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102例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714.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1 0)―05―0006―02
  【摘要】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及临床处理。方法 我院自2006年4月至2009年10月收治102例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孕28~336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母亲产褥感染、流产史、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分娩方式分娩是引起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不同孕周的胎膜早破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孕28~34周胎膜早破产妇,宜采取期待疗法,以达到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之目的。
  【关键词】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治疗;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是指妊娠28~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发病率近年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其对母婴的危害,使临床处理变得复杂化而成为目前国内外较有争议的问题。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疗难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处理问题应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院2006年4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乖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 006年4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符合未足月胎膜早破诊断标准102例,孕妇平均年龄(27.3±2.9)岁,平均孕周(33.1±0.5)周。分娩新生儿132例均为单胎。分娩新生儿28例,出现新生儿感染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新生儿重度窒息5例,新生儿存活25例,死亡3例。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孕妇进行确诊,按胎膜早破常规护理,使用抗生素进行宫缩抑制剂,不足34周妊娠者常规予以地塞米松6 mg肌注2次/d,共2日促胎肺成熟。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孕妇体温、脉搏、子宫压痛、胎动、胎心、羊水性状、血常规、C-反应蛋白变化,超声动态监测残余羊水量、胎儿宫内情况及成熟度。
  
  2 结果
  
  2.1 发生胎膜早破的因素(见表1)
  
  
  2.2 围生儿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PPROM并发早产的分娩分式
  PPROM在所有妊娠中发生率为1%~3%
  ,其主要是早产、脐带脱垂、感染及胎儿窘迫、根据孕周、破膜时间、胎儿情况选择适当的分娱乐方式可减少各种因素对胎儿及新生儿的损害,降低新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对于PPROM并发早产,在无明确的剖宫产指征时应选择阴道分娩,但由于胎膜破裂羊水流尽不能缓解宫缩对胎儿的压迫,脐带易受压而出现胎儿窘迫。
  
  3.2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期待疗法
  期待疗法是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为了有效延长孕周,降低母婴感染率为胎肺成熟提供时机,从而改善围生儿预后。①促胎肺成熟:孕28~33+6周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其新生儿窒息。NRDS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孕足月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者,因此不足34周必须使用糖皮质激素以降低NRDS的发生率。但研究表明,若在用药后不足24h分娩,仍能一定程度地减少NRDS。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的发生并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因此,即使在几小时内可能临产的34周前孕妇,也应给予糖皮质激素。由于氨溴索既可促胎肺成熟,又有抗炎症作用,对于胎膜早破及感染因素诱发的早产孕妇安全性更高。当胎肺不成熟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24 h内需终止妊娠时,通常的补救措施为经羊膜腔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imonary surfactant,Ps)促胎肺成熟的治疗。
  
  3.3 抗生素的应用
  感染也是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且是影响保胎时间的主要因素。这可能与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破膜时间早,期待治疗导致破膜时间长,胎膜屏障消失,羊水自净能力减退,免疫力下降有关。宫内感染常可致宫缩乏力、产后失血。应用抗生素是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期待治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临床常规使用抗生素不仅能减少羊膜腔感染的发生率,而且还有利于延长孕周。但对于抗生素种类的选择及用法,对于感染的微生物不明确的患者目前主张给予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D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择红霉素或g林霉素。
  综上所述,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后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的应用是处理未足月胎膜早破的3大措施。需要产科医师确切诊断,并与新生儿科医师密切合作,重视孕妇心理,充分估计期待治疗或立即结束妊娠的利弊,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0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