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齐翠翠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更多地被认为是“互联网+教学”,是课堂教学现代化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人们追求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教育现代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文章基于“互联网+”视角,通过文献分析,先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出发,然后描述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撑条件,如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和语义组织、物联网与环境感知、大数据与数据挖掘、社交网络和学习协作,再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制作出关于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流程,最后则提出了对智慧课堂教学的展望。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1    智慧課堂的界定
  关于智慧课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由于其视角和方向的不同,关于智慧课堂的定义目前有两种:一种是从教育角度出发,智慧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其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智慧性发展;另一种是从信息化角度出发,智慧课堂更侧重于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智慧应用,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教与学的智慧性发展。在教育领域,关于智慧课堂的研究日益被重视,目前,物联网和云计算都与大数据技术并行,这三大技术被许多人看成智慧课堂教学的技术基础,最为主要的一点是,智慧课堂不仅是教学课堂与现代化技术融合,而且还包括教育制度的优化[1]。“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可以理解为“互联网+教学”,即智慧课堂。
  2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1  智慧课堂技术支撑分析
  (1)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产生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智能手机、iPad等在线可移动设备的优点进行利用,创新出新的学习模式[2]。
  (2)物联网环境感知技术。物联网作为未来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只要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智能感知并控制教学环境。在智慧环境中,物联网感知技术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泛在联系,以便于学习者处于更有效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
  (3)云计算和语义组织技术。智慧教育云计算技术是借助互联网云平台与大宽带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不同教学资源与教育服务的整合。语义组织[3]在云计算庞大数据的应用中,对原有的数据赋予一定含义的语义使其有价值,人们才可以使用这种被赋予含义的数据。
  (4)大数据挖掘技术。在智慧教育模式下,大数据挖掘可以对预测的未来进行一定的准备,对未来有积极意义的趋势可以顺应时代的要求,但对于不利于未来的趋势就需要及时遏制。
  (5)社交网络学习技术。智慧教育的交互性特征要求进行社交网络的学习,交互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互,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在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也在大面积地覆盖。
  2.2  案例分析
  “文字素材采集”是河南大学出版社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信息技术中对文字素材采集方法的探究性学习。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展的教学活动,根据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制作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流程,具体如表1所示。
  本文通过对课堂的教学流程进行探究,是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基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技术进行结合,从而完善智慧教学的课程内容,优化课堂学习质量,丰富课程资源。
  3    智慧课堂的展望
  智慧课堂是从智慧教育中衍生来的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中国的传统课堂中则十分明确区分老师和学生的不同角色,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4],只能单方向地从教师处吸收知识,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校通过技术支撑来优化课堂模式,以互动性更强、学习效力更高、激起学生主动性的课堂模式来提升课堂气氛,则将在未来课堂教学中逐渐得以普及。
  4    结语
  本文对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可能还存在不足,笔者认为未来课堂的建设势必以智慧课堂为主,为了促进智慧课堂的建设,就要加强智慧教育系统,完善智慧教育实施方案,推动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全面带动教育现代化。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及时抓住契机,利用智慧技术促进智慧教育向更加发展的方向前进,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技术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只是片面追求教育的发展而忽略了智慧性、学习主体的客观性,这样的教育也很难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晓慧,朱轩.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实践[J].职教通讯,2017(21):69-72.
  [2]杨桂松,徐慧芬,何杏宇,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情景感知教学模式[J].软件,2016(6):20-23.
  [3]吴鹏飞,余胜泉.学习资源语义关联关系及其可视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97-104.
  [4]谢丰田.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7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