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习得性无助是大学生群体中一种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大学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家庭教育管理、社会评价标准、自我认知水平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分析大学生该现象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旨在提出克服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的策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1—0153—02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于1967年提出的。它是指一个有机体经历失败和挫折后,在面对问题时的无助心理状态。他相信有机体在总结失败的归因时,得出主观努力是徒劳的,所有的失败都是不可控制的。在给定的环境中发生的习得性无助可以转移到类似的情况下。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进取心,遇到一门较难的课程或任务,就可能会产生放弃的想法,相信自己无论多努力都不会成功,甚至会失去兴趣,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习得性无助”。[1]大学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大学生该现象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旨在提出克服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的策略。
一、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存在习得性无助表现的大学生,无论付出多少努力,無论在什么情况下,事情结果不理想时,他们都会失去兴趣和信心,他们的斗志将逐渐丧失,最终会选择逃避和放弃,即使面对原本能够做到的事情时,也会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有退缩的想法和行为,最终进入绝望状态。这种状态主要表现为动机降低、情绪失调和认知障碍等方面。动机降低主要表现为对任何活动或任务没有兴趣,消极地对待各项事物;情绪失调表现为从最初的易怒和悲伤到抑郁、焦虑,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抑郁症。认知障碍表现为自己认为做的每件事都将会失败,即使对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也会产生畏缩的想法,自尊和自信心都会受挫。然而,大学生习得性无助有时不能被正确认识,被社会、老师和家长误认为其懒惰、没有上进心,缺乏积极向上的态度,责怪和打击他们,长期的消极强化导致了“习得性无助”行为的日益巩固。[2]
二、习得性无助形成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不良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专制的家庭环境往往由坚强、完美主义的父母主导。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注重结果,完全忽视他们的努力付出。假如孩子出现分数低或挂科的现象,家长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努力付出,从而忽视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考试发挥问题、试卷的整体难度和孩子的健康状况等,导致个体本身更容易产生自我否定。另外,对孩子溺爱过度的家庭环境也不利于个体面临挫折和困难。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不知所措,错误地认为自己无能为力。[2]
2.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以考试成绩为核心指标,分数低的学生很难建立自信,往往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从长远来看,学生容易产生心理负担,自信心难以提高,教师和家长过于关注成绩,往往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成长,长期的负面评价会使这些普通学生处于抑郁状态。
3.负面事件
学习无助感形成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负面事件和失败经历。例如,虽然一些大学生有强烈的获得奖学金的动机,但由于学习能力有限、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他们仍然没有获得奖学金。尽管做了很多努力,这对他们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们会失去自信。
(二)内因
1.归因方式不当
习得性无助的学生更容易将不良结果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这种归因方式的一个典型情况是学业困难,落后的大学生更容易把考试成绩不理想归因于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并认为这种情况无法改变,影响了学业成绩的提高,产生不理想的结果。他没有达到未来学业的期望,放弃自己的努力,可能导致期望成真,验证先于自己的认知,产生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其身心发展。
2.消极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御功能,压力产生焦虑,个体通过一定的机制,消除焦虑,恢复心理平衡,具有积极和消极的意义,其积极意义在于它可以减少个体的心理压力,激发主观能动性。消极意义是可能使个体退缩、恐惧,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往往采用心理防御机制,避免感情的失落、痛苦和焦虑,并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方法,如投射、回避和否认等。
三、习得性无助的应对策略研究
(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53页)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
高校应逐步改革以考试成绩为核心指标的传统教育评价模式,运用多学科评价模式,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优势,增强自信心。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是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教师通过眼神交流、微笑和语言鼓励来表达对学生的认可,鼓励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提供相应的教学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逐步摆脱学习的无助感。
(二)优化家庭环境体系
家庭环境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会产生很深的影响。父母可以学会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更多关注孩子奋斗的过程,用爱去温暖孩子失意的心,用话语鼓励孩子不畏艰难,勇敢前行。父母的支持将是孩子前进的不竭动力。家庭成员之间良好的沟通和友爱的家庭氛围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3]
(三)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然而个体将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归因方法,使大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能够合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再为所有问题自责。[4]
(四)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事的判断。当个体具备完成某件事的能力时,自我效能感成为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自我效能感强的大学生能够积极克服外部困难,努力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他们的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敢于面对挑战和挫折。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学生自我评价较低,不相信自己能完成工作任务,拒绝努力,遇到困难时会放弃。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5]
四、结语
由此可见,习得性无助并不是大学生本身素质和能力的问题,而是家庭教育管理、社会评价标准、自我认知水平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要想消除习得性无助感,就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找出习得性无助形成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予以克服,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蒋艳菊,彭雅静.习得性无助感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心理研究,2008,1(4):86-90.
[2]田静.大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心理教育分析及启示[J].文学教育(下),2016(12):172-173.
[3]王亮,张英.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9):129-131.
[4]张慧杰.大学生归因方式、自尊与习得性无助感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5]张萍,葛明贵.论学业习得性无助感向自我效能感的转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02-107.
责任编辑:张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77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