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芭蕾民族化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芭蕾是多元文化中的一种存在形式。芭蕾移植中国后,在中西两种文化融汇过程中繁荣兴盛,而民族化的过程却使芭蕾面临跌宕起伏的尴尬。在多样性与统一性共存的文化原理的关照下,多元与融合共生理应成为芭蕾民族化创新的新思路。這种路径的选择既能维护传统芭蕾的的本质内涵,又能丰富芭蕾民族化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升艺术创作的张力。
  〔关键词〕芭蕾;民族化;多元文化;融合;创新
  芭蕾这一艺术形式在十五世纪初期诞生于意大利,传到法国,在法国贵族的高度关注下发展至鼎盛,后传播到俄罗斯并形成独立的教育体系。芭蕾在发展过程中融合多元艺术形式,如古希腊舞蹈元素、意大利喜剧元素、古罗马艺术元素,除此之外还包括法国宫廷舞蹈元素以及欧洲各国民间舞蹈元素。而芭蕾至上个世纪初传到中国,并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真正扎根,在中华大地上近百年来的发展,我国的艺术家们并没有局限于对西方古典芭蕾舞剧的重新演绎,而是更着眼于芭蕾“民族化”的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芭蕾广泛吸收各国学派之所长,推陈出新地创作出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并得到了国际芭蕾艺术界的认可。本文以中国芭蕾的演出剧目为切入点试分析中国芭蕾的发展现状和特色,并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文化对芭蕾的“民族化”进行研究。
  一、移植与民族化:芭蕾之花在东西文化的融合中绽放
  芭蕾在意大利诞生之后迅速在欧洲大地传播。当法国王室对此高度关注后,建立了皇家舞蹈学校,并经过该校芭蕾大师们系统的整理与科学地提炼之后,规定手脚的五个位置和一批基本的舞姿,以及完整的审美原则作为规范化的舞蹈语言,先后再被传播到意大利、俄罗斯、英国、美国、丹麦、日本等等国家并被接受,在全世界近代化的国家中迅速传播。特别是传到我国后,在芭蕾基本技术动作的基础上,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芭蕾舞剧。
  中国舞蹈史上中西两种异文化碰撞与交融,促进了芭蕾在中国的民族化发展。从开始对西方芭蕾经典剧目的学习、模仿,到我们本土化元素的融入,使得西方经典剧目注入了新的活力,以《胡桃夹子》为例,便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个典范。
  《胡桃夹子》诞生于1892年,是俄罗斯古典芭蕾中期的代表作品,在西方人生活中更是家喻户晓的“圣诞芭蕾”,每次演出都会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许多观众前来观看。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舞台布景华美,表演内容诙谐有趣,再加上欢快和谐的背景音乐使这部作品极具感染力。一百多年以来,西方国家也曾经排演了多个版本的《胡桃夹子》,可是由于西方各国的文化背景十分相似,因而这些版本基本属于大同小异。2000年中国的艺术家们首次创作中国版本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国演出剧目称之为《过年》),试图采用在西方古典芭蕾舞剧目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方式来展现中国人欢度传统节日的故事,别具一格。表达了中国艺术家对中西文化交融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而后我们开始开始尝试完全以中国文化作为主要内容,加人中国古典舞、中国戏曲等元素,独立创作演绎纯中国民族的芭蕾舞剧目。从20世纪20年代开,我们开启了对芭蕾艺术民族化的尝试,从《和平鸽》到《美人鱼》,虽然开始的道路并不是那么顺畅,但是也为后来诞生的剧目积累宝贵经验。《红色娘子军》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目,正是它的诞生吹响了芭蕾民族化的第一声响亮的号角。该舞剧以激情洋溢的革命故事为题材,改编自谢晋导演的同名电影,为我们讲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岛琼崖纵队女子特务连的事迹。编导们根据表现内容需要,突破原有的传统芭蕾语汇体系,打破芭蕾题材原有的在表现上的程式化限制,以现实生活中无限丰富的新的肢体语言和人物造型,以及我国劳动人民的健康开朗、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使得新的动作语汇与芭蕾动作相结合,进一步加深了芭蕾中民族化印记。
  二、冲突与全球化:多元文化时代对芭蕾民族化的挑战
