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糖尿病从瘀论治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是以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根据其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不同,古籍又有 “消瘅”、 “肺消”、“膈消”、“消中”等病名。
   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糖尿病辨证分型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和血瘀气滞型4种证型,但临床上糖尿病辨证分型繁杂,王兆凯[1]将糖尿病分为三消类与非三消类两大证候群,其中三消类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和三消并病4个证型;非三消类分为气阴两虚、痰浊内阻、脉络瘀阻和脾肾阳虚4个证型;付国春[2]认为可从肾虚、脾虚、肝郁三方面对消渴进行病机辨证分型;刘小美、宋菊敏[3]回顾分析近6年来糖尿病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客观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概况,认为糖尿病各种证型与相关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各证型可有一定程度的“客观”化,把糖尿病的辨证分型与血糖、血脂、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抵抗、血流动力学等联系起来,对其进行“客观化”分型。但是不论是疾病处于病程哪一阶段,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必会累及气血,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致血液粘滞,最后导致血瘀;燥热阴虚日久,耗伤正气,后期发展为气阴两虚,气虚则血液运行不畅,最终也会加重血瘀。
   自70年代末期国内著名医家祝谌予教授提出糖尿病夹血瘀证,并率先应用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取得良效后,诸多医家认识到,糖尿病伴发瘀血贯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全过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逐渐证实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代谢紊乱常存在血黏度高,容易形成血栓及各种因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的心脑血管、肾、眼、神经等多脏器、多系统的并发症,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因此,糖尿病血瘀证得到了越来越多医家的重视,如仝小林和段军[4]认为,络瘀、脉瘀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条病机主线,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糖尿病是以血管病变为核心的认识是一致的。特别是一些医家通过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角度观察,进一步为糖尿病瘀血学说提供了实验室依据[5],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除血糖增高外,常伴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高,易导致血流缓慢,与祖国医学“血不活,有瘀滞”的瘀血病机相似[6]。因此,血瘀是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
   糖尿病血瘀证的形成与下列因索有关:① 阴虚致瘀:素体阴虚,禀赋不足或邪热伤阴.阴虚内热,煎灼津液阴血,血液粘滞,血脉瘀塞而为血瘀。故《医林改错》日: “血受热 则煎熬成块。”② 气虚致瘀:肥人多气虚,如《丹溪心法》:“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行无力而致血瘀。③痰湿致血瘀:朱丹溪云;“肥白人多痰湿 ”,肥人痰湿壅盛.喜肥甘厚味饮食,损伤脾胃.健运失常.聚湿生痰,痰湿内盛,流注脉管,血液重浊,血行不利而瘀滞。④肝郁致瘀:患者常有精神抑郁,情绪低落等症,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阻滞,血液运行不利而瘀血停滞。
   糖尿病血瘀的一般症象有口唇色暗,面有瘀斑或肌肤甲错,舌质紫黯或黯淡,脉细涩,舌下静脉青紫等。女性病人则见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血下紫黑有块,重者可因肾虚血瘀,冲任失调,经血无源,天癸枯竭而致闭经。糖尿病出现并发症者则瘀血之象更为明显:因瘀阻心脉轻则表现胸闷憋气,心悸气短,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因热郁血瘀,虚火上炎,灼伤眼底血脉而致眼底出血,视物不清: 因痰瘀阻络,蒙蔽清阳可致中风偏瘫;血瘀脉络,经脉失养,气血不和则见肢体麻木或疼痛不已。
   治疗方面陈其伟[7]从瘀论治2型糖尿病患者.药用丹参、泽兰、花粉、黄芪各30g.水蛭10g 黄连6g。总有效率为89 66% ,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王莒生等[8]研究益气养阴活血方(黄芪、太子参、玄参、丹参各3og、麦冬、枸杞子、赤芍各15g,玉竹、石斛、佛手各12g,桃仁、川芎各10g)对气阴两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益气养阴活血方可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力下降,减轻血管紧张度,有利于维持血管舒缩因子平衡,保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并改善其功能,从而改善患者微血管病变。潘爱英等[9]采用自拟养阴活血汤(黄芪、麦冬、鹿角胶、玄参、生地、山药、天花粉、丹参等)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探讨益气养阴类中药配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8.8%,提示本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降低血糖的作用;尹翠梅等[10] 将己确诊的ll8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用糖脉康胶囊治疗80例,探讨益气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理和疗效,结果显效29例(36.25%),有效42例(52.20%),无效9例(11.25%),总有效率为88.75%。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血瘀证紧密相关,而且血瘀证又是其多种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从现代医学角度认识中医的“血瘀”概念,可包括血循环的障碍,尤其是微循环的障碍,还可包括由此而导致的代谢与营养的失调,由脏器及体表肌肉平滑肌的痉挛和由此导致的供血障碍等。因此提出在糖尿病及合并症的过程中,应注意和重视其血瘀机制的存在,将活血化瘀法应用于其中,并且贯穿应用始终,从而才能积极预防和延缓其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兆凯. 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之我见[J].江苏中医药,2005, 26(3):18;
  [2]付国春. 浅谈2型糖尿病病机[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7(7): 479
  [3]刘小美、宋菊敏. 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近况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J].2005,18 (17):854-856;
  [4]仝小林,段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治疗原则[J].中国全科医学,2003,6(9):703―704;
  [5]翁维良.对糖尿病病人“瘀血”的研究.中医杂志1982;23(1):
  46―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