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晓溪

   [摘要]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是语文综合知识能力的展现,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笔者结合20余年语文教学经验,在观念、方法上探讨科学化的作文教学,从夯实学生阅读基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转变作文评改方式和点燃学生写作热情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理想回归。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创新 评改
  
  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对事物的思索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要想学会写作文,先要学会做人”,这是中学作文教学承担的重要使命。初中是中学的初级阶段,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时期。初中生往往追求独立的个性,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
  因此,初中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思维领域狭小,思维能力欠缺,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以至于作文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少写出具有创新意识、健康个性和鲜明特色的作文。问题的结症是我们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命题、提示。由于长期以来所造成的依耐心理,使学生淡化了独立意识,习惯于在教师圈定的思路模式和规定内进行思维和写作。
  就初中作文教学中这些令人头疼的问题,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贯穿整个语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阅读积累开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意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因此,我从夯实学生阅读基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转变作文评改方式和点燃学生写作热情4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心得。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能在文中纵横捭阖、旁征博引的,大都得益于博览群书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蕴。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在阅读中,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汉语教学的特点意味着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强语感、领悟语义、积累词汇、熟悉词语搭配习惯。语感强了,学生才会写出语义流畅、表意清晰的作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增加初中生的知识面,扩大视野,进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想切实高效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我们就应把目光投向绚丽广阔的课外阅读世界,引导学生撷英揽萃,不断增强对富含想象的文章的认识,精心揣摩作者联想、想象的技巧,和遣词造句、感悟事物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能力。理解了优秀的作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明白了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运用、段落安排,学生大脑里的语言素材才会丰富,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从而减少文章干瘪无力、无病呻吟的不足。
  为了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
  1.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告诉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切忌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应该仔细揣摩,学习文章中优秀的词汇及句子。还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平时阅读时候看到的优秀片段摘抄下来以备学习。
  2.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素材,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我每天在黑板上摘抄一句名人名言,这既是对学生品德的熏陶,也是写作素材的整理。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书籍和杂志,帮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
  3.引导学生养成背诵的好习惯,相互积极交流读书心得。鼓励学生多多背诵古诗词和摘录的优秀段落,积极开展课外读书活动,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组织学生交流阅读经验和心得,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写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要想写出具有自己的特色,打上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自己健康的感情烙印的优秀作文,非另辟蹊径,独出心裁不可。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这种创新思维。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1.培养学生想象力,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在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想象力。想象的本质是对客观事物的准确把握和精彩表现,是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文需要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力。
  想象是文学的翅膀,写作常借助想象来拓展思路、抒发情感、塑造形象、创造意境,可以说文章的选材、立意、结构、表达都离不开想象力。如果写作中充分运用想象力,有利于拓展思维空间。而目前的初中生作文,大多数只是罗列大而空的情节,只有表示抽象事物的词汇,没有生动鲜明的形象,也没有丰富具体的细节,内容干瘪不充实,文章缺乏深度,语言缺乏活力。
  我觉得培养学生想象力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二是在作文课堂上训练。日常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源。在课余,我们应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接触自然;去观察山川、草木虫鱼;去体验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教育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勤于思考。
  课堂上训练,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可以采用假设作文、扩写、改写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看了一部电影或一篇小说,根据其中提供的人物性格和故事内在的逻辑作进一步的延伸。如学生学完了《孔乙己》一文,可以续写“孔乙己之死”,等等。
  2.指导学生把握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在写作指导上不要给学生限定太多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说真话,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条条大路通罗马。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3.组织活动,观察社会。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句话给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很多启示,要让学生去接触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去观察大自然,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水平;还要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接触实际,接触社会,领略自然,了解日新月异的祖国建设,能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
  同样,作文教学也不仅仅拘泥于课堂。我利用每一次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把作文的大课堂搬到了社会的大舞台上。源于生活的作文才会是好作文,为了充实学生的生活,我组织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登山、参加公益劳动、组织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见识,得到了锻炼,有了全新的收获和真切的感受之后,他们也就自然有了写作的需要与渴望。
  三、作文评改方法多样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对教师来说无疑像愚公移山,看完作文之后精疲力竭,但收效甚微。有的学生甚至连评语看也不看就塞入书包。学生似乎往往只关心自己作文的分数,对老师的评改和批语却无动于衷。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针对这一现状,我觉得作文教学的评改方式亟需打破常规,改革创新。

  评改其实是初中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写了作文要适时对作文进行点评。我认为,作文点评要采取多样化,避免单一化、片面化。我始终觉得,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作文评改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改,在参与中领悟写作、提升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是教师精改、略改和学生自评、互改相结合。
  1.教师修改。教师修改分为细改和略改两种方法。细改不是就某个明确的目标集中笔墨,而要一应俱全,包括错字别字、标点符号、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等。细改之后,学生能充分地认识到作文的优缺点,在下次作文中期待有所进步。但是对学生作文逐一修改,教师的精力有限,无形之中也会使学生懒惰,因此,我觉得,教师略改和学生自评互改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妥当。略改的重点放在作文的构思、谋篇布局,找出优秀作文作为评讲的代表。
  2.学生自评互改。学生参与评改作文,实际上是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延伸,以评者的身份冷静审视别人或者自己的作品,发现优劣,感悟成败,这种方法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更容易体会写作的技能。学生互改作文最大好处是可以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把自己的文章与同学的相互比较,别人的优点就会为己所用,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不论以何种方式批改作文,教师都要参与其中,做出画龙点睛的点评。
  四、点燃学生写作热情
  初中作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我觉得,赞扬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对学生的表扬多于批评。作文教学也一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给学生适度的赞扬可以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增强对写作的自信,激起学生对作文的热情。赞扬可以口头表扬,更多的是在作文中加注批语表扬。凡是有可赞扬的地方,教师都应该加注批语表扬,赞扬是作文教学中的动力。
  另一个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方法是利用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作文,举办“趣味作文比赛”,评选“每月最佳作文”等活动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大作文比赛,积极投稿。
  作文教学,只要教师开动脑筋,努力探索,善于钻研,不墨守成规,力求方法、方式的多样化,力求教学方式的新颖性,力求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发挥,使阅读积累、创新思维、评改方式、激励热情四位一体,在积极的实践中,一定会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作文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万春.新课标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改革[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S1):34-35.
  [2]黄汉明.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S1):65.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5.
  [4]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3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