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慧一 侯培杰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行业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中职院校作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务必要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担,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通过解决实践问题,提高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中职院校;实践教学;改进对策;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1-0163-02
  如今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社会对于计算机领域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必须要提高自己对人才培养的标准,需要使用行业标准要求学生。因此,需要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展开研究,针对教学问题提出改进对策。这样中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得到完善,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1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陈旧。课程安排不合理
  中职计算机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更加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教学,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学生理论知识扎实,学生就能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但是事实上,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取决于学生接受的实践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在理论教学上,实践教学成了辅助理论教学的活动。这样的教学理念显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个人发展。
  1.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连贯
  在很多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将课程内容拆分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进行,很多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是相互独立的,缺少连贯性。中职院校受到经费限制,并不具备支持实践教学的设施,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办法接触到先进设备。这样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不发展。如在学生学习计算机构成时,缺少硬件设施提供给学生学习,使得学生学习知识只能依靠教材图片,缺少真实的体验,所产生的知识记忆相对薄弱。
  1.3教学方法单一
  在中职院校中计算机课程需要较强的实践性,学生经过动手实践可以更加清楚地掌握理论知识,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仍然使用满堂灌的方式展开教學,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教师进行的教学设计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在教学规划上仅凭借工作经验进行,没有合理分析学生的真实水平。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替代板书教学,但是只是用于播放PPT、视频和动画资源,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十分落后,取得的教学效果十分有限。
  1.4校企合作力度欠佳
  中职院校最大的办学特色就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让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良好的培训。很多中职院校虽然和企业建立合作,但是合作教学的内容十分有限,没有达到应有的强度和深度。首先中职院校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实习内容,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得不到良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进行简单的训练,没有接触到岗位的工作内容。其次中职院校和企业合作规模有限,到企业实习的学生名额有限,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到企业中接受实际训练目。此外,对于到企业实习的学生,企业没有按照员工标准进行管理,对于学生实习过程缺少指导,使得实训效果不佳。
  1.5评价方式不科学
  在中职院校中,学校进行考核的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学生在考试中成绩好,学校和教师就会认可该名学生的表现。对于计算机基础薄弱,但是学习刻苦的学生并不公正。一些学生平时刻苦学习,表现良好,但是在考试中成绩没有达到很好。长久下来,基础薄弱的学生得不到认可,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中职院校的评价方式需要进行改善,需要使用教学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2.1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程安排
  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不仅需要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更需要展开实践课程的教学,教师的教学要充分结合理论和时间。学生在最初接触到计算机专业时,会表现很大兴趣,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从学生感兴趣内容着手,对计算机操作方法展开教学。例如:先教学制作图片、制作视频、编写简单的小程序等,利用这些简单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下,学习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率。在学生学习过基础知识过后,教师可以逐渐引入难度更高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深入学习。根据学生个体化差异,教师可以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内包含一名学习兴趣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该学生的带领下,带动其他学生共同学习,班级内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从教师角度上,教师展开的教学不能千篇一律,需要根据计算机专业变化、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安排进行调整,保证计算机课程的先进性。例如:教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进行课程安排。目前计算机已经十分普及,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快速带过简单的基础知识,对重要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最后需要重点展开实践课程,让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实践练习。
  2.2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机制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上,只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才能算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实际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操作。因此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中职院校要展开理实一体化教学,将计算机的理论课程可以和实践训练、实习训练相结合,学生学习知识不再受到教室环境的局限,在实践训练中,学生要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计算机实践。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机制中,学生将成为教学主体,接受学做一体化教育。例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部分同学混淆了主板和CPU知识,教材内提供的图片也不够完整。因此教师可以携带计算机主机,现场进行拆分和组装。在教师示范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进行主机的组装,在实践训练之后,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计算组装知识。   2.3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为了让计算机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要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灵活选择任务驱动方法、互相探究方法以及小组合作等方法,增加实践课程,让学生接受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零碎知识体系合成为一个完整的项目,让学生接受计算机教学。通过布置项目任务,让计算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得到统一,让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和岗位实践更加融合。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课堂学习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在实践中感受工作项目,提高对计算机实践的综合认知。在教学网页制作时,需要重点示范图像、文字和表格的制作,经过反复操作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锻炼,让学生更加熟悉操作流程。
  教师也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水平相当的小组,在小组中选一名作为小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学生可以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计算机项目。这样学生可以了解项目运行的全过程,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习质量。
  2.4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作为中职院校最重要的特色,中职院校必须要构建科学的合作机制,展开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学校需要充分利用企业这个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训练的机会,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中职院校需要深入分析计算机行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之前,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可以更加系统的培养人才。学生需要定期汇报自己实习收获,让学生及时掌握学生实习过程汇总遇到的问题。企业方面,需要在企业机制中设立实习生岗位,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得到实习的机会,让教师可以和企业师傅保持联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人才教育工作。例如: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安排全部学生进入到企业岗位中进行实习,老员工作为企业师傅对学生进行教学,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记入学生的期末成绩。
  2.5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如今中职院校中使用的教学评价体系十分单一,为了让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教学效果得到更完整的反馈,中职院校必须要注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利用多元化的评价,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中职院校进行集中的改进和完善。中职院校需要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教学评价,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教学评价不仅要包含学生学习成果,更需要涵盖学生学习态度、实习情况、实际操作能力等内容。教师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评价。例如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学习态度作为标准,不能以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这样的教学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给能力薄弱的学生以鼓励,让学生更有信心进行学习。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操作课程,学校务必要增加实践操作评价在成绩中的比例,提高学生对实际技能的重视程度。如中职院校可以将期末考试成绩改为50%的比例,学生过程性评价将占据其余的50%比例。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进步情况、阶段性测试以及实习评价等部分,期末考试也需要增加实践能力考核,从而得到客观全面的教学评价。
  3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先是分析了中职院校展开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教学理念陈旧、课程安排不合理、理論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连贯、教学方法单一、校企合作力度欠佳以及评价方式不科学的问题。其次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需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程安排;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机制;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3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