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与对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分析椎管内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原因,探讨预防及治疗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剖宫产产妇816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6例,观察组41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观察两组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剖宫产产妇中有58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14.3%。观察组有6例剖宫产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椎管内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预防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080-02
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麻醉(简称脊麻或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其中腰-硬联合麻醉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椎管内麻醉后交感神经被阻滞,相应区域的静脉和动脉扩张,导致外周阻力降低,同时扩张的静脉留存了大量血液,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从而导致血压下降[1]。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又称为主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常发生于妊娠晚期,其发生机制为妊娠后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椎管内麻醉后如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甚至会引发循环衰竭而死亡[2]。我院在椎管内麻醉后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剖宫产产妇816例,年龄22~42岁,孕周37~41周。按照入院时间将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6例,观察组4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胎儿状况、麻醉方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综合干预措施内容包括麻醉前开放上肢静脉通道,快速输注300~500ml羟乙基淀粉130/0.4对患者预扩容,然后护理人员协助产妇左侧卧位行椎管内麻醉,麻醉药物同对照组相同,均为布比卡因+10%的葡萄糖,注入药物后立即静注麻黄碱10mg。麻醉成功后,立即协助产妇仰卧,并垫高右臀部,同时将手术床左倾15°~30°。反复测定麻醉平面,达到要求后将患者头部抬高20°左右,使麻醉平面控制在T6~8以下。
1.3诊断标准
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血压迅速下降至80mmHg以下,或血压下降幅度超过30mmHg,同时患者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脉搏细弱、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出汗等症状。
2结果
对照组剖宫产产妇中有58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14.3%。观察组有6例剖宫产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经积极治疗后血压均恢复正常,并顺利娩出胎儿。
3讨论
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椎管内麻醉前的预防非常重要。有研究指出对剖宫产术患者预扩容有利于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研究中采用羟乙基淀粉130/0.4对患者进行预扩容,本品为人工合成胶体,比较接近天然胶体的理化性质,可维持血容量稳定长达6小时,药理效应稳定,安全性好[3]。麻黄碱是血管收缩药物,在麻醉药物注射后立即静注,其起效时间和麻醉药物作用时间相似,可拮抗麻醉药物阻滞交感神经后使血管扩张的作用,同时还开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排出量增加,心率降低[4]。低血压的发生率与阻滞平面有关,据报道阻滞平面在T4以上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麻醉平面要尽量控制在T6~8以下,以T8以下效果最佳。孕晚期子宫多呈不同程度的右旋,而下腔静脉恰位于脊柱的右侧,易受到子宫的压迫。产妇行椎管内麻醉后,腹壁肌肉及子宫附属韧带松弛,使子宫失去支撑,仰卧位时使子宫压向下腔静脉,导致低血压的产生。因此麻醉成功后护理人员应迅速协助产妇取仰卧位,同时垫高右臀部,并将手术床左倾15°~30°,使子宫移到腹腔左侧,减轻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心搏出量增加,从而升高血压。本研究中采用以上综合干预措施使得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仅为1.5%,明显低于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14.3%)。
若手术过程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应即刻取左侧卧位,并将右侧身垫高15°~30°,或用手将妊娠子宫推向左侧,同时给予高浓度、高流速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并及时补充血容量,增加循环血量。若血压仍不回升,可静脉滴注麻黄素5~15mg,并尽快将胎儿娩出以防发生胎盘早剥、胎儿窘迫或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影响母儿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黄霓,郑海旅,黄文起. 剖宫产术不同容量治疗对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预防[J]. 福建医药杂志,2005,27(3):12.
[2] 宋薇薇,王阳.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相关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819~820.
[3] 夏爱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防治[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4):1196.
[4] 严斌,王月兰.麻黄碱治疗腰麻剖宫产术低血压对脐动脉血气及胎儿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 24:580~5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81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