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英
[摘要]:从设问引疑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借助事例导入法、悬念故事导入法、化学魔术导入法、谜语导入六个方面,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化学 新课导入 导入方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事实证明,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起着新旧课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能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设问引疑导入法
心理学认为,读书需要思维,思维始于问题,智力发展也是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学过程又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导向。用设问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如在讲“分子”这节课时,我先演示蜜蜂从很远的地方,奔向花丛去采蜜的拉动片。针对投影片我设疑,蜜蜂为什么从很远的地方奔向花丛呢?带着这一问题导入新课,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思维异常活跃。
二、温故知新导入法
在教学中,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以旧拓新,温故知新,使导语的内容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结合,揭示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旧知识通过新授加以扩展和深化。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交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可以先复习《制取氧气》,使学生明确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再如,在《碱的通性》一节开始,提问酸具有哪些通性?酸为什么具有通性?自然地过渡到见碱的通性。以复习旧知识为桥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该方法,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又降低了本节的难度,顺利地导入新课。
三、借助事例导入法
认识总是人们从生活中得到的,和旧的经验相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触类旁通的功效。例如,讲《中和反应》时,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人患胃酸时吃几片氢氧化铝或小苏打片即可治愈。这是为什么?夏季不小心被蜂蛰一下涂些稀氨水可治痛治痒又怎么解释?这是用学生日常生活中了解的,但又不能完全回答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引入新课。
四、悬念故事导入法
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达到寓教于趣之效。例如,我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在阿尔卑斯山脉有一个奇怪的溶洞,一个名叫“波曼尔”的探险家牵着狗进入洞内,狗很快晕倒甚至死亡,而人安然无恙。当地人把这个洞叫做“屠狗洞”。探险家为此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进行探究:“为什么狗进屠狗洞会窒息而死,而人没事呢?波曼尔拿着火把再次进洞察看,只看见许多的钟乳石和石笋,里面比较潮湿。除此之外,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波曼尔把火把接近地面,火焰渐渐变小,最后熄灭。在里面呆时间较长以后,波曼尔也感觉有点闷。波曼尔用几个较软的塑料瓶收集了几瓶洞中靠近地面的气体,给其中一瓶灌了半瓶水,盖上瓶盖摇了摇,瓶子马上瘪了;给另一瓶注入了澄清的石灰水,轻轻一摇,马上变浑浊了。他恍然大悟。”这样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之中增添浓厚的兴趣,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五、化学魔术导入法
用化学魔术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把新课推向高潮。比如,我在讲《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时,通过表演“魔棒点灯”“白纸显红字”“磨刀变红”等魔术,让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化学课“一见钟情”。通过魔术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六、谜语导入
学生对猜谜语兴趣很浓,有些知识可以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空气》一节时,教师请同学们来猜一个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无它活不久;还有在复习《碳和碳氧化物》时,将本单元重点知识以谜语形式呈现,学生兴趣盎然,头脑中产生了问号,迫不及待要解开迷团,从而促使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当然,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作为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1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