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等学校一直担任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其中专业课程建设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各行业的需求,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要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首先应该了解当前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对症下药。
关键词:高校专业设置 计算机类专业建设 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b)-0114-02
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获得高深专门知识,“而高深专门知识的组合就形成专业”。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准专业人才,使其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能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人才。而这种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主要依靠专业课程的学习,由此可看出专业课程的建设在培养人才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 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重复和陈旧
课程的内容过时,意味着课程内容缺乏学科的前沿和国际性质,课程内容落后于学科的发展。以数字媒体技术基础为例,该课程主要适用于在校前未接触过数字媒体理论知识或获得数字媒体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这应该是数媒专业最基本的理论课程。但从我国高等教育数媒专业学科教材来看,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落后,理论知识更新较为延后,技能训练所需软件版本较为陈旧。对于一些专升本这类学生来说,许多课程在专科阶段已经系统开设并学习,而在本科阶段的课程依旧重复进行。这便导致学习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对专业兴趣的衰减。
1.2 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1]。大学课程通常有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这四大类,也可大致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其中选修课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习的课程。学校不要求学生学习。必修课是指学校规定的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至关重要的课程。就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比重来看,出现“拼盘失调”现象,也就是说,必修课学分所占课程总分的比重偏大,相对于选修课则被挤压了。如此学分悬殊,导致学生认为选修课并不重要,对待这类课程的学习抱有一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散漫态度。
1.3 缺乏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过于专业化,缺乏人文与科学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计算机学科课程侧重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全面、有序地理解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划分为基础,在学科内容中体现出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有利于把握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在学科分类方面,计算机属于专业性较强的理工科,理科方向也称计算机科学,包括研究算法复杂度、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原理等,工科则称为计算机技术,主要研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等。因此由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偏向于实践操作类,很少在课程体系中增加适当的文科课程,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窄,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专业课程建设的局限性
2.1 就業压力加大,挤压了人文专业的生存空间
大学里的人文教育和美育,是对人精神层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追求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但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沉重的就业大力压力应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一方面原因来自于高校的盲目扩招,另一方面,社会企业没有足够的岗位可以提供给毕业生,导致部分学生陷入“学非所用”的尴尬境地。因此,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眼里,学习热门专业才能够找到相对较好的工作。在报考专业时,出现“一边倒”的现状,一些所谓“热门”专业出现扎堆现象,而另一边“冷门”专业却严重缺乏生源。长此以往,人文专业的很多学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2.2 市场化让传统专业受到冷落
目前市场经济背景下,高校也迅速改革,拉近与市场的距离,专业的建设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如果一味地顺从市场的要求,高校将失去自身的灵魂,而沦为培训机构。一些高校过于追求学生的就业率,迎合市场需求,如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前几年特别火热,学校加大对诸类专业的经费投入,购置高新教学设备,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但在另一方面,如农业、园林业等传统专业则备受冷落。学校应该在经费上予以资助,在政策上加以扶植,继续发扬或保持传统专业的优势。
2.3 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高等学校在评定教师职称时,主要看重教师的科研能力,比如教师带的课题、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教学在教师职称评定中所占比例太小,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降低了教学质量。很多教师不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敷衍了事,只是按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上课,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交流,导致学生怨言,学科认可度不高。而且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上课风格幽默风趣的、爱跟学生说题外话的、平时对学生管得比较松的教师往往会得到好评,而那些上课严谨、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的教师反而得不到认可,因此也影响到教师的上课积极性。
3 专业课程建设的路径突破
为了高校的自身发展,学生的成长,使得学生在未来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高校应坚持以专业建设为指导,走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正确把握新兴专业和传统专业的科学内涵,是学校资源利用和人才输出的关键节点,建立专业只是课程组织的一种新形式。二是要始终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努力把每门课程打造成一个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的精品课程,并推至省级甚至全国优秀课程。建设优质结构要素,促进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并根据不同的培训计划和市场要求建立课程体系。三是要深刻理解专业结构的灵活特征,按柔性本质去建专业,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专业的市场适应性以及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能力。具体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专业建设应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学校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但也必须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社会的需求是学校专业建设的导向标。以便使得学生在4年高校学习的生涯结束后,能够尽快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工作。这样看来,好像是学校的专业建设是跟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实际上也促进了学校自身的发展,如学生的就业率提高了,带来家长、学生的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反过来也扩大了学校招生的范围。
(2)在开设新专业的同时,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注重师资队伍培养。新专业的设立给高校注入了新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招生的范围,但如何更好地发展新专业,向社会展现新专业的亮点,急切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的发展应具备国际化和社会性的视野,因此学校应派遣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先进理念和知识,迅速弥补新专业的专业背景和深入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组织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到企业单位参观学习,掌握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以便改进课堂教学,完善专业知识体系。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课程。首先,每所学校应该能够逐步开发1~2个更成熟的实践课程,同时开发课程资源和设置课程。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一些学校试图充分挖掘潜在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要求学生参与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或教学评估。或对主题进行研究,或在相关部门开展管理实践等,使学生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研究和发展。其次,打破陈旧封闭课程实施的束缚,提高教学的开放性。基于先验知识学习的学习方法转化为积极寻求知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法,增强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课堂讨论、自学和教授的疑义解释等方法。鼓励一线教师自主开发在线课程,開展线上线下课程混合式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还可以运用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实地调研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增加跨学科课程。各学科都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学科的学习,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跨学科、边缘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最新趋势也应该成为计算机学习和研究的背景材料。如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专业、智能制造等新工科专业与计算机专业领域交叉互融,加强计算机专业跨学科定位,对现有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跨学科甚至跨学科的课程。另一方面,有必要增加跨学科和跨专业课程的比例,同时允许和鼓励学生跨班、年级和学校学习,并充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3]。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专业建设必须能够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完人”,二者不可偏颇。坚持相对独立的价值观,为人的全面发展做准备,这样才是对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地”这一见解的正确诠释。
参考文献
[1] 陈时高.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6.
[2] 王灿.高等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问题探讨[J].科教研究,2009(30):45.
[3] 王格灵.高等教育学硕士生课程设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16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