  人类社会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是处在一种相互矛盾与相互依存的整体性过程之中。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过:“这样的整体性过程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全球化与一体化,主要是经济、科技甚至某些物质文化的发展趋向于全球一体化;一是多民族与多元文化主义,主要是作为民族及其文化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等走向多元化。而全球化与文化多元本质上其实是关系多样性与统一性的问题”。芭蕾艺术作为文化艺术形态,也同样需要正视这一现实问题,因为这关系到芭蕾艺术的走向。
  芭蕾艺术源自意大利,经由于法国、俄罗斯等国家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而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并经各国“本土化”以后,从而产生出各自地域和国家芭蕾艺术不同“国别式”和“民族化”特点的芭蕾剧目。芭蕾艺术被认知和接受的地域范围在不断拓展,而随着各国“民族化”和“本土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其文化空间和艺术空间则在不断缩减。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们,在芭蕾艺术有了艺术语言上的、技巧上的、理念上的、表现内容上的不同的理解。由于文化的差异,人们会产生一定的怀疑,芭蕾艺术在中国的地域上是否存在“民族化”或“本土化”这一概念,芭蕾艺术或许只是世界的还是某个民族或族群的?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国家政治、民族、社会等因素对艺术尤其是对芭蕾艺术的“干预”,而当我们从世界发展趋向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本土文化发展与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理性诉求。
  芭蕾同其他艺术一样,艺术虽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国别和民族边界,也不会因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形态背叛其艺术本身的自由,但必然会受到某一民族的、国家的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艺术应该坚持维护其专属的“统一标准”或者“同一模式”,还是主张“海乃百川”?在民族化的过程中,支持芭蕾民族化的人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对芭蕾艺术多元化的求索与希望,试图发展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点和审美情趣芭蕾艺术形式,同时包容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对芭蕾艺术的理解、丰富和创新。而对芭蕾民族化提出质疑和反对人们,则是对传统芭蕾标准的统一性的绝对坚守。他们或许是担心在“民族化”“本土化”“中国化”洗礼后的“芭蕾”艺术已经变成另一种舞蹈艺术,其舞蹈艺术准则可能将会发生改变,因而有必要坚持西方传统芭蕾最初的艺术风格和形式结构。   事实上,任何一门艺术一直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存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我们有着多元化起源,到当今世界更是向着更加多元化趋势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生存或者生活方式都蕴含着“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衍生逻辑。而在艺术领域“艺术早已进人多元化时代”,所谓芭蕾“多元化不仅指单纯舞蹈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指舞蹈创作观念的多元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芭蕾民族化,是芭蕾艺术“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即芭蕾被允许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领域等异文化环境中存续、创新,但同时各种“化”后的芭蕾必须首先是芭蕾,即必须首先维护芭蕾艺术性质不变的内在规定性。
  三、共生与多元融合:新思路下的芭蕾民族化创新
  芭蕾民族化面对的不仅仅是东西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同时涉及芭蕾艺术“拿来主义”与“本土化”后持续绽放其艺术魅力的问题。面对异质同构而多元统一的文化世界,芭蕾民族化如何进行艺术创新,从而实现芭蕾民族化后的繁荣?
