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过程,以及运行机制,影子银行运作过程与传统商业银行的不同之处,理财产品在我国影子银行实现信用中介功能时的重要作用。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与流动性风险与影子银行本身属性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影子银行的风险性与借款方的偿还能力有关。最后就我国目前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简要阐述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影子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性;监管
  一、 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
  影子银行的产生是金融中介不断进化发展历程中的产物,直到金融危机爆发时才被人发现并重视起来。在此之前我们的传统思维模式下信用中介几乎等同于商业银行,随着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形成了竞争关系,并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挑战,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背后,影子银行的力量不容忽视。
  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催生了我国影子银行,与美国的典型影子银行模式不同,我国的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相伴而生。在市场化改革之前,金融机构结构单一,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业务逐渐分散于其他主要商业银行。而且金融市场中各机构所占比重不平衡,少数几家公有制银行掌控着大部分金融资产。金融行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风向标,国家可通过调节金融间接调节经济,因此决定了金融业的监管比一般行业更为严格,我国也不例外,金融市场有着严格的特许制度,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与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密切相关,我国影子银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各类理财产品,最开始由商业银行发行,也是商业银行避开严格规则的工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它成了我国影子银行最重要体现形式。
  二、 我国影子银行运行机制
  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是,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通过吸收存款人的存款,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实现信用转换、期限装换和流动性转换的功能。
  与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相似,影子银行运行机制也起着信用中介的作用,介于资金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只是这一过程更为复杂化。影子银行的资金借款人是一些在商业银行无法取得贷款的特殊主体。影子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较多,理财产品的可投资性强,用途广泛,用于信贷投资的理财产品方可作为影子银行的存款,这类理财产品的发行者最常见的有商业银行和P2P融资平台等。有了资金提供者和需求者后,影子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不难实现,但这一信用中介不同于商业银行的模式,我国主要通过资产池的方式实现。在资产池的复杂运作过程下,投资者的资金流向借款人。
  三、 风险性
   影子银行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一份子,各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是影子银行面临的,主要有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此外,影子銀行的主要风险在于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从以上影子银行的运行机制中看出,影子银行的借款人主要是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私企等,那么从这主要的三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出发,也可找出影子银行的风险性。
  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主要体现在它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危害性,随着我国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影子银行在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越来越明显,尽管监管机构下发了相关通知,其后影子银行的业务受到限制,但影子银行并不会因此消失,它依然发挥着作用,也就是说,它的系统性风险依然存在。
  影子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性源于期限错配和高杠杆,影子银行资金来源多为短期性负债业务,而借款人投资的多为长期项目,收益未知,这就是期限错配的风险,以小博大的高杠杆经营模式本身就具有风险性,杠杆本来不是影子银行的一项功能,影子银行只是利用高杠杆的方式盈利,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
  从影子银行借款人偿还能力角度分析,房地产企业作为影子银行主要借款人之一,其偿还能力在于我国房地市场的状况,居高不下的房价,在多次调节下无动于衷,只有在少数几个地方发生着房地产泡沫破灭,整体上风险性依然存在。房价的高低决定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与否,因此,房地产企业也面临着这个巨大泡沫的压力,偿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房地产泡沫存在时间的长久。一旦房价大幅下跌,房地产企业面临着欠债风险,就会引起影子银行系统的资金困难,进而引发风险。其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借款人,所投项目多为公益性民生项目,盈利性不足,成本收回期限长,自然降低了其偿还贷款的能力。最后,私企一般都规模较小,效益不确定,向商业银行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将目标投向影子银行,私企破产概率大,增加了影子银行的贷款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
  四、 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
   正是因为影子银行存在诸多风险性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监管。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一定意义上是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影子银行也是金融机构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金融监管的目的在于促进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预防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但就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现状来看,与其说是监管,更多的是限制性规定,我国影子银行产生的背后,都可看见商业银行的身影,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在严格的监管之下,商业银行躲避监管过程中催生了影子银行,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是影子银行产生的基础,同时,理财产品从一出现就受到了监管,并在监管之下成长,监管过度是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但是金融市场的灵活性也造成了监管的滞后性,金融市场运作方式灵活多变,风险无处不在,也为监管带来了挑战。
   我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对机构的监管上,更多出现的是限制、禁止这类规定,在引导促进金融活动方面体现较少。以《关于加强影子银行业务若干问题的通知》为例,虽然这不是一部法律,但是其作用无异于法律规范,这个文件里表述了影子银行是对传统银行的有益补充,而且它的颁发目的是引导影子银行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从执行情况来看,并没有体现出引导影子银行健康发展的作用,体现较多的是对影子银行运行的限制。防御风险的同时也阻碍了影子银行的正常发展。
  五、 结语
   影子银行的出现是金融市场进化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和功能补充,作为社会融资的一个新渠道,在商业银行无法满足社会中投融资需求时,为融资困难的企业提供资金,尽管目前被当做是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但其地位不是平等的,也可将其看作是商业银行的衍生物,在商业银行涉猎不到的领域发挥作用,共同促进和完善金融市场。在科技化和大数据时代应需而生,有效的引导其功能可以为整个金融市场带来益处,不合理的成长会为金融领域带来风险,影响到国计民生。目前,监管机构应该将重心转移到合理引导上,规避风险的同时挖掘它的价值。拓宽商业银行业务,社会融资渠道多样化、合法化。解决社会融资困难问题,让社会资金健康运转。
  [参考文献]
  [1]黎友焕,郑茜.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影响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02):93-99.
  [2]李向前,诸葛瑞英,黄盼盼.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J].经济学动态,2013(05):81-87
  [3]何国华,叶敏文,李涛.中国影子银行的演进发展与风险评价[J].投资研究,2014,33(12):4-14.
  [4]蓝虹,穆争社.论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与监管[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6):37-42.
  [5]封思贤,居维维,李斯嘉.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29(04):3-12.
  [6]李俊霞,刘军.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评估与监管建议[J].经济学动态,2014(05):26-33.
  [7]张慧毅,蒋玉洁.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及其监管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09):26-32.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84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