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母爱剥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通过调查母爱剥夺对初中生(7-9年级)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生命早期的母爱剥夺事件会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女生的心理问题尤为严重。
  [关键词] 母爱剥夺 心理健康 初中生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的高峰期,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快速过渡中,许多风险因素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幅度下降。而“母爱剥夺”作为风险因素之一,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更是产生了及其严重的创伤性影响与危害。本研究以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的调查,以此探讨分析母爱剥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为后期学校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00名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某中学初中部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7份,回收率为95.4%。其中母爱剥夺组学生234名,非母爱剥夺组学生243名;母爱剥夺组7年级生96名,8年级生76名,9年级生62名,女生132名,男生102名;非母爱剥夺组7年级生93名,8年级生81名,9年级生69名,女生128名,男生115名。
  此次研究中母爱剥夺的界定方式为: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人背景信息,将477名初中生划分为两组,由于父母离异、幼年丧母、母亲外出等原因导致与母亲长期分离的学生被确立为“母爱剥夺组(234名)”,生活在正常完整家庭里的学生则为“非母爱剥夺组(243名)”,且两组中学生都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求学经历、家庭其他状况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
   1.2测量工具
  根据资料表中的个人信息和母亲信息将学生划分为 “母爱剥夺组”与“非母爱剥夺组”,并采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其进行测量。
  1.3 数据处理
  剔除不合格答卷,将获得完整资料的有效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的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
  两组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如表1所示。由c2检验可以看出91.0%的母爱剥夺组学生和49.8%的非母爱剥夺组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分大于等于2分(即存在轻度或轻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母爱剥夺组学生,其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母爱剥夺组,两组的总体比较亦存在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两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母爱剥夺组学生的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非母爱剥夺组学生,即母爱剥夺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母爱剥夺组初中生,心理问题较严重。
  2.3 母爱剥夺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母爱剥组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如表3所示。以年级为自变量,以MSSMHS的10个因子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可以看出,母爱剥夺组中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强迫、人际、焦虑、抑郁、学习压力以及情绪不平衡这6个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发现,在适应不良因子上,低年级得分要高于高年级(但差异并不显著),除此之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呈现出七年级生低于八年级生,八年级生低于九年级生势态,即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降低。
  2.4 母爱剥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母爱剥夺组初中生心理状况健康比较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看来要低于男生。其中,女生的焦虑与情绪不平衡两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男生,男生的强迫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生,但其他因子,二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3.1 两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母爱剥夺组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母爱剥夺组,且两组的总体比较亦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尽管如此,非母爱剥夺组中有轻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较多,这与以往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近来,国内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显示,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5.2%~26.17% [1~3],而此次调查中,却有74.7%的学生存在轻度或轻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说明此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学生心理问题较多,这与张敏[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与当地较低的生活水平与不健全的教学体制有关。
