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岳景华 董文泽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大学物理”在传统教学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去推进教学改革,从而为“大学物理”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大学物理”属于理工科院校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必修课之一,其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及综合能力。在“大学物理”学习中,会涉及物理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内容,所以整个大学物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能力的系统训练过程,促使其今后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能够得到良好发展。在如今的“互联网+”大环境下,应当充分把握机遇去推进“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从而达到提高课堂管理与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对互联网资源的充分利用去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及综合素养,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1    “互联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意義
  “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有着极大突破,更能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属于未来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1]。互联网能够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更为丰富的资源与互动性更强的平台,以翻转课堂、慕课等为代表的全新教学模式也给师生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有效地转变了学生过去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学生在这一全新教学模式下能够拥有更为独立的学习空间与时间,当然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综合能力过硬的情况下才能推出更多在线教学方案。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还存在物理教师紧缺的情况,因此,通过“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提供全新教学路径,并且这一教学模式的建立与新课标改革要求完全相符。互联网时代的知识获取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结合互联网平台的在线教学更能提高大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以慕课为代表的教学平台不仅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去展开学习,有着良好的学习效果[2]。
  2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要点
  2.1  教学方法与形式的改革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学物理”教学主要是教师拿着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与一支粉笔,在讲台上完成知识讲授任务,特别是部分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备课十分充分、严谨,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却并不感兴趣。在教学课堂中,许多学生玩手机、交头接耳,在完成作业与考试时,抄袭现象严重,不及格率逐年升高。身为大学教师,应当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个性特点有所了解,充分认识到仅限于教材的物理教学内容,虽然严谨但是生动性不够,当代大学生难以对此提起兴趣,亟需在教学方法与形式方面深入改革。
  在如今的“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方式对传统教学模式形成巨大冲击,无论是在师资、教学设施,还是在学习时间等方面,都更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方法与形式方面的改革应当践行如下几点:
  (1)平台化,引导学生使用集中了各大高校优秀教学课件的资源平台,从而在不同的知识内容及不同的教学法中去学习,博采众长。此外,这种基于教学资源平台及个人展示平台的教学方法,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对物理知识理解的渠道,促使其潜能得以发挥,增强科研创新意识。
  (2)交互化,一方面,课堂交互化指的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点体现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及讨论积极性,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凸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是线上与线下的交互化,即基于互联网去建立移动端的互动平台,为师生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线上与线下学习的融合,比如可利用微博、微信、二维码等方式。
  (3)多元化,指的是传授的物理知识与理念要保持多元化。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所有角色均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所以学生的真实想法能够得到彰显。比如,在讲授“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可先为学生播放花样滑冰、跳水比赛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去探究为什么运动员能够在瞬间快速旋转。此时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便会想到通过互联网去寻找答案,也有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尝试着用理论与公式去进行推导。虽然通过视频所引发的共鸣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但是能够起到明显地激发兴趣的效果,在正式授课期间便能大幅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与理解深度。在授课之后,教师还可制作一个10 min的微视频,小到原子内部,大到宇宙天体,实际上都严格遵守着角动量守恒定律。许多形状的固体星球,由于不会受到外力矩影响,所以也能够推导出其角速度守恒、自转周期恒定。比如,地球的自转周期便近似认定为24 h。教师还可为在课后依旧对此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天体系统都是向同一个方向旋转且为盘形结构?这一问题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为深入的探究欲望,实现了物理思想的渗透与强化目的。
  (4)群组化,基于互联网去构建学生相互讨论的平台,从而工营造出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氛围,增强合作意识与能力。部分学生理论知识充足,但动手能力欠缺,而也有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往往理论理解深度不够,通过不同特色群组的组建让学生扬长避短,同时,在群组竞争中去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究,在相互比较下去审视能否用实践数据证实理论推导[3]。
  2.2  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虽然在如今“大学物理”教学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的背景下,教学评价工作较过去有了明显提升,但是更多问题依然集中于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有所欠缺。同时,在教学评价工作中采取的手动、半自动化管理方式极易出现失误、信息错误等问题,工作效率低且工作量大,所以教学评价的深入开展得不到实施,如何对教学质量进行真实、高效的评价则成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一大问题。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让大多数的高校建立起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包含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多方面功能,但是其中引入的教学评价功能依旧以结果性评价为主,无法对教学质量进行真实且全方位的反映,所以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大学物理”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需要集中于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笔者认为,应当结合互联网资源及相关APP整合资源,形成对评价机制的辅助作用,确保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朝着公开、公正、便捷的方向发展,并且还应针对教学过程提出定性与量化指标,利用互联网与APP教学过程评价资源去除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弊端。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逐步成熟,国家教育云的建设也为基础教育大数据带来了更多基础性数据与信息,其中,汇聚了全国各地区学生的管理信息与资源运用信息,包含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对教师的教研和教学等,同时每年会进行更新。此外,各地区均按照教育部門的要求着手建设“三同两平台”,特别是其中“录播系统”与“学生学习系统”的建立,保存了大量教育过程信息,不仅包含教师上课影像资料、备课信息,也有学生的学习过程、家长参与等信息,能够从这些数据中找到更加有价值的信息。
  2.3  “大学物理”教育角色的转型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应当将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势互补,并且要将核心放在如何让教师与学生角色转型方面。倘若二者无法实现真正转型,依然不会呈现出良好结果。在当今社会,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基本上不存在完全脱离传统教学模式而全盘采用网络教学的做法,所以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网络教学,都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教学而言,教育工作者不能为了追新而盲目利用,一定要充分了解再去合理使用,发挥其长处且抑制其短处,基于教育本身去发挥其作用。
  一方面,“大学物理”教师需要角色转变。对于教师而言,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在过去传统教学中,教师属于绝对权威,更是学生习得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唯有具备全面综合的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才能够在网络平台中为学生传授知识,并且从“因材施教”转换为“导学”,因此,要求教师去积极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摆正学习态度,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
  另一方面,学生角色也需要转变。“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物理”教学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学,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跳出传统的应试制度,从而选择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
  3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较传统教学模式发生极大变化,同时,互联网教育也存在着疏远师生关系的可能性,此外,师生对互联网教育的依赖程度极有可能愈发提高,导致被技术所“束缚”。面对诸多挑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正确认识自身角色定位,意识到“互联网+教育”属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升级,而非全盘取代,所以需要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利用互联网资源去改革创新教学与学习方法,为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及综合素养找到最佳路径,才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物理”教育工作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树龙,高超,李海斌,等.“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2019(20):230-232.
  [2]李淑侠,李妍,刘晓艳.“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物理”教学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9):40-41.
  [3]张薇薇.“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构想[J].科教导刊,2018(11):106-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9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