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组培快繁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随着木材资源的不断减少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大力发展人工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方向。组培快繁技术的推广,不但实现了这一发展目标,而且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桉树组培快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桉树;组培快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9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143-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为了解决我国木材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相关人员通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推出了组培快繁技术,推动速生人工林的建设进度。南方很多地区响应国家号召,营造了大量人工林,桉树作为一种速生树种成为南方城市,尤其是广西的首选树种。但是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繁殖过程中不断对组培技术进行革新和完善,找到应对之策。
1 污染问题
污染是桉树组培快繁过程常见的问题,通常可以分为真菌性污染和细菌性污染。原因一般有3种,一是材料中带菌;二是接种时受到污染;三是在培养过程中受到污染。
对策:晴朗的天气采剪光照充足、离地面较高的健壮外植体,在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和接种过程中,要根据外植体的木质化程度分段,根据老嫩情况消毒时间也不同,老的消毒时间要长些,注意外植体的采集,一般以秋季无雨时采剪最好;另外,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无菌操作,培养室要定期进行熏蒸等。
2 外植体褐化
外植体褐化一般是因为细胞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出现死亡,进而导致外植体褐化问题;也有可能是受到酚类物质影响形成的。总体而言,出现褐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有5种:一是因为桉树的种源以及无性系存在差异,导致芽诱导和继代苗增殖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褐化;二是桉树外植体的大小不同,也会导致其褐化程度有所不同;三是外植体消毒时间过长,导致褐化率提升;四是培養基中的元素以及含量不同,可能导致外植体褐化的程度出现差异;五是培养条件的差异。
对策:首先,要对桉树枝条进行预处理,采穗之前,用黑色塑料袋把桉树枝条套住,减少光线的照射及对外植体的切割损伤,可以有效预防外植体出现褐化问题;其次,对桉树的外植体进行预处理,可以通过低温处理的方式降低外植体褐化的几率;同时,尽量选用MS培养基,可以使培养基内的营养元素更协调,还可以通过降低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进而降低褐化发生的几率;此外,需要在培养基内添加抗氧化物质;最后,采取热击的方式影响酚类化合物的形成,进而避免出现褐化问题[1]。
3 继代苗玻璃化
继代苗玻璃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对桉树茎尖和茎段进行培养时,断开了其与根的联系,导致无法吸收由根提供的离子以及其他营养成分,从而使桉树的茎尖和茎段部位营养不平衡;另外,也可能是试管培养过程中,光照、氧气以及湿度没有达到桉树生长的需求,或者是因为培养基中的营养元素不够协调。
对策:首先,应提高光照强度、适当降低温度、延长光照时间,同时将已出现玻璃化问题的桉树继代苗进行转移,使其通过接收强光照射而逐渐转化为正常继代苗;其次,采用大三角瓶作为继代苗容器,以保证培养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和湿度能够满足桉树继代苗的生长需求;还有避免采用容易产生玻璃化现象的琼脂种类,采用固态培养基,对培养基中的营养元素进行合理调整,比如适当调整NH4+和P3+的浓度等,同时注意对碳源种类、浓度的选择,一般要控制在2%~4%之间;最后,添加适量IAA,同时适当减少6-BA,促进桉树继代苗分化,为继代苗的生长提供所需元素等;另外,要保证培养室的温度适宜,不可过高,一般控制在23 ℃以下[2]。
4 继代苗遗传变异
在桉树组培快繁过程中,如果通过愈伤组织对完整植株进行诱导,则极易出现遗传不稳定的现象,即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虽然桉树组织培养采用离体芽器官诱导方式,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但是依然存在继代苗遗传变异的问题。
桉树出现继代苗遗传变异主要原因是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和种类。如果培养基中的营养元素不足或者不协调,会对细胞有丝分裂产生影响,进而使继代苗生长出现问题[3];如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过高,那么细胞分裂的速度会变快,极易发生不正常分裂,导致继代苗出现变异现象[4]。另外,还有一些桉树速生良种是经过多年的组培,但是因为所用细胞分裂素浓度超标,导致继代苗出现变异,培育的苗木会逐渐失去原有的特点,给种植人员带来大量损失。
对策:桉树组培过程中,要对培养基的成分进行科学调整,尤其要调整大量元素的比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和种类,使桉树苗木能够健康生长,避免出现异常现象。
5 参考文献
[1] 艾丹,殷兆晴,王建,等.我国榉树组培快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绿色科技,2019(5):95-96.
[2] 唐再生,王建忠,莫继有,等.大花序桉组培快繁技术及其无性系造林效果的初步评价[J].桉树科技,2018,35(3):36-45.
[3] 杨卫星.尾巨桉DH32-28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8(13):138-139.
[4] 王晓丽,孙继瑞,韦文长,等.直干桉超级苗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34(4):131-1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8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