  通过两组初中生各个因子分均值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母爱剥夺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母爱剥夺组。在焦虑、学习压力以及情绪不平衡这三个因子上,母爱剥夺组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他们的其余因子分。与正常初中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1,4~6]类似,经历过母爱剥夺的学生在情绪控制方面同样表现不足。这可能是因为(1)母爱剥夺组学生长期处于母亲缺乏的状态,难以从父亲那里得到补偿,加之父亲对孩子疏于教育引导,因而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负性情感(以往的研究表明,与亲近的人的分离是个体产生负性情绪的第一诱因,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生理或心理的遗弃都会导致焦虑和恐惧心理出现),而且也较常人更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并对生活学习有着消极的适应现象;(2)这一年龄阶段的母爱剥夺学生,告别孩童时代的无忧,进入初中学习生活,他们在舔舐母爱剥夺造成的伤口同时,还必须承受更多的学习竞争压力,以及由压力带来的众多情绪问题。在强压作用下,害怕自己课业成绩不理想,害怕周围人嘲笑自己母亲缺失,难以融入学校生活、与同学相处不良,难以产生友谊等一系列人际交往等问题随之而来,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有研究表明:学习和学业是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来源[7])。
   3.2不同年级的母爱剥夺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此次的研究显示,除敌对、偏执、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四个因子外,母爱剥夺组学生在MSSMHS其他因子的得分上均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即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降低。Spitz发现,小于2岁的住院儿童与母亲分开的时间长短不同,可导致不同的情绪行为反应。分开数周,儿童表现出恐惧行为;分开半年以上,则表现为社交的退缩、抑郁以及对周围环境兴趣的丧失,而且不能建立良好的母子关系;如果分开持续3年以上,将会导致儿童终生情绪行为的障碍,由此可以大胆推断:母爱剥夺的时间越长,可能对个体的心理伤害越大。母亲离开时间的长短对母爱剥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母亲离开的时间越长对其心理的影响越大。此外,通过分析调查发现,造成差异的原因还可能为:七年级生因刚进中学,暂时不会产生升学压力,加之他们初入校园,难免对新事物感到好奇,故而母爱剥夺对其造成的伤害会因为新老师新同学的出现得以暂时减轻(注意的转移),但八年级学生作为处于特殊地位的中间群体,随着对校园的渐渐熟悉,他们一方面少了初入时的新鲜感,一方面又对即将升入九年级这一事实感到恐慌、焦虑,因此心理健康水平在慢慢下降,而对于九年级生来说,升学已刻不容缓,为了中考能取得好成绩,为了顺利进入重点高中扬眉吐气,一扫母爱剥夺带来的阴霾,于是他们课余时间的游戏被繁多的习题代替,学习一跃成为全部生活的重心,由于没有良好的心理建设,面对压力无所适从,因此各种情绪、思维以及行为问题接踵而至,导致其心理严重失衡,心理健康水平每况愈下,即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加大,同时,抑郁与焦虑程度以及强迫症状也随之加深。

   3.3 不同性别的母爱剥夺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母爱剥夺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从总体上看,此组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男生,即处于此年龄阶段的女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些因子差异性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女生的身心发育早于男生有关,女生首先进入青春期,特别是月经初潮来袭,少了母亲的从旁指导和协助,他们对自身生理的巨大变化难以适应,较早出现了心理矛盾,加之学业繁重,学习压力增大,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下,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8]。此外,在焦虑,情绪不平衡及强迫三个因子上,男女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知道,女生的心理问题多表现在情绪方面,而男生的心理问题则更多地表现在思维、行为等方面[9]。这或许是因为女生大多感知细腻,情感上脆弱、敏感、多疑及自卑自轻,她们产生内心冲突的机会比男生多,更需要得到来自母亲的关爱和情感支持,而幼年时母爱剥夺造成不安全的依恋类型,所以,较男生而言,他们更易产生焦虑以及抑郁方面的心理问题。一项关于早年父母丧失与成年后精神疾病的对照研究表明:(1)早年母亲丧失明显增加成年后抑郁症、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尤其是重性抑郁症;(2)失去母亲比失去父亲结果更严重;(3)发生在童年早期(<9岁)比发生在童年晚期或青春期(9-16岁)的母亲丧失作用更大;(4)与男性相比,女性对早年母爱丧失的敏感性更强烈。以上结论无一不显示出早期母爱剥夺会对女生心理,特别是情绪发展产生更为创伤性的影响。但是,为何男女生之间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究竟是生物遗传的结果还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亦或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其中的原因与联系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4.结论
  虽然此次研究使我们对母爱剥夺的危害有了进一步了解,但是此研究的内容却只讨论了母爱剥夺对初中生情绪以及人际交往的影响,而对个体的生理发育、道德发展、学业成就、探索性活动以及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影响却难以涉及。但不论如何,母爱剥夺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已显示出愈发严重的趋势,因此,在学校心理疏导工作中应当对此类群体予以关注,特别是面临升学的九年级生以及各年级女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于守臣,宋彦.1414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1).
  [2] 樊玉贤,王宝安,翟歆明,苏掌权.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2(4).
  [3]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
  [4] 王树元,王荣芝.滨州市滨城区中学生人格障碍倾向的分布特点[J].中国临床康复. 2002,(19).
  [5] 高艳华.影响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4).
  [6] 王小新.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5).
  [7] 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2).
  [8] 随桂英,李晶.不同性别初中生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4,27 (3):51.
  [9] 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 (SCL9 0 )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8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