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转型视阈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地方性高校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大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一环。现阶段突出的问题是没有特色。文章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实践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转型发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1-024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1.115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近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之一,这既是一个难堪的现实,也提示必须对该专业办学思路进行改革的一个信号。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要想在地方性高校转型发展大背景下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就一定要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的专业体育人才。而实践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一环,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认识并真正接触社会,也可以获得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的方向,尽快融入将来的工作岗位。所以积极推进实践环节改革刻不容缓。
  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实践环节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社会体育指导與管理专业实践环节中突出的问题是没有自己的特色。多数高校该专业与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一样安排进行教育实习,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稍为做得好一点的少数高校,虽然安排在俱乐部或社区体育场所参与社会体育专业实习,但是多数情况属于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没有专业教师带队指导,而且时间短。这样的实践环节现状与该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有差距的,因此,对于实践环节的改革刻不容缓。下面具体剖析存在问题。
  1.1 实践目标不明确,职业规划不具体
  当前绝大部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几乎不知道本专业的实践目标,也不知道实践环节与就业需求及职业技能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对实践环节重要性认识缺失严重,这表现在很多学生对实践环节都采取应付的态度,甚至只是出具实习证明而已,学生并没有真正参加实习,这种情况下显然不能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另一方面在学生职业规划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学生对于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无方向无目标。一是缺乏有效的指导,学校教育中的职业规划教育缺失,二是缺乏有效的对接,包括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对接等等。
  1.2 实践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且偏短
  众所周知,专业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是一个消化、吸收与应用的过程,它需要在特定实践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过程,并且需要充足的时间来保证。目前做不到位主要体现以下两点:一方面,实践环节安排在大四时间段内,而在之前大一至大三却几乎没有安排,显然过于集中。这样就导致学生难以进行循序渐进的实践锻炼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大四阶段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撰写及就业方面考试等客观因素耽搁,导致实践环节时间缩水,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1.3 实践场所类型、数量及其条件有限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对实践环节要求很高的专业,学生只有通过专业对口的实践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目前高校在安排学生实践场所方面,首先是实践场所的类型上较为单调,主要是学校、俱乐部及健身场所等,缺乏专业特色。此外,各学校受多方局限,拥有学生人数多,实习点在数量上满足不了需求。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俱乐部或者健身场所实习,由于这些实践场所基础设施条件不足,只能完成一些基础实践教学任务,很难达到有针对性的具有特色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目的。
  1.4 师资队伍专业指导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社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师资队伍中除少数是本专业毕业的以外,大部分都是由其它体育专业的教师转岗而来。尽管这些教师的学历层次相对较高、专业理论比较扎实,但他们也有短板,就是大多数没有在社会体育市场一线工作的经历,对真正的体育市场需要了解甚少,使这些教师缺乏相应的职业实践能力,造成其实践教学水平不高,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这样的一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其专业指导水平亟待提高,这是一个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1.5 实践环节评价体系不完善
  为了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制定更高标准的评价体系,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保障之一。但是,现今的评价体系仍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是实践环节由于地域、时间、人员管理等客观条件限制导致质量监控的力度不够,在实施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二是实践环节评价体系缺乏操作性,如有的采用校内与校外评价相互割裂,评价内容体系不完整;有的只重视实践最后结果的结果性考察,缺失对实践过程环节的形成性考察;有的只是关注主要环节,忽视了对一些细节的评价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整体评价。
  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改革对策
  2.1 明确学习目的,完善职业规划
  明确学习目的就是要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尝试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使学生一进校门就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社会体育事业提供应用型专业人才等等。只有充分了解这些要点之后,学生才会在大学的四年中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按部就班向着目标产生具体行动。加强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就是高校要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培训课程,让学生明确今后就业方向,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社会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和执业能力、具备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2.2 合理安排实践环节时间
  针对实践环节时间安排上不能合理且偏短,不能有效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中去这一问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应该时刻秉承为社会培养专业体育人才,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前期制定该专业培养方案时,应强调建立整体观念,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实践环节时间安排上要尽量多地、分散的安排实践环节时间。可以尝试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将在校期的分散实践与毕业前集中实践相结合。   2.3 提升实践基地教学环境
  培养应用型人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目的之一,因此实践基地的数量以及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好坏。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一方面,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并且尽可能地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在硬件方面加强合作,提升基地的硬件环境设施。同时积极开展与企业的联合机制,解决校内资金不足的现实,促进校企联合办学,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的平台,进行学生定向培养,实现校企资源互补,互惠双赢。另一方面,也应当注重实践基地多样化选择,应当鼓励学生多去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体育专业特色的地方进行实践,如社区、健身场所等,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一些的就业与创业机会,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2.4 大力提高师资队伍专业指导水平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的本专业特色及办学水平。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优先选用那些具有社会体育专业市场工作经历的优秀教师担任带队教师;如果现有数量不足,就要下大力氣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健身行业的进修,让教师深入健身行业第一线,培养专业的职业技能,从而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二是鼓励素质好、业务精的专业教师参加健身行业组织的各类正规的职业培训及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实践环节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之一。
  2.5 构建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评价体系
  目前所采用的实践环节评价体系的内容结构不完善、监控力度不够、操作性不好、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根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和群众体育的健身需求,构建完整并且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势在必行的。在进行实践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制定出一套科学、全面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案,在方案中一定要更加合理地结合实践的过程与最后结果来确定实践成绩。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李如喜.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体育学刊,2014,21(3):88-90.
  [2]李庆军,钟波,杨连.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优化研究[J].民营科技,2013(9):246.
  [3]汪元榜.安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其改革对策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1,13(6):127-132.
  [4]李雁.新时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164-1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3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