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生态课堂 体验生命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平健

  课堂是什么?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活力的主要场域。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就应该是以促进师生生命发展为本的课堂。因此,构建生态课堂,体验生命活力,是新课程改革中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真诚对话――生态课堂的基石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学习者以其特有的经验与方式对学习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并赋予独特意义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营造以支持学生的学习为宗旨的课堂环境,与学生展开深度对话,进而使师生在对话过程中共识、共享、共进。这样的教学才会涌动生命的灵性,生成一种动态的美丽。
  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师生围绕寻找圆心展开了对话。师问:“这张圆形纸片的圆心没有标出来,我们怎么找到它?”学生想到了通过两次对折找交叉点的方法教师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学生用什么方法找圆心。有学生想到用尺子在圆内画两条最长的线段找相交点。师顺势提问:“怎样找最长的线段呢?”学生回答,把尺子的O刻度对准圆上一点,另一端在圆上移动,最长的一条线段就是直径。师追问:“找到了一条直径,还要找第二条吗?”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师又问:“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一条直径的什么?”生恍然大悟,明白了只要找到这条直径的中点就行了。教师正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时,一名学生举手说,他想到了另一种找圆心的方法。他的方法是在圆的四周紧紧同一个正方形,再找到四条边的中点,连起来。相交的点就是圆心所完了他的发言,有学生说,还可以在正方形内画两条对角线,对角线的交点就是圆心,师追问:“只画一条对角线行吗?”有了前面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想到,一条对角线的中点就是圆心。师生之间的真诚对话,既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化,也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也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二、互动生成――生态课堂的核心
  
  生态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在互动生成的课堂上,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生命中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圆锥后进行交流,有学生说:“圆锥有无数条高,并且都相等。”面对学生的错误发现,教师没有马上作答,而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辨析。首先让该学生指指、量量圆锥的高。当他从顶点沿着侧面指到底面圆周上时,立刻有学生反驳:“高应该和底面垂直,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所以只有一条。”在辨析中,大家都明确了圆锥高的含义,并知道圆锥的高只有一条。在此基础上,教师乘势追问:“怎样来测量圆锥的高?”一石击起千层浪。一个学生拿起空心圆锥说:“只要在上面蒙一张纸,找到底面圆心,用一根铁丝直直地穿进去直到顶点,这段铁丝的长度就是圆锥的高。”“那这个实心的圆锥,难道要在它的底面钻个孔去测量?”“把它靠在墙边,用体育课上测量身高的方法量。”……学生相互补充着。学生之间相互倾听、交流,合作互助,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地产生!
  
  三、人文关怀――生态课堂的真谛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下,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以及学生和老师共同活动的生命历程。这一历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体,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多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在尊重学生的同时,适时向学生倾注自己的爱。每一个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都会使学生受到一种爱的鼓舞,得到一次情感的体验。
  例如,一次公开教学中,教师指名一生板演(6.7-1.69÷1.3)×40。该生的计算速度太慢,而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全班极大多数学生已完成计算,担心教学任务完不成,于是要求另一名学生同时板演。第一个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嘲笑声中完成了计算。显然,教师认为下面的教学过程是否能完成要比关注孩子的自尊心重要得多,不然的话,他不会让另一名学生上来板演。教师认为这位学生的计算会拖延太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然而是否意味着就应该以牺牲这位学生的自尊心为代价呢?如果教师能在旁边稍加点拨并鼓励:“是啊,这位同学计算得真仔细!”这样既是对这位学生的表扬,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是对其他学生的激励,更使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在生态课堂里,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真诚对话、富有教育机智、充满教育智慧的人。学生在这里快乐地学习,幸福、健康地成长,体验生命活力。这便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8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