阴虚肾亏型左归饮或生脉饮化裁,总有效率为95.32%;唐建业[12]治疗本病47例,分为4型。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方选生脉散加味。阳气虚弱型治以益气温阳,方选真武汤或附子汤加味。痰瘀交阻型治以化痰祛瘀,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味。气滞血瘀型治以行气活血,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赵家勇[13]将本病分为中气不足、气滞血瘀、痰浊阻塞、胸阳不振、心阴虚弱5型。以中药汤剂辨证用药,共治疗250例,总有效率达92.81%。
  2.2复方古方观察近年来,也有些医家从气血失调,气滞血瘀,心脉痹阻立论。自拟验方投治。李冬玉[14]认为本病以气滞血瘀、心脉痹阻为主要发病机理。自拟理气活血汤(柴胡、枳壳、川芎、香附、赤芍、当归、桃仁、红花、丹参、檀香、砂仁)治疗该病98例,总有效率为90.80%;高文友等[15]采用自拟宽胸理气活血汤(柴胡、枳壳、郁金、芍药、川芎、丹参、当归、桃仁、炙甘草)治疗本病61例,总有效率为90.10%。更有一些医家师承前人,以古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效果。钱玉凡[16]用血府逐瘀汤随症化裁治疗本病48例,总有效率为91.7%;方旺秀[17]以生脉散加味治疗本病82例,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5.8%、60.98%;江海等[18]采用温胆汤加味治疗本病30例,有效率为93.30%。
  2.3单味药物研究自20世纪末以来,各地学者对单味中草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临床观察。丹参、三七、银杏、灯盏花、葛根、毛冬青、灵芝…等。其有效作用机理有些已经有了较为肯定的结论[19]。近几年来,以单味中药治疗本病的研究报导也不少。梁健[20]利用地龙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74例,其有效率为92.30%;吕兰薰等[21]利用50%红花注射液,或加入葡萄糖液静滴,治疗冠心病100例。结果症状改善率为84.7%、心电图有效率为66%[21];李树青等[22]利用黄芪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丹参片作对照。结果,黄芪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用药后,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有效率达82.60%,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2.4成药针剂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些已被成功提纯制成针剂或中成药。其中,有些药物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周爱民[23]利用参脉注射液治疗本病46例。并以丹参注射液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80%,对照组有效率为68.10%。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李道佩等[24]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静滴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41例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及伴随症状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谢春荣[25]观察了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结果心绞痛缓解率为75.80%、心电图改善率为52.01%;赵建江[26]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均以复方丹参滴丸口服,疗程为60d。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为81.75%;向楠等[27]利用心达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其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4.40%。近些年来还有许多中成药及针剂用于临床。速效救心丸、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麝香保心丸、川芎嗪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开拓和提高了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用药范围和治疗效果。
  3问题与展望
  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无论是在病机认识、药物研究。还是在剂型改革、疗效观察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中医中药的传统认识不能完全与现代医学理念同步。因此,利用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探索则显得科学性不强。诸如:辨证分型,仅以外在的症状表现及舌象、脉象为依据,缺乏客观统一、科学划一的辨证分型标准;病因病机,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心气不足、寒凝痰阻、气滞血瘀而导致心脉痹阻而发病。但缺乏科学实验的佐证;多数临床观察,以简单的验证总结为主,缺乏有效方药作用机理的深入探讨;疗效判定,多以症状改善程度为依据,缺乏治疗前后病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比。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观察中,应提倡多学科的协作研究。特别是在发病机理、药效作用的微观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辨证分型宜少不宜多。尤其是分型依据,要简明清晰、有征可循;对照组的设立、对比用药的选择以及疗效判定等,都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虽有较大差异,但各有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就目前而言,中西结合相互借鉴,较之单纯中医或西医对该病的诊治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相信在中西医药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必将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成熟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74.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38.
  [3]陆惠华.实用老年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4]郭自强.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51~52.
  [5]陈可冀.中国传统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27.
  [6]张页,沈绍功.补气祛痰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1999,8(5):207~211.
  [7]吴以岭.络病病因探讨[J].疑难病杂志,2004,3(4):215.
  [8]戴国华.冠心病风病说[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3):172~174.
  [9]路志正.调理脾胃法在胸痹治疗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急症,1999,8(5):298.
  [10]吴焕林,赵益业,邹旭,等.冠心病的五脏相关论治[J].湖北中医杂志,2005,8(27):18~20.
  [11]周琼.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杂志,2000,21(1):42.
  [12]唐建业.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7例[J].上海中国医药杂志,1996,(8):8~9.
  [13]赵家勇.冠心病中医治疗的体会[J].医学信息,2006,4(19):706.
  [14]李冬玉.理气活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05,6(28):33.
  [15]高文友,高妍.宽胸理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1例[J].陕西中医,2003,8(23):675.
  [16]钱玉凡.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0,32(2):42.
  [17]方旺秀.生脉散加味治疗冠心病82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1996,12(12):832~833.
  [18]江海,蒋赛金.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30例小结[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7):7.
  [19]江西中医学院.中医药文摘选编[M].1976:210~218.
  [20]梁健.地龙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23(6):1374.
  [21]吕兰薰,顿宝生.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168.
  [22]李树青,袁荣玺.黄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2):77.
  [23]周爱民.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2):156.
  [24]李道佩,孟景晔.舒血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16(5):594~595.
  [25]谢春荣.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2):112~113.
  [26]赵建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9):560~561.
  [27]向楠,胡有志,石杰.心达康胶囊治疗CHD心绞痛(胸痹心血瘀阻证)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9):1033~10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27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