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阳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屡见不鲜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现象,经常成为困惑学生的难题。这种文化差异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理解,不容易接受,严重的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进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许并不止一两个,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缺少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这种文化差异上的贫乏直接影响了对英语语言本身的习得。因为语言本身属于文化范畴,语言和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既是整个文化的产物或结果,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其它成份的媒介,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学习英语就必须了解与之有密切关系的英语国家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对于其所学习的英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像英美本族人一样来思考问题并作出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其作用
1. 跨文化意识的界定
“意识为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事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在生理学上,一般把意识看作是觉醒、知晓的状态;在心理学上,则把意识看作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就英语学习者而言,我们说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定义为英语学习者通过学习和培养所具有的在学习、理解、交际中,特别是在交际实践中对语言上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现象的某种有目的的自觉反映或是某种知晓的状态。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们跨文化意识是潜在的,他们的意识中有跨文化的需求,但由于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这种意识也就逐渐淡泊了,致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一知半解,对许多概念都是十分模糊不清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不失时机地传授给他们“跨文化”知识理论,及时挖掘学生潜在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的这种需求得以满足。
2. 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
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究竟有什么意义?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有过精辟的阐述。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Lado)认为,“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著名英语专家邓昌民曾经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的整体性。从中不难看见,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两者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3.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上所述,跨文化意识是指外语学习者对于其所学习的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的思维一样来思考事情并作出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意味着外语学习者能自学地消除在与目的语本族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障碍,从而保证整个交际过程的有效性。
在长期的大英语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及全文往往只求表层意思,而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英语语言知识有限外,就是缺乏西方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而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材料大多来自西方国家。由于中、西方国家在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受中国文化教育成长的学生来说,了解西方国家风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起到预测作用和提高对全文的理解。
二、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1. “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分析
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潜在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所谓“社会距离”就是以为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领域与目的语国家有极大差距,有不平等性,从而影响了文化的和谐吸收;“心理距离”是指学生学习外语心理准备不足,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常常产生恐惧和忧虑心理而造成种种“语言震惊”和“文化震惊”,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另外,必须帮助学生克服“本民族文化”对外语学习的障碍。
应使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个提高,克服不自觉的民族中心主义。由于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接触另一文化时,人们往往以自己的文化为出发点进行判断,有时表现为文化上的先入为主或“文化偏见”,有时则表现为民族中心论,即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最先进、最标准的文化。科尔兹指出:“对于每个集团的人们,每种文化都是而且始终是以本民族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别人的办法优越,并且认为任何思想方法正确、会逻辑思维的人都会承认它的优越。饶有意思的是每个集团把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看作是‘常识’或‘合乎自然’的看法。”
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提高对外国文化的认识,抛弃偏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做到心胸宽广、态度开明,对外国文化采取一种全面的、客观的态度,不仅要尊重它们,而且要努力学习它们、理解它们、适应它们,而不是把它们当作荒唐可笑的东西加以贬低和排斥,使其努力成为双文化者。但是,反过来讲,我们也不应以外国文化为标准,全盘接受而贬低自己的文化。对待外国文化,我们应理解、适应,而不是被它同化。因为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交际、交流。
