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跨文化传播视角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电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因素,它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在供人们娱乐的同时,也承载着传播不同文化的作用。电影片名作为观众接触电影的第一道门,无论是在源语国家还是被翻译成目的语都至关重要。现今很多中文电影片名在英译时往往会出现文化失语现象,探究其具体表现,挖掘其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跨文化传播视角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更好策略,在避免出现文化失语现象的同时,也应遵循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使观看者能够达到文化认同,避免文化冲突,从而达到更好的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文化失语 文化认同 中文电影片名英译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77-02
  电影这一娱乐形式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它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让观众在欣赏电影情节的同时,也领略了异域文化。而人们对于电影的了解,始于片名,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至关重要。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着眼于电影情节,更应充分了解电影片名背后的文化底蕴。译者起着跨文化传播的桥梁作用,翻译时既要尊重源语的文化意境,又要考虑目的语国家不同文化的不同象征意义。
  一、中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失语现象
  中文电影片名英译时出现的文化失语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译者本身文学素养不高,没有准确把握文化的深层含义。以影片《十面埋伏》为例。《十面埋伏》英文名为House of Flying Daggers。“十面埋伏”这一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诗词歌赋、历史典故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其语言言简意赅,语义含蓄深邃,隽永悠长。电影以其命名不仅符合这部古装动作片中处处设伏的故事情节,也反映出人物勾心斗角、步步为营的心理战争,整部影片扣人心弦。但该片在英译时被简单译成了House of Flying Daggers,日本、韩国甚至将其译为Lover,完全偏离了影片的内涵,没有反映出中国历史典故中的意境,导致异国观众在看到影片片名时无法体会这部电影所反映的中国文化内涵,这就是文化失语的具体表现。其二,译者虽然了解片名背后的文化,但不知如何运用恰当的英文将其表述出来,有时甚至忽视了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象征意义,最后导致文化冲突。以影片《卧虎藏龙》为例。在中国文化中,成语“卧虎藏龙”出自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意指“隐藏着的未被发现的人才”。在中国,龙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它顶礼膜拜,古代帝王号称真龙天子,身穿龙袍,中国人更是龙的传人。但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被认为是“monster”(妖怪,怪物),“龙”一向是电影或动画片中的反面角色,而英文译名恰恰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将其翻译成了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不难想象,对“龙”的象征意义有着不同理解的西方观众在看到电影片名时脑海中会浮現出什么样的场景预测,这势必会导致文化冲突。
  二、中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
  站在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仅要言简意赅,还要具有美学特征,更应反映出源语国家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文化认同。
  1.音译
  以中国电影中以人名来命名的电影为例,很多都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如由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被翻译成了Fearless(无畏的,大胆的),这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误解,因为它可以理解成褒义的勇者无惧,也可以理解成贬义的杀人犯式的无所畏惧,尤其对于美国人来说,可能会很自然地把这个译名与他们熟悉的美国枪战片《第一滴血》里嗜血如命、杀人无数的美国大兵联系在一起;再如著名导演陈凯歌的《梅兰芳》被翻译成了Forever Enthralled(永远被迷醉),这种翻译无疑会让目的语国家的观众想入非非,他们或许不会想到这是关于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的人生,而会误以为是关于窈窕淑女的故事,更有甚者可能会以为是关于高级交际花的故事。因此,在处理人名、地名或事件名等电影片名时,译者不如采用音译的方法,把我国的名人、名景、历史事件直接以中文拼音的形式翻译过去,让外国的观众直接以中国的发音形式来熟悉他们,也反映出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的自信,比如《霍元甲》索性就翻译为Huo Yuanjia,把《梅兰芳》翻译为Mei Lanfang。
  2.直译
  上面我们提到了影片《卧虎藏龙》的英文名称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这是一种典型的直译的方法,但由于中西方文化中“龙”“虎”的象征意义大相径庭,因此,笔者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翻译方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直译的方法,在不产生歧义的情况下,运用直译法翻译有些影片片名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比如导演吴宇森的《赤壁》英文片名为Red Cliff, red为“赤”,cliff为“壁”“岩壁”。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当年的赤壁一地崖壁垂直陡峭,一片红色,仿佛鲜血染过、战火烧过一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英文片名Red Cliff,有异曲同工之妙,让西方观众看过片名之后可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欧美著名影片《血钻》(Blood Diamond)最后的场景:夕阳西下,被枪击中要害的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靠在红色的岩石上,一手捂着鲜血不断涌出的伤口,一手抓起地上红色的沙土,眼神中充满悲哀与无奈……是的,他再也回不去了,他的生命永远终结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整个画面以夕阳笼罩下的红色为背景衬托。
  3.意译
  意译是在翻译中用得最多的方法,因为电影片名既要言简意赅地概括出影片的主题,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美,尤其是中文电影片名往往会借助于中国的一些古诗词或典故,引经据典,这是音译和直译都无法表现的。例如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英文名称为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中文片名借用了唐代黄巢的《不第后赋菊》中的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意思是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时,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诗中的“黄金甲”双重含义,既指那美丽的金黄色的菊花,也指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同影片的故事情节极其契合。“Curse”(诅咒)一词也暗示了主人公最终的悲惨命运。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美丽的金色花朵被施加了什么可怕的诅咒,这样的英文译名让观众产生无限的遐想,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电影院一睹为快。
  三、结语
  电影不仅是娱乐的形式,还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其片名的翻译工作更要严肃对待。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西方越来越想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因此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电影片名时不仅要结合电影的中心内容和电影片名的言简意赅性,更要把文化因素考虑在内,对译名的翻译反复推敲,做到精益求精、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1]何宁.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纵横谈[J].上海科技翻译,1998(3).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2(9).
   责任编辑:张正吉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省级一般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中国影视作品外译中本土文化传播研究”(2019B129)。
  [作者简介]闻洪玉,哈尔滨华德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21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