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贾启生

  摘  要: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课程,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加强操作的实践性,特别是结合企业需求的专业能力提升具有现实意义。而如何促使教学改革具有任务驱动性,加强“教、学、做”的学习流程的稳定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改革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该文将针对高职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具体内容的讨论分析。
  关键词:高职传感器  检测技术  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b)-0129-02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课程是信息科学发展的重要分支,并且能够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技术体系。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上,如何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实质性突破,并能够与企业要求、社会招聘要求进行学生技能上的提升,这些都是专业老师所要思索的内容,也是该文所要探究的重点方向。
  1  加快對传感器技术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知
  传感器技术包括多项内容,是众多学科所交叉的一个项目,其具有综合性,并且属于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学科,其涉及到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精密仪器、光学等[1]。而这门学科的特色在于具有高度的知识融合性,以及对技术实践性的要求。传统的传感器技术课程更多关注的是理论部分的讲解,缺乏实践表现,对技术的认知过于老旧,因此,在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相关部门进行实习时,发现课本内容的落伍性,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的传感器讲解的教学策略也十分单一,以老师为主要输出,学生则为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缺乏积极性。与此同时,难以符合高职教育的学生发展目标,在技术、技能的掌握上较差。
  而在教育部的教学改革文件中指出[2],要强化教学的实践性成果,具有开放式的教学策略,以及提升教学目的的职业性能。因此,教学改革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注重实践操作技能、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共同发展这门综合性强的专业课程,并且有助于实现项目导向的发展目标,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之路。
  2  实现对传感器技术课程改革的关键任务
  2.1 加强调研,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确定课程学习目标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发展前景、人才需求的调研,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更好地帮助学生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这对于高职学生就业有着积极地保障作用。例如,在进行呼和浩特相关技术企业的调研中,我们认为其拥有产业集群,并在大量招收相关专业的学生[3]。因此,选择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做好业务范围、内容以及人才需求上的沟通、对接工作,有利于更好地确定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以便于学生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变革。
  在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上,需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进行推进。首先是知识目标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理论教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工作流程,并可以对检测方式进行学习,了解各个组成部分和测量方式。其次,则为能力目标,即在常用的仪器上进行传感器性能分析,并能够根据检测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能够利用基本知识设计单元模块电路,对其进行简单测试等,这些内容更多的涉及到实践操作能力[4]。最后,则是学生素质目标的建立,即在工作中具有严谨性,能够具有合作、创新意识,能够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负责。
  2.2 根据岗位调研,归纳整理出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的核心能力
  通过与企业之间建立联系,可以更好、更准确的根据职位需求调整教学方内容。在改革下,我们认为该课程可以划分为六个板块进行系统的学习:温度测量、力的测量、位移测量、转速测量、典型控制、电力监测设备接线。通过教学专家的总结,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能力:第一,扎实的专业能力。能够归纳传感器的种类、特点、使用环境和使用方式。第二,能够掌握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能够对系统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排除系统故障。此外,对电力企业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有一定的认知度[5]。第三,具备学习能力。即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利用图书、网络资源进行技术材料的分析,能够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付出实际行动。具有自主学习传感器知识的能力,具有开阔进取的思维能力。第四,社会合作能力。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书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这也是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的地方。帮助选择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畏缩困难、具有自我管理、约束意识,并能够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人员安全。
  3  构建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传感器技术的课程学习中,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学方式的变化,而不再以传统的说教式为主。在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融合职业标准和职业能力,以真实的工作项目为教学的落脚点,这对于毕业生参加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这就要求实现项目驱动式教学,即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六个步骤来开展教学活动。
  以项目为引导,进行教学成果的检验,这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典型传感器的电路教学和分析测试中,可以将其分为多个项目任务,对每个任务进行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他们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认识到知识点的作用,为什么要进行这一部门内容的掌握,在明确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知识传递的有效性。而不是盲目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是浅层的,不够深入的。除此之外,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工作考核也十分重要,这也是对新教学改革认可度的分析。
  4  完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实践环境
  教学资源和实践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关于传感器技术的教学,其所拥有的教材内容选择性多,这就需要结合区域发展、教学目标来进行确定。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学成果,体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更新教材版本,选择实用强的教材,能够更好地支持教学内容的落地。在确定教材之后,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环境也十分重要,而引进企业现有设备,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演示、指导,能够促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教学内容的实践。
  5  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教学也应该增加网络化内容,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巩固,以及深度上的挖掘。在职院校传感器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道路上,其可以突破的问题还有很多,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策略都有待提升。高职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应该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企业人才需求方向,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道路的铺垫,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张艳霞,郑伟伟.高职院校传感器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3):130-131.
  [2] 何用辉.高职院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9(8):189-190.
  [3] 李美凤,贾伟伟.高职传感器技术课程的教学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48-50.
  [4] 贾海瀛.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传感器技术课程[J].计算机教育,2010(11):118-119,136.
  [5] 郁有文,常建,程继红.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4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