  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经典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深刻地阐述了多元文化之“真”“善”“美”。多元文化发展理论认为:“多元性是文化发展的第一原理;多元性与统一性的共存是文化发展的第二原理;多元文化创造性的共存是文化发展的第三原理。”这也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下对民族、宗教、文化、艺术的复杂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具体来讲,人类文化的多种多样,包括了不同类型文化、不同空间文化、不同时间文化、不同系统文化、不同观念文化等,各国家、民族或者区域间文化交流与互动、吸收与融合,从而构成更为多样复杂的文化系统。
  芭蕾艺术,这一在西方文明体系下孕生的艺术,应该是全世界人民所共有的艺术瑰宝。它在全球化艺术世界里绽放,受到了来自全世界不同文化主体的青睐和珍视,这既是芭蕾艺术自身无与伦比的魅力,也代表着世界人民对艺术有着共同追求的美好想往。既然如此,芭蕾艺术也可以说是全世界人民文化创造的共有财富,而不应被划归为某一区域或民族文化群体的专属艺术产品,它应该是世界人民所共享。而其所谓“专属关系”的群体,包括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等应该共同树立一种艺术的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观,担负着对芭蕾艺术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的责任和使命,保护和传承芭蕾的传统技术,同时也应当担当起创造和创新芭蕾舞的新形式和艺术价值的任务。
  而芭蕾民族化需要多元要素的融汇,首先,我们客观而理性地看待芭蕾艺术在中西文化情境下的接触与碰撞。不同文化的接触与交融往往是新的文化诞生的预备。中国舞蹈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西方舞蹈等艺术文化介入而开始兴盛,同时也受到了自身文化、历史传统、社会结构以及国家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其次,芭蕾舞剧创编中需要包容多元文化要素的存在其中。“只有宽容的时代才有真正丰富的艺术产生,凡是那些闭塞的、沉闷的时代,它只能压抑艺术生长繁茂的种子,却永远不会迎来全面丰收的季节。”西方的舞蹈文化是指今时今日之所以还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以为它在不断地吸收其他文化艺术的成果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自己。最后,芭蕾民族化过程中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共存关系也是值得关注的。或许总有人想找到一种唯一的、完美的典范模式,可是艺术形式的规律却最不需要“统一”“共同”这类词汇来构成其标准,相反地应该是“多样”和“个性”。
  结语
  中国芭蕾艺术得益于我国本土舞蹈艺术家们本着敏锐的艺术感知,既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感、使命感、责任感,对中华古老文明和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审视,并致力于用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思维对“西洋”的芭蕾舞艺术进行学习、模仿、加工和创新,呈现出中华民族的特有民族状态、艺术观感、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质,才得以建构出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芭蕾文化艺术形态和芭蕾舞创作的文化自觉,让傳统东方艺术美的张力在中西融合的文化境遇中存续。
  当今社会,无论是对芭蕾民族化持赞同意见的人还是持反对意见的人,都在频繁地使用“芭蕾民族化”这一概念。或许,它已经成为一个基本既定的艺术观点。如果说芭蕾民族化是一种人为选择的舞蹈艺术进程,还不如说芭蕾民族化是中西两种舞蹈和两种文化相遇后相知、相识、相爱后繁衍的新生命。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生态里,与其当我们还在用过去的衡量标准或价值尺度去求证芭蕾民族化的“科学性”,不如用一种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审美姿态去坦然面对芭蕾这个来自西方文化的艺术瑰宝。芭蕾民族化也不仅仅是芭蕾艺术在中国的本土化,对于欧洲和其他西方国家来讲,他也可以是芭蕾美国化、芭蕾俄国国化、芭蕾丹麦化、芭蕾英国化等。
  (责任编辑:牧鑫)
  参考文献:
  [1]张菁漪:《异质同构——“芭蕾中国化”现象初探》硕士论文,山东艺术学院,2017.
  [2]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湖南:湖南舞蹈出版社,2002.
  [3]欧建平:《中国芭蕾的丰碑: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五十周年文集》[M].2014.
  [4]杨洁:《芭蕾舞剧<白毛女>与胡蓉蓉的民族芭蕾探索》博士论文,上海戏剧学院2010.
  [5]朱凤玲:《从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看中国舞剧的发展》硕士论文.2010.
  [6]余媛媛.从世界六大学派芭蕾的共性与个性看中国芭蕾[D].2007.
  [7]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博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8]孙琳:《新中国芭蕾思潮研究》硕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83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