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的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萎缩性胃炎的临床防治措施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58例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9例,治疗组应用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胃镜黏膜形态学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防治萎缩性胃炎疗效较满意,是较为理想的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防治;中西医结合
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其病理特点是胃黏膜发生萎缩性病变,固有腺体减少或者消失,常伴有不典型增生及肠化生。萎缩性胃炎常会导致严重营养不良、贫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很大程度上的威胁者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旨在探讨临床上萎缩性胃炎的防治措施及疗效。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58例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9人,其中男33例,女36例,年龄28-76岁,平均48.2岁,病程8个月-15年,平均4.6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8例,轻度腺体萎缩28例,中度35例,重度16例;伴肠上皮化生22例,伴异型性增生11例;对照组组79人,其中男35例,女34例,年龄27-79岁,平均48.6岁,病程6个月-17年,平均4.8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9例,轻度腺体萎缩27例,中度36例,重度16例;伴肠上皮化生23例,伴异型性增生10例,所有患者均出现嗳气、恶心、胃胀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腹部饱胀、钝痛、黑色粪便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既往史、本次病情、病程、病灶数及治疗前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
患者入选标准及排除: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腹胀、嗳气、腹痛、恶心、反酸、乏力、消瘦及黑便等;(2)胃镜表现:黏膜变薄,色泽灰暗、灰黄或灰绿,血管透见,如伴有上皮化生病变则黏膜增厚、粗糙,呈颗粒或结节僵硬感;(3)病理:固有腺体萎缩,黏膜肌层增厚,可有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固有膜炎症,可有淋巴滤泡形成。治疗期间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或统计资料不全者排除。
1.2 防治方法 治疗组应用中西结合方法,西医治疗包括:合理膳食、抗菌治疗、胃黏膜保护剂和定期复查胃镜等,具体治疗方法为:奥美拉挫20mg Bid+克拉霉素1g Bid+阿莫西林0.5g Tid+硫糖铝1g Qid饭前服+维酶素片 5片Tid,胃低酸或无酸时,可加用10%稀盐酸5-10mlTid,治疗周期为3个月;中医药治疗主要是进行辨证论治,常见的辨证类型为,肝胃不和、胃阴不足和湿热中阻等,以益气活血健胃法为主治法,本方剂由黄芪、党参、山药、苍术、内金、焦山楂、积壳、木香等,水煎服,日一剂,3个月。
2 结果
疗效评估标准:近期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胃镜示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转为轻度,病理提示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主要症状消失,胃镜示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有所改善,病理提示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有效:症状明显减轻,胃镜示黏膜病变范围缩小、炎症减轻,病理提示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或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幽门螺杆菌试验阳性。
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79例患者中治疗前都有不同程度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治疗后经胃镜复查胃黏膜萎缩和肠腺化生的有效率分别为68例(86.07%)及63例(79.74%),对照组分别为51例(64.56%)及48(60.76%);治疗组近期治愈21例,显效39例,有效13例,无效5例,临床总效率93.67%,对照组近期治愈12例,显效31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临床总效率81.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萎缩性胃炎的概况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主要的病理特征为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在胃黏膜癌前病变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的发展模式已为国内外多数学者所赞同[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中上腹部疼痛、腹部饱胀、胸骨后灼热或疼痛、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
3.2 萎缩性胃炎的防治 现代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合理饮食、根除幽门螺杆菌、消除或消弱攻击因子、增强胃黏膜防御、一般对症治疗及定期复查胃镜等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首先应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过热或过冷,少吃腌制、熏制的食物等;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应行抗菌治疗,轻度、无症状且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患者可先不行抗菌治疗,从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复查做起。改善胃动力、减轻胆汁返流、胃黏膜保护剂、改善胃黏膜血流量、维生素治疗等方面的治疗也非常重要。对于萎缩性胃炎的复查,常主张至少3年1次,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至少每1年1次,中度不典型增生者至少3个月1次,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考虑手术切除。
萎缩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胃痛”、“痞满”等范畴,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外感邪气、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情志失调等原因伤及脾胃,日久则导致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临床上常见的辩证类型为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和胃络瘀血型等。综上,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科疾病,通过中西医结合结合防治,临床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项建虎.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近况[J].右江医学院学报,2008,(1):137-1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