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绩效技术的企业培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秀华 何克抗 马 宁

  一、绩效技术
  
  人类绩效技术是一种“操作方式,它通过确定绩效差距,设计有效益和效率的干预措施,获得所期望的人员绩效”。绩效技术是一套结构化的应用性的方法和程序,它强调系统性,它包括三个方面:“人类”、“绩效”、“技术”。“人类”是组成一个组织的个人与团体,“绩效”是活动与可测量的结果,“技术”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的、整体的方法。由此可见,绩效是人类绩效技术的核心与标准。下面我们就简要分析一下有关绩效的研究。
  绩效是指人们行为的产出或结果,它包含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的内容,行为是达到结果的条件之一。绩效是个多维度的概念,Borman and Motowidlo(1993)把绩效划分为任务绩效(task performance)和关系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任务绩效是指员工完成公司规定任务的情况,也就是员工的工作结果;关系绩效是是指一种心理和社会关系的人际和意志行为,是一种有助于完成组织工作的活动。Motowidlo&Schmit(1999)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进行了区分:(1)任务绩效因不同职务而变化,而关系绩效在不同职务之间是稳定和类似的; (2)认知能力和技能能够更有效的预测任务绩效,人格变量以及动机则对预测关系绩效更关键;(3)任务绩效更加具有描述性,其因素更多地渗透在组织所规定的角色行为里,反之,关系绩效更加自由,而且游离于角色之外。同时关系绩效自身也是多维度的,2000年,Coleman和Borman应用因素分析等方法对以往研究中提出的27种关系绩效行为整合,提出一个三维模型:人际关系的公民绩效、组织公民绩效、工作一作业责任感。Plamondon(2000)提出了“适应性绩效(adaptive performance)”这样一个新的绩效概念。并且指出适应性绩效的八个维度。
  按照绩效技术的系统论的观点,企业培训中的培训、激励和组织设计等都可以作为绩效系统中的组成部分,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将其培训部门的功能扩展开来,将绩效技术纳入其中。对一个企业来说,通过绩效分析确定目前所实现的绩效状态与期望的绩效状态之间的差距,当绩效差距是由于缺乏知识、技能和情感时,培训就成为最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培训开发员工的胜任力以满足公司未来绩效的需求。绩效差距导致企业培训的需求,提高绩效是企业培训追求的目标。绩效作为企业培训的目标和方向贯穿着整个培训始终。在企业培训中的学习是人们为了强化绩效而获取新技能和知识的过程,它把员工的学习与理想的绩效有效的联系起来。
  
  二、学习与绩效的整合的必要性
  
  培训作为提高员工绩效的一种干预措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培训却无法有效地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许多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美国企业每年在正式或非正式培训上花费1000亿美金,而这些培训能够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尚不及10%(Smith-Jentsch等,2001)。Detterman(1993)的报道显示90%的培训没有迁移到工作中;分析这些现状,发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培训发生在企业的实际情境之外,没有与具体的绩效情境结合起来,所以导致培训的迁移的失败。同时,培训中忽略了团队绩效的开发,只注重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没有从公司的整体的角度出发,把个人的学习融入到团队中。
  同时,我们对国内某保险公司和某乐器制造公司的培训学员进行了调研问卷,结果表明,有70%的员工承认团队的目标、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以及团队的凝聚力等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同时73%的员工认为,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只是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的传授,没有根据具体的企业状况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在培训中很少从团队的整体角度进行培训。由此可见,企业培训中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习与绩效进行整合。目前有关学习与绩效整合的研究,国外相对国内要丰富一些,但是国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习性的组织中,针对培训中的学习与绩效的整合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的研究都偏向于军事单位,有关企业培训中学习与绩效的整合问题,很少有比较全面的研究。国内有关企业培训中的学习与绩效整合的研究相对要少很多,目前还只是一些理论上的初探。
  学习与绩效的整合是企业培训发展的趋势。学习与绩效的整合,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根据团队工作需要的胜任力和员工个人任务工作的胜任力,因地制宜地进行学习,把握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同时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创设学习环境,选择学习资源,进一步降低了学习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效率性。同时,在培训的学习中,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工作中的绩效目标联系起来,通过学习内容,强化自身的职责知识、技能和信息,适应具体的工作需要;另外,在学习中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由于复杂多变的企业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绩效的干扰因素,学习与绩效的整合过程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在企业的培训中做到学习与绩效的整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三、基于适应性绩效创设学习情境
  
  知识是在一定工作情形中存在的(situated),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它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context)和文化(culture)的产物。
  学习的需求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在企业中,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员工实际的工作中的问题都是发生在具体情境中的结构不良问题,即没有明确的已知、未知,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因此,员工的学习不是解决结构良好问题的非情境化学习而是解决具体情境中的结构不良问题的情境化学习。对于以绩效为目的的结构不良问题的学习必须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这种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职业实践的情境脉络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模拟实践的需求。也就是说企业培训的学习必须提供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的机会。在以提高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甚至是组织结果为目标的企业培训中,如何创设真实的或接近于真实的,具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被看成是学习与绩效整合的关键所在。
  要想达到学习与绩效的完整整合,培训必须置于具体的绩效情景中(performance context),这是情境学习必要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很难预见实际的绩效情境中所有的特性,另外,考虑到高度情境性的培训也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根据工作任务的相关特性来模拟培训环境,这里我们根据任务的适应性绩效来创设学习情境。适应性绩效同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一起,共同形成了绩效的三个维度。适应性绩效一般是指为了满足物理环境、事件和新的情境的要求,必须具有的行为。把学习者置身于适应性绩效创建的情