当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文化的这一属性决定了每种语言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风格,撇开文化的这一属性,语言是不可思议的。由于文化的不同,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伦理道德和是非标准等,都存在着差别,势必反映到语言上,我们称之为语言上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但要反映到语言自身的特点上来,而且要反映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上,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学生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会在心理上有个准备:在英语学习中自觉对待文化差异,自觉树立英语学习的文化意识并注重自身文化意识的养成。真正使学生在实际的,也有可能是在未来的交际中,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具有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自觉性,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2.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交际能力是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首创的术语,至今还不到20年。交际能力的概念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的概念提出来的。在海姆斯看来,一个学语言的人的语言能力不仅是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还包括他是否能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即: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说什么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内容。他还认为,语言有使用的规则,如果没有使用规则,那么语法规则也就毫无用处了。可见,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语言运用。他还进一步阐明了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一是能辨别、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二是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三是能判断语言形式的可接受性:四是能知道语言出现的自然率,是现实常用的,还是罕见的个人用语。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语言能力还是培养交际能力?一般认为,语言能力是指语言知识内在化的规则体系,而交际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进行信息、思想、情感相互交流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言语交际能力。社会语言学家哈立德(M.A.K.Haliday)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不是产生结构的体系”。由此可见,学习外语的目的是掌握表达意义的体系,进行交际活动,而不是去掌握产生结构的体系,只掌握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基础,没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就谈不上有什么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同样,不培养交际能力,语言知识将变成一堆毫无用处的废料,技能将成为僵死、呆板的机械活动。语言知识只有通过技能训练和言语交际活动才能被理解、吸收、贮存,并不断丰富和自由地运用于交际活动。知识,语言能力,也寓于交际活动之中。
由此可见,外语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而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规则和语言结构,语言知识是为掌握交际能力服务的。这体现了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另外,我们应特别注意文化教学不是教学生记忆一些文化事实,而是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学生将深层文化特点如国民性格、时间取向、美丑定义背得怎样熟练,如果不会在交际中自觉使用,那么他的交际技能仍然是零。
3.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
(1)能够识别所学文化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并能解释它们的功能。这意味着学生必须能透过表层文化的“奇怪行为”看到其实质,而这一点显然是以辨认出不同文化的不同寻常处为前提。如“You have a nice shirt.”或“I like your beautiful watch.”等赞扬语的功能是表示友好或引起谈话。又如:“I love you.”广泛地应用在朋友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尤其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他(她)的家人和朋友便会说此话,其功能是鼓励他,即他值得他们爱,他会成功。在美国社会中,这种爱并不要求回报,只需证明被爱一方值得爱。
掌握这个技能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充分利用接触不同文化的机会,广播、电视以及实际跨文化交流都成为学习文化的课堂。这样语言的学习便同文化自觉地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学生便就逐渐学会从异域文化角度即英语本族人的角度体会和认识情感和事物,而这正是文化意识的最高层次。
(2)熟悉人们在各种紧急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情景中习惯的言语和行为方式。这意味着学生必须能对一特定的情景,预言一种或几种可能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通晓各种礼仪并对其作出正确判断。如当看到一位同事很伤心地哭泣时,应能知道美国人可能会怎样反应,如他们会鼓励他说出伤心的事。因为他们认为痛苦一经说出便减轻许多,同时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所以无论二人关系如何,他们都会鼓励对方说出伤心的事。又如,当一位女士在公共汽车站受到一个流氓的调戏时,她一般的反应是什么?当场痛斥并给流氓一记耳光?是去叫警察还是一言不发地躲开?当一个美国人带一个要来小住几天的朋友看房子时,主客各自可能说些什么。这个技能使学生熟悉英语交际情景中妥贴的言语和行为模式。它的掌握不仅使学生不再会盲目将中国文化习惯套入跨文化情景,而且也为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人物行为活动作出正确判断提供了文化参照。
(3)熟悉英语词汇内涵和外延包括的文化涵意。这要求学生必须熟悉那些同汉语相应词汇有不同的内涵或外延的英语词汇,尤其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词汇上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英汉语使用的各个层次,因此它的掌握对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至关重要。
(4)了解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性别、年龄、阶层以及受教育层次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语言使用上。这就要求了解最明显的言语特征。如能说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教授和一般建筑工人之别,能辨认出一个报童和职业妇女等。在交际中应知道对不同的人必须说不同的话,这包括正确选择谈话内容和语体。例如,学生应清楚对什么人应使用“Hi,glad to know you.”对什么人应握手并互讲“How do you do?”显然此项技能的掌握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4.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基本方法
(1)转变师生观念
作为英语教师,自身应具备很强的跨文化意识,这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丰富自己的外语文化知识,对跨文化交际和比较文化差异有深刻的造诣,不能只限于熟知所教的课本,应大量涉猎课本以外的知识,以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能力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应帮助学生转变对外语学习固有的概念,让他们把外语作为一种文化去学习和领悟,而并非简单的字、词、句的堆砌。把学生学习外语的方向从应付考试转变到交际实用上来,让他们时刻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逐渐培养他们对跨文化意识的敏锐性,使他们认识到,交际绝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而已。
