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沟通――促进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重构家庭和谐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在高校的比例逐渐增多,形成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他们在认识父母与自己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无法和谐相处。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家庭价值观,从误解中走出来,通过有效沟通,重构和谐的家庭关系。
  [关键词]:90后 留守儿童 大学生 沟通 亲情教育
  2008年开始,全国各地第一批“留守儿童”大学生进入校园。到了2011年以后,这类大学生的比例逐步上升,尤其表现在西部地方学校,形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这些大学生以90后青年人为主,由于长期不与父母住在一起,亲情缺失的程度要比其他家庭要严重得多,导致家庭价值判断上存在矛盾,尤其对于父母与自己的关系认识上理解和不理解相互交替,使双方的关系表现出疏远冷淡或紧张冲突,无法和谐相处。
  一、家庭价值观辨析上的认识产生偏差
  1.成长时期父母的指导作用得不到体现,没有尽教育义务
  “留守儿童”大学生可以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动机,目的是为了家里的经济支撑,为了家人更美好的生活,但从留守生活上,现实上对父母的不理解会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因为随着儿童年纪的增大,就要面对成长的烦恼,如学习的动机,情感的需求,人生的决择等。每当有这些烦恼的时候,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无法直接面对面诉说和解决,父母打工劳碌,也无法提供更多的精力去教育他们。因此,本来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父母指导变得无法体现出他们应有的价值,导致学生开始不再通过这种方式去解决他们的烦恼和不惑,于是开始不再信赖父母,开始逐渐疏远,亲情的稀释变得有最初坚定的理解变得飘渺的怀疑,怀疑自身的存在价值。
  2.父母将弟妹接入城市接收更好的教育,差别对待
  部分这类大学生还有弟弟妹妹,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早期,城市的工作比较不稳定,弟弟妹妹年纪幼小,需要人照顾,往往是由这些学生去照看他们。等到这些学生读大学的时候,父母在城市工作也有一定的时间,生活也有很大的改变,于是决定将他们的弟妹接入城市,让他们接收更好的教育。对于这个决定,这些学生会认为是一种无言的伤害,认为父母对待子女方面存在差别性,甚至想到父母不再爱自己,而仅仅爱弟弟或者妹妹。尽管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父母的决定,毕竟他们和弟弟妹妹长时间生活在一起,手足之情也很深,所以开始的时候是同意甚至是支持父母的做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大家不能经常见面,主要通过电话的联系,尤其是谈到家人在城市生活,就会很自然感觉到父母对弟弟妹妹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表现的很关心,而且在行动上也有实实在在的表示,而对于自己,却没办法真切地感受到这种被照顾和关怀的心情。这种情绪的落差,很容易让这些学生在家庭认识上产生偏差,自我认为城市那一个家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而自己却是一个局外人。
  3.父母的爱变相到金钱补偿,将父母的愧疚理解为理所当然的补偿
  由于常年在外,父母认为自己没有像正常的家庭那样尽到应有的抚养责任,在心理上的确存在对子女的愧疚之情,既然无法陪伴孩子,无法好好照顾他们,唯一能为孩子的事只能是用金钱来弥补,这是父母对待子女的一种充满亲情的行为。但是同一种行为,转换到子女这一方,在理解的程度上就有所不同。父母认为给孩子的钱,是为了满足孩子某些生活需求,即使无法从具体的语言和行为上表达这种关心,但为了让孩子生活更好,尤其物质条件的改善,就是一种爱的表现。而对于子女来说,是比较难理解到这一点的。这些学生会认为父母的确对不起他们,给钱是理所当然的补偿,主要是缓解父母自己的内疚之情,为了让心理“过得好一点”,并非是真正关心自己,父母这种做法是完全的自我行为,他们完全无法从父母的表现中感到亲情所在,甚至有些偏激的学生会认为父母是用金钱“打发”自己。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不珍惜父母物质资助,肆意地浪费,甚至以此期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学生常常会很厌恶父母一听到自己想买什么东西就立刻给钱,根本不问其中原因,但是在父母觉得子女花钱太多时,教育他们要节约用钱,他们又表现地很不耐烦,就会存在一种不希望父母这种金钱补偿的方式,却又离不开这种方式带给自己的物质享受的矛盾心理,最终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加的淡漠,让他们觉得更加的孤独。
  二、重构家庭和谐关系
  家庭价值观辨析上的认识偏差,使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孤寂,冷漠以及猜疑。辅导员在对这些学生做思想工作时,主要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家庭价值观,从误解中走出来,学会换位思考,根本上理解父母,彼此重构和谐的家庭关系。重构关系的关键在于消除误解,最可行的方法就是进行相互之间有效的沟通,彼此达成共识,达到理解的程度,而沟通是需要辅导员科学引导双方,逐步达到最终目的。
  1.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的是桥梁作用,为双方打通一条可行的沟通渠道。充当配角的角色定位必须明确,学生和家长必须是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而非辅导员本身。在家校联系中,会出现一种情况:当家长与学生发生冲突的时候,家长很容易产生一种想法,希望辅导员代替自己来跟学生沟通,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更相信辅导员,这恰是学生最不愿意的事情,他们会认为有问题就不能直接说出来,非要经过别人传达。另一种情况:一些学生只愿意与辅导员诉说,不愿与父母谈心。这时,辅导员更应该是一个能将更多的人,尤其是父母,带入学生内心世界的人,而不应该成为他们唯一可以沟通的人。否则,这将阻碍了学生全面的发展,因为一个人健康的发展,家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辅导员在传递双方信息的时候,就更应该明确自己的辅助作用,目标是使双方能够主动相互沟通。