境中,不仅能提高知识的迁移,而且通过在相似的情境中获得的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适应性绩效的能力。Elaine提供了定义和诊断一个给定的工作的适应性绩效的框架JAI(Job adaptability Inventory),这有力地推动了学习情境的开发,加强了学习与绩效的整合。
  
  四、企业培训的学习过程
  
  学习与绩效的整合过程实际上就是内隐知识外显化的过程,也就是将个人的知识和观念应用到提高个人绩效和组织目标的活动中。通过与国内某保险公司培训部的合作,我们总结出基于情境学习的企业培训,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学习的非职务化、学习的职务化和学习的组织化,并总结出企业培训中学习与绩效整合的模型,见图-1。
  
  (一)学习的非职务化
  在第一个阶段学生根据工作的需求,学习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测验中只要求他们将所学的东西按原样再现出来(如背诵、填空、简单的练习题等),这里所涉及的主要是非情境化的、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
  在这个学习阶段,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由于培训中学生的教育程度、社会和专业背景、心理认知特性以及工作任务的不同,不可能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统一的教学策略。根据成人学习理论,培训中的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组织性、方向性和责任感,所以自主学习更加适合基础的知识和概念的学习。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学情境中有目的性、有意识地设计和建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二)学习的职务化
  在知识的职务化阶段,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联系,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工作情境中。根据学生工作的任务绩效对知识和胜任力进行情境化。这时,概念的复杂性以及实例间的差异性都显而易见,因而大量涉及到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
  在知识非职务化阶段和学习的职务化阶段主要实现人与职务的相结合,实现学习向任务绩效的转化。在这个学习阶段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者可以形成对知识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掌握任务工作知识(task work knowledge),提高学习者的自我功效和自我调节能力,实现个人的知识与自身职务的相结合。
  
  (三)学习的组织化
  在第三个阶段主要强调个人绩效向组织绩效的转化。传统的培训多是基于个人层次的学习,较为注重个人绩效的提升,但是个人绩效的简单叠加并不意味着组织绩效的提升。在这个学习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互动增强团队的内聚力,提高团队功效和团队的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情境意识,掌握团队工作知识(teamworkknowledge),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经营战略之间的协同,达到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和发展。
  在这个学习阶段主要采用协作式学习的方式,通过模拟和游戏等方式建构基于真实情境基础上的团队合作,学生之间共享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关注,明确组织的现状和组织的绩效,以确保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的一致性,在学生个人的任务工作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实现团队绩效的关键技能和行为,实现个人学习向组织层次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关系绩效。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职务奉献精神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此外,协作学习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提高了工作空间意识(workforceawareness),对团队绩效和关系绩效都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起着调节和监控的作用。绩效是学习的目标,学生的学习紧紧围绕着绩效而展开,绩效目标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同时,根据影响绩效的各个因素以及工作职责和工作情境,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和自身所需的知识技能,建构个性化的学习;在协作学习中,根据实际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帮助学生掌握情境,在已知的团队结构和团队目标的基础上建构协作化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与绩效的整合。
  
  五、企业培训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绩效的理论和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学习的认识,培训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绩效的因素大大地促进培训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促进了学习与绩效的整合。但是,在学习与绩效的研究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培训的评估。企业培训的评估应该以企业绩效为标准。评估的公证性,及时性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情绪和团队的士气以及培训的投资预算。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基于绩效的评估体系对于一个培训的开发至关重要。如何确定企业及员工的绩效水平的提升,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等问题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教学设计者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在培训中应该加强关系绩效的研究。传统的绩效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学员的任务绩效的提高,任务绩效的提升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关系绩效的提高。关系绩效不是直接的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是构成组织的社会、心理背景的行为,包括自愿的行为、组织公民行为、亲组织行为、组织奉献精神以及与特定任务无关的绩效行为,如自愿承担额外的工作,帮助同事等,它能够促进组织内的沟通,对社会沟通起润滑作用,降低紧张的情绪反应,可以促进任务绩效,从而捉高整个组织的有效性。
  关系绩效强调人际技能和与他人制造良好的工作关系以及帮助他人有效地完成任务的动机,关系绩效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以工作技能为基础的培训内容,它要求培训能够鼓励工作情境中的关系绩效。培训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与团队培训相关的事项,其中一个就是关系绩效的内容应该增加,就像Wemer和Jon所提出的,他们的工作怎样与更宏大的组织规划相适合,以及在他们的立场上,自觉行动如何能帮助其他成员更有效的完成工作等等,关系绩效强烈地影响着任务绩效。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李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5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