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阅读点染学生的生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云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祖先早就形象凝练地道出了关于阅读的要义――我想无论如何,在教书先生的学堂是破不了万卷书的,唯有在学堂外也即今天的课堂外才有可能去读成千上万卷的书,也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然而我们丢掉了优秀的传统,走进了讲课文讲作文“唯讲是上”的死胡同,在“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具体看来,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贫乏。“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先生的这段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闭塞中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抑制了学习的兴趣。
  另外,忽略课外阅读致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大多患有“贫血症”,从而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同样的答案,作文中总是同样的思路同样的材料,甚至是同样的假话、空话和套话,殊不知这一恶果的酿造正是我们自身的失误。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多读”“广博”正是课外阅读所承载的任务,要治愈语文的致命伤“贫乏”,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
  基于在语文大讨论中的反思,基于对语文高考命题原则“知识点在课内,题在课外”的理解,更基于我校学生现状,为适应现阶段读书要求,我们以抓好课外阅读作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我校尝试的方法和探究的途径可概括为课外阅读“五个一工程”。
  (一)喜爱一本杂志。推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人文性较强、国内知名度和发行量大的一种杂志为日常读物,并开展读评演讲活动,学期结束将演讲稿由学生自行设计、编辑、打印、装订结集为作品集。
  (二)欣赏一个作家。买或借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潜心阅读,学校每学年拿出不少于2000元,购买名著,作为奖品发给学生。语文老师辅导,加深对作家的感情,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三)辑录一本《作品精选》。每周选择抄写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给予点评,并写出喜欢的理由。文体不限,每篇不少于1000字。
  (四)推荐一篇好文章。每周轮流由一名同学给全班推荐一篇自己欣赏的好文章,要求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印发给全班阅读,每篇不少于100字,文体不限。
  (五)做一系列专题对比阅读。借各种报刊的栏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阅读。每个专题各由3篇同一话题不同角度的文章组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适于对比。
  阅读“五个一工程”的尝试实验取得了五大成果。
  一.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之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在学生中读《读者》成为学生学习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据班主任反映,在学习之余学生借读《读者》做调节的为最多。在调查中有50%的同学能期期必买必读,有90.2%的同学读完每期一半以上的文章。还有不少同学课桌上同时有几份杂志,阅读兴趣高涨,阅读蔚然成风。更令人欣喜的是在选抄佳作时,有许多学生一次抄3页以上甚至5页,经过三年的培养,已基本养成了经常阅读的习惯,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完成了阅读积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语感能力。阅读“五个一工程”一年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总量达到了近200万字,有60%的同学阅读总量达到了150万字以上,有30%的同学达到100万字以上。面对如此大量的阅读要求持赞成态度的同学高达97.2%,认为量有些大的只有2.8%,不赞成的为0。有85%的同学认为阅读开阔了视野;有57.7%的同学认为增强了对文章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是培养语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有62%的同学认为提高了分析和鉴赏的能力。“五个一工程”阅读中“读读――说说――抄抄――背背――写写――讲讲”的方式方法也切合了时下被语文界认同的语感培养模式。
  三.顺应了教育改革,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讲析”为主要特征的课堂阅读教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就是把学生当成纯粹的“听客”或“看客”,消磨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个一工程”阅读给予学生极大的主动性,课外阅读的性质就决定了学生本身是阅读的主人,老师即使“欲讲不休”也只能是“鞭长莫及”。无论是“喜欢一份杂志”“欣赏一个作家”,还是评《读者》演讲,推荐文章和选抄文章,都突出一个“自己”,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以学生自己“最喜欢”和“最欣赏”为标准,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决不替代学生,老师只做一个组织者和参谋者。即使是“专题对比阅读”,也是以学生阅读、交流、讨论为主。自主性不但使学生有了做学习的主人的强烈优越感,也为语文学习带来了极大的空间。令人惊讶的是曾经不喜欢的鲁迅成为学生的最爱,钱钟书、沈从文、托尔斯泰、余秋雨也成了学生经常谈论的作家。原先在自习课看不到学语文的状况极大地改变为人人都在学语文,致使其他学科羡慕不已。而当初三的课外辅导课在学科安排上有冲突时,学生总是以最快最急切的声音呼唤语文课。在多次问卷调查中,语文课总是我所任教班最受欢迎的课。
  四.提升了人生境界,强化了人文精神,真善美广植人心。“人文精神”的失落是语文失去魅力的根本原因。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以人性、人道、善良、美好为基本标尺的《读者》作为国内最具人性、最具温情的杂志,被读者喻为“温暖灵魂的阳光”。余秋雨先生这样评价《读者》:“它的大多数篇目,只是挖掘出了许多普通人蕴藏在心底的点滴美好;这些美好并不壮丽却纯净得不羼杂质,因此可以一篇篇、一期期地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精神天地;执掌这个天地的主角不是悲剧英雄,凌世超人或深思智者,而是平民百姓;平民百姓不再是呻吟者、诉苦人或抗击者,而是心灵光亮的点燃者。”难怪学生中有80%把《读者》选为自己最喜欢的一份杂志,人文精神的光芒使它散发出了恒久的迷人魅力。学生喜欢的作家鲁迅、沈从文、钱钟书、朱自清、巴金、托尔斯泰、哈代、莎士比亚……无不是人性的化身。专题阅读所选的文章也都与文化与人生相关,学生推荐的文章大多也是向真向善向美。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得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获得良好的效果,从几年的实践体会来看,以下问题至关重要。
  第一,激发兴趣是前提,养成习惯是最终目标。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使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中学生年龄增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渴望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要求探讨人生的价值;他们课业繁重,开始人生的烦闷,想要寻求解脱,愉悦自我心情,调整生活节律;他们还想提高修养,涵养气质。这些精神需求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因素。还有更直接的外在功利因素是阅读的积累,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成绩。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积累是首要任务。实现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一是量要多,曾有学者将语文教学的问题归纳为“三少一多”,其中一少就是阅读量少。二是范围要广,阅读视野要开阔。三是要坚持长期性。课外阅读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是一点一滴积累所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也吃不成胖子。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间的边角料时间或休息日来阅读。语文阅读还要积极与其他课争抢学生的时间领地,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主动让时间给数理化和外语。也不能给学生没时间的借口。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时间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就是胜利。
  第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阅读要体现自由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不可逆转的教育改革潮流,教师应充分地相信学生无限的潜能,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体味人生。只有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愉快感和自豪感,并享受探求知识的快乐,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越学越爱学。
  第四,阅读的读物和方式要多样化,切忌单一。课外阅读的读物应允许在统一中求个性,阅读的方式要在稳定中有变化。使学生在多样化中获得丰富,在丰富中拥有厚实,在厚实中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欲望。
  第五,提高品位,突出人文性。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的报刊杂志书籍,尤其要诱导学生与那些人类良知的代表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曹禺、巴金等大师对话,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起他们对人的终极关怀,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通过课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那么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
  
  张云亮,语文教研员,现居江苏徐州。本文编校:左晓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3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