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探究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 江
在现代语文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以其丰富的视听内容,开阔的资源视野,以及灵活多变的展现方式,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欢迎。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为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打开了方便之门,是教学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与此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教学环境,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它的诸多优势是毋庸置疑的,目是人所周知的。然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探讨,那就是不管什么内容,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是否好用,统统都装进电脑,汇入课件,并在课堂上层层展示出来。也许有人以为多媒体是个宝,全靠它来见成效。我认为,这样的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以课件为中心。整堂课几乎是在观看和应用课件的过程中完成的,课件显示什么,学生就做什么,把课件的展示应用视为制胜的法宝,因而忽视了对课文本身的关注、研读和赏析。
2、以教师为中心。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如有关作者的文字性资料,学生可以查到的,能让学生讲的就不必用字幕打出来,也不必让学生念出来,而应该是“介绍作者”。还有“问题”的提出也是老师设计好的。这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至于学生真正想知道什么,则没人关注,学生只须跟着老师走即可。即使有讨论,其结果如何,答案正确与否,一看银幕上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便知。如此课件教学,既经济又准确,省时省力,多好,省得学生答题绕来绕去说不到点上,但这却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
3、以设计为中心。课件中问题的设计可以是有序的,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却不一定都是按照老师的设计进行的,这时老师容易被自己所设计的“程序”捆住了手脚,陷入被动的境地。如我在教《老王》一课时,也从网上下载了课件,且经过修改已删掉了大量的文字性的内容分析。但有一个环节还是舍不得去掉,即关于老王的身份、性格、处境,我认为很有用,也很简洁,可以在一张幻灯片上展示出来。本来应按上下顺序依次给出答案,可学生讨论后在课堂交流时,并没有按照我设计的顺序回答,且答案也没有课件上的准确简洁,这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汗颜,学生也无所适从,课堂处于凝滞状态。由此可见,课件上的答案虽是准确无疑的,但那是老师经过反复锤炼的,并不是学生的。学生的回答虽然不够准确,也显得单纯幼稚,但却鲜活生动,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如果总以老师给出的答案为标准,是否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肯定学生的回答,那课件上的“标准”答案显得就没有必要了。虽然以上两者并无多大差异,只是表述不同而已,但就此取舍的选择,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观。
据此,我认为,在应用语文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中,应注意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注重资料性原则。使用多媒体课件应以向学生介绍与课文密切相关的资料性的文字、图片、声音等为主。如制作《伟大的悲剧》课件,我使用了有关南极大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真正的英雄》课件,我选择了“挑战者号”发射升空及空中爆炸解体时的图片和当日新闻报道资料。
二是注重简洁性原则。即使是文字性的资料,也不宜过多和繁琐。课件的形式也不应有太多的变化,结构复杂的尤其不可取。如《我在教做官》一课时,下载了大量的故宫图片资料,经过筛选仅用了2l幅图片,加上配乐,集中展示了故宫的地理位置、整体布局、三大宫殿的形态和局部特征等,使学生对故宫有了一个基本的全貌的了解。上《说屏》一课时,只用了19幅形式各异的屏风图片,然后根据材料、样式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分类,做成课件并加上配乐后展示给学生欣赏,以增强学生对屏风这种家具的感性认识和了解。《苏州园林》时,也仅用了15幅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以上这些课文图片资料丰富,易于直观性教学,给学生的印象较深刻。
三是注重客观性原则。应尽可能地呈现客观性的视听声像资料,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的主观性的所谓问题设置及标准答案,或对课文的分析及过程、步骤、程序等。如教《三三峡》时,我只用了三峡的地图、照片和一段视频资料,没有任何个人主观性分析内容。又如在教《钱塘江大潮》和《中国石拱桥》时,也基本上是仅用图片和少量的文字不多做评述。
总之,这是一个如何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观念问题,而非技术问题。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代替者,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分析理解强加给学生。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只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加深印象,而教学的重心,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关注文本上,多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感悟作品的内涵,而不应把注意力过多地停留在屏幕上。所以,那种不加选择不管适用与否,都装进课件展示给学生的做法实不可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9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