(2)调整课程设置
大学的外语课程设置,除了开设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概况等课程,系统地传授知识文化外,还应增设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并且大学教师应带领学生适当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搜集大量例证,作系统的文化对比,并将这些学科和我国的实际结合,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3)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多年来,我们大学英语课堂形式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在老师一本书、一支笔的引领下,学生刻板而被动地学习。课堂的中心是教师,学生只是默默的听众,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考虑问题,作出简单的判断。这种死板的教学形式约束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变得思想呆板、懒于创新,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培养目的,就必须把课堂的中心由教师转换成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课堂形式更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课堂讨论是学生的实践环节,教师的引导与协调十分重要。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要对课文内容有关的事情和资料进行大量的收集和整理。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准备一桶水。热烈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听说能力,增加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且活跃课堂气氛。
(4)贯穿课堂讲解
这是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给学生讲解语言意义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容以及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讲解需与学生的英语发展水平相一致,对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用英语讲,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始主要用母语讲,逐步加大英语讲授比重。
(5)使用原版教材
使用一些较为系统的与英美文化密切相关的原版教材,原版报刊杂志,特别是一些音像材料,如:《读者》(Reader’s Digest),《泰唔士报》(Times),《听力入门》(Step by step),《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捷进英语》(Direct English)等烩炙人口的英文教材,配合多种英文原版电影、DVD等,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场合,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感性认识。
(6)举办文化知识讲座
在学习了一定的文化内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开展一些较为系统的文化背景知识讲座,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文化规则及其文化内涵,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文化知识讲座,使学生们学习外语的兴趣更浓厚,理解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7)进行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目的语文化的角色,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运用目的语的文化规则。如:“见面寒暄谈论天气”,“A lovely day,isn’t it ?”;使用有别于汉语的询问或寒暄语,如“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How is everything going?”等。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要尽量创设和利用真实情景,如:一组学生去进行社会实践,学生扮演记者去采访他们,询问“What’s your name?”“Which school are you from?”“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doing for?等。又如见到某学生打扮得很漂亮,使用恭维语“You look beautiful in your dress ”,引导学生回答“Thank you.”而不是“No,no,not at all”或“Don’t joke.”等类似语言,这样既练习了语言形式,又使得学生身临其境,一举两得。
(8)鼓励阅读与讨论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有关英美概况、英美文化、习俗等内容的书籍,通过阅读自己找出两种文化的异同,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运用目的语文化进行交际的能力。如谈到西方的教育问题时,先让学生阅读英美概况中英美教育的内容,在学生们对英美国家的教育状况、教育体制及学校设置有了大致概念后,再分组进行教育问题的讨论,并且与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对比,讨论“高考现象”在中西国家的异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9)课内外反复练习
除了进行交际文化知识的讲授外,还应该让学生在此基础反复的练习。因为文化是呈现自然的,本族对民族的文化往往习而不察。这种文化已根植于它们的潜意识中,因此在学习外语时,人们往往难以摆脱母语文化的干扰。所以,在使学生熟悉、了解英美文化并意识到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可以让学习编写对话,或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设想自己的角色,设想自己充当的角色应该说什么话、谈什么事以及怎么说,从而习得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
(10)创造语言实践机会
给学生创造运用外语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实践的机会。与本校外教多交谈;与来华英美友人亲身进行交流、交际;寻找做向导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外语介绍中国文化,从而道出中西方文化差异;校内或班内模拟多种真实场景,如:汽车站、公园、求职会、晚会等;开展各种各样的交际实践。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三、结语
我们深知,语言不是真空的,它常常地扎根于人们的文化中,并反映该文化社团的全部信仰和感情。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息息相关。中国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时,如果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理解。在阅读与文化紧密相联的文学作品时,由于没有适当相关的背景知识,常用本族文化知识去理解,往往无法找出上下文的关系,体会不到文章的内涵,阻碍他们的正确理解,更无法做出正确的推论、判断和预测。因此,除了具备较强的语感,学生必须同时具备较强的文化感,充分了解本民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异同,才能真正学好外语,作到应用自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而且还要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交际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0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