  2.促使双方寻找沟通的平衡点,达成相互理解
  大多数“留守儿童”大学生的父母受贫困所迫在外打工,经历了太多的艰辛,特别期望孩子能好好读书,不要像他们那样。因此,彼此之间的谈话出现最高频率的词语就是“好好读书”。但是,家长的意愿到了学生这一方,就会感到极为束缚,因为双方在学习内容认识上是有区别的。大学学习除了课堂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对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规划人生等多方面的学习。在大学,学生真正体会到很多次的第一次做决定,以及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这些抉择尤其需要父母,有着丰富社会阅历的人的建议作为重要的参考意见,这恰是学生想与父母进行沟通的最大的动机。在沟通的需求上,双方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辅导员需要辅助两方主动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1)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初期联系主要是介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点,特别强调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目的是让家长清楚了解到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的区别,初步形成意识要改变以前的教育方式,接收将孩子视为成年人的沟通方式。
  (2)其后的家校联系,主要协助家长分析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没有一定数量的直接交往频率,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了解是比较的陌生,甚至还存在着偏见。这个阶段,辅导员可以分类分析家长信息,将有利于消除误解的信息在平时与学生的谈话中无痕迹地渗透。期间,辅导员与学生的谈话要尽量隐蔽教育意图,因为这类大学生猜疑性比较强,本来对父母的态度比较排斥,如果不适度地隐蔽,这些学生很有可能会有形或无形地抵触,由信赖变成不信任,就会影响到以后工作的效果。
  (3)当双方都有意识想主动联系对方时,辅导员可以计划一次双方的电话沟通,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特殊的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或者生日,谈话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平常的,比较轻松的生活聊天。电话沟通后,辅导员要及时收集家长和学生的反馈并加以分析,谈话中双方的共同点在哪里,有争议的方面差距是什么,共同点可以为下一次双方的沟通做好铺垫,差异的地方根据双方的需求进一步调控。

  (4)双方经过一定次数的电话“聊天”后,彼此在熟悉程度有了新的进展,这个阶段,电话联系的内容也就可以尝试以学生目前的学习上的困惑进行沟通。在这个方面,辅导员事先应向家长说明情况,协助家长分析学生困惑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的建议,鼓励家长在与孩子谈话中主动询问。开始的时候,学生一般不愿意提出,这时辅导员要提示家长不能勉强,可以耐心地等待机会。
  (5)当学生愿意向父母倾述学习的困惑并寻求帮助时,辅导员应该建议家长要基于帮助而非是说教的角度,是以平等“朋友”之间的地位给与帮助,而不是强调事情的对错,甚至想改变他们的想法。家长要宽容地理解子女的观点有不成熟的地方,即使知道孩子这样会遭遇很多挫折,还是应将决定权交给孩子,孩子才会真正承担责任,否则,不仅会轻易地将责任推给父母,而且还会打破刚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
  (6)当学生的学习困惑在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两者在对方的世界中已经有了价值的存在,这时,双方的沟通就发生了质的改变,彼此的信任也随着交往的有效性递增。双方谈话涉及的内容也变得多样性,也慢慢适应对方的思维方式,共同点也随之增加,在意见有分歧时也学会了相互的包容,沟通起到了平衡的作用,最终达到共同的理解的目标。
  当有效的沟通起到效果时,学生认为儿时父母没有尽到的教育义务从相互沟通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惑时,误解也就相应的消除。当父母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的大学生涯有了实际意义的存在时,满足了他们目前的需求,他们就能真切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以前认为父母对弟妹的偏爱的想法也会逐渐变淡,尤其当电话沟通促进了面对面的沟通,这种由间接到直接方式的改变,学生更能感受到他们在家庭存在的价值。当亲情的情感作用在学生的心理扎根时,认为父母的金钱补偿目的是弥补“愧疚之情”的误解也会迎刃而解,双方都没有感情上的“负债”,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信任和理解,重新构建出和谐的家庭关系。
  参考文献:
  [1]房海鹏.控制论视野下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初探[EB/OL].
  [2]徐建材,邓远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3-126.
  [3]李丽.浅淡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艺术[J].教育观察,2010,(8):18.
  [4]马其南.论高校与学生家庭沟通机制的建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1-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7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