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幸福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秋晨

  摘 要 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把“幸福”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野,敢于追求教师的幸福,追求健全的教师幸福,这既是现代人主体性意识增强的体现,也是社会的一个进步。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追寻教育的理想、在艰辛的创造性劳动中确认自我的价值、实现专业的发展,才能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职业幸福感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Vocational Happiness
  LI Qiuchen
  (College of Educatio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putting the "happiness" into the view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aring to pursuit of happiness and the sound happiness of teacher, which is not only the reflecting of the modern human beings enhancement of subjectivity consciousness, also the manifestation of social progress.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ing road, teachers pursuit the education ideal, affirm the self-worth in the hard creative work and realiz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nly that can they appreciate the vocational happiness.
  Key words teachers' professionalization; teachers' vocational happiness; developing
  
  自从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诞生以来,人就从未停息过对幸福的追寻、即使是那些公开声明自己放弃幸福追求的人其实也在追寻着自己所理解的幸福。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着幸福,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成为人们解读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指标,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1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定义
  教师的专业化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更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关键。何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目前的主要观点中都忽略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丽莲・凯兹曾指出: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在于愿意去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鉴于此,教师的专业化应该包括专业意识、专业能力、专业地位极其专业化实现条件。专业意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也是教师不断学习的动力;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也是教师不断提升的主要方面;专业地位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专业化实现条件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保障,也是最需要外界支持的重要方面。以上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2 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
  2.1 教师职业幸福感含义的界定
  对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含义,国内外学者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有人把它看作一种状态,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主观体验,还有人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种评价,也有人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种生活方式,等等。笔者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很难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而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考:如何使教师拥有且能坚持专业理想并愿意为理想而有所努力和追求?
  2.2 教师幸福感缺失主要原因
  (1)地位与要求的落差。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社会却对其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不高,权力并不大,还表现在教师的生活可以随意被社会和家长评价,处于谁都能够批评的状态,而这种批评又是吹毛求疵的。
  (2)教师工作繁琐机械。使教师幸福感失落的因素占第一位的是工作的繁琐机械。教师认为的繁琐机械体现在没有挑战性、简单重复,规定好的教学时间和框架内活动,难以发挥个人特长,得到合理的评价。另外,教师不得不应付各种名目繁多的验收、总结、检查。
  (3)收入与付出不对等。教师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利益职业,教师的工作是时间、空间连续无端扩张,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多是知识、精神上的付出,但教师的经济收入仅相当于甚至低于公务员水平,微薄的收入与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呈现较大的反差,很难得到平衡。
  (4)学校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教育是一项育人的事业,对于教师来说,这项工作的价值更体现在它的精神价值,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的工作是否得到他人的认可,意味着自己未来的发展机会,意味着自己精神是否能得到满足,意味着幸福体验的多少。
  (5)教师在专业上缺乏自主权。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教师在学校内部,几乎没有什么权利,从客观上处理受雇者的地位,容易在精神上失去归宿感。失去了专业自由和自主的人更难以谈及幸福。
  (6)教师自身缺乏专业化意识。任何职业都会有疲惫期,而职业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主观影响的,教师很难自觉的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特殊性和教育的特殊性,甚至只把教师这个职业只是看成一种维持生计的职业,专业化意识的缺乏使教师难以把自己看成一位从事教育的专业人士,缺乏专业理想。没有梦想的教师,如何能看到希望的种子,职业幸福感也难以体会到。
  3 教师专业化发展:传递教师幸福感的种子
  从理想的角度来思考,一个人无论什么原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他拥有成为教师的念头起就已经走上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道路,它包括师范教育、教师入职培训、职后培养直到教师一生。
  3.1 对新入职教师的选择
  (1)选择真正喜爱教师这一职业的人。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拥有一颗热爱教师职业的心,才能使教师真正热爱自己的学生,从而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主动性,能够专心于本职工作,才能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成为真正的育人者。
  (2)选择具有非自我倾向心理特征的人。良好的心理特征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一个人能否体会幸福的关键。具有非自我倾向心理特征的人能够将公共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这样的教师能够使儿童用以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并能够和同事相处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把具有非自我倾向特征的师范生作为教师的候选。
  (3)使师范生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师范教育是教师的主要来源,大学应该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师范生更多的了解工作,对教师职业建立合理期望,减少入职后因失望而产生职业倦怠。
  3.2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
  学校虽是一个相对纯净和简单的集体,但学校各种有形无形的,正式、非正式的文化结构和人际关系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和心态,而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有利于教师在这个大环境中获得幸福感。
  (1)民主管理。在民主管理的体制下,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自主和更大的自由,使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能够更多的参与学校生活,并起到一定的决策作用,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热情,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2)合理区别教师的教学效果,体现竞争精神,使教师有主动追求专业卓越发展机会的精神。合理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不能以学生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3)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中小学,女性教师的比例很大,更容易形成压抑的氛围,所以在学校良好文化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多开展各项集体活动,使教师之间能够拥有更多的沟通时间和空间,以免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4)和谐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要考虑到学校发展趋势,也应考虑到教师个人因素,了解教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使个人生涯规划于学校发展规划协调一致,从而使双方都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5)分阶段为教师创设学习环境。首先,让新教师经历“磨练期”,让其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及自己最适合的岗位。其次,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可组织其参与校内或校际的研讨会,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邀请专家讲学,提高科研意识,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最后,对老教师来说,最大的财富便是经验,学校应尽可能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经验的机会。
  3.3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使社会对教师形成合理的期望
  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开展各种活动,使越来越多的校外人士了解学校,了解教师让他们了解教育的复杂性、人发展的复杂性,对教师职业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对教师职业建立合理期望。在一种公共信任、支援的氛围中,教师更愿意把教学视为一种可追求的事业,幸福感在追求的过程中也油然而生。
  另外,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适当的提高教师的工资也会间接的影响教师的精神状态和教师的社会地位。
  对于教师来说,专业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幸福的过程,伴随着自我能力增长的体验,这种成长也将使教师拥有更多的职业幸福感,使教师对于幸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除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之外,我们更应该培养教师的专业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真正把教书当作一项事业来奋斗的教师,我们的教师才会在日益纷繁的社会里感受到存在感和这一职业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黄正平.幸福感: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和目标追求[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5):14-17.
  [2] 肖杰.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以大庆小学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3] 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的研究,2000(5):73.
  [4] [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53.
  [5] 杨钦芬.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论坛,200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71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