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卜俊玲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并已初见成效。但在一些农村,对课外阅读的组织和指导,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阅读总量太少;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范围狭窄;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家庭支持不够;学校重视不够。
对此,笔者的对策探究如下: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
对于课外阅读的意义,林语堂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阅读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林语堂《大荒集・论读书》),不仅如此,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气质、审美修养和精神世界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专家研究认为,小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可能形成语文能力。虽说现代科技发达了,看电视、上网也能获得很多知识,但作为文本形式的课外阅读,更能引发孩子的思考,培养想象力,它的特殊作用是任何传媒都不可替代的。当前,各国都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问题,我国在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外阅读总量也做了明确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首。在“教学建议”部分,再次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教师,应把课程标准的规定纳入到语文教学目标中整体考虑。
(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变固有的“一桶水”为“不断流淌的小溪”,多读书,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读书应该是一个教师“优秀意识”,没有对书的热忱,没有对书香的沉醉,就没有好的教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首先自己得喜欢读书,把阅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语文教师,应多读些儿童文学、诗歌、小说和近现代历史的有关书籍,以及一些大家、名家写的读书札记和思想随笔,努力提高个人文学素养,提高审美判断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努力把那些最能给孩子们快乐,最能给孩子们情感熏陶和美的情怀的精彩的文学作品及时地介绍给孩子们,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书的海洋。
(三)争取家长配合
有效的课外阅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教师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有时间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去,和孩子一起选择合适的图书。如古诗、儿歌、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支持并鼓励孩子课外阅读,努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
(四)整体规划,科学指导
1.激发兴趣,喜欢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1)课堂激情引领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佳作,篇篇关注人文、人情、人性,是进行阅读指导的精品。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文章,以标准的语言、优美的声音、激情的朗读、全身心地投入,绘声绘色地为学生描绘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讲述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体验,产生阅读的愿望。再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如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小声读、感情读、表演读等,使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真正体验阅读的快乐。
(2)创造条件,故事诱读
许多学生虽说不爱读书,却非常喜欢听故事,特别是那些生动有趣的儿童故事。在我们农村,各班都订有《新少年》、《小学生报》等儿童读物,这些刊物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时代气息很浓,有很强的可读性。由于学生没有阅读兴趣和习惯,这些读物往往倍受冷落,要么挂在墙上,落满灰尘,要么被老师塞进抽屉,无人问津。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引领学生读书。如,可以拿着刚到的《新少年》或《小学生报》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本好书,里面有几个故事非常好听,你们想听吗?”然后给学生阅读。每天坚持10~15分钟。平时,老师可把这些读物挂在教室前面,一有时间就翻看,过一段时间,学生也会拿来翻看。《小学生报》内容多样,故事短,趣味强;《新少年》封面精美,内容丰富,文学性强,很快就会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课外读物。
(3)结合教材拓展阅读
课后拓展。课堂上学了某篇文章,就引导学生课后阅读与之有关的其他作品。如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太阳》,引导学生读《新编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学习《丑小鸭》,引领学生走进《安徒生童话》;有感于《回自己的祖国去》的感人故事,和学生一起捧读《中外名人故事》……
课前搜集。在学习某些文章之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的背景资料。如学习《不懂就问》、《詹天佑》,课前先让学生搜集有关孙中山、詹天佑的像片、生平事迹等材料;再如学习《飞夺泸定桥》、《军魂》,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征》、刘伯承的历史资料,时代背景等,学生在搜集中,既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在交流中体验到阅读的成功与快乐,获得了满足,同时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博览群书,健康阅读
鲁迅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读书。但是,课外读物浩如烟海,鱼目混珠,不健康的书籍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教师还要经常研究学生阅读心理,摸清阅读取向,在尊重学生阅读兴趣、尊重阅读自主性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反映当代学生精神面貌的时代新著。适时开展阅读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澄清模糊认识,提高审美判断能力,远离不健康书籍,多读好书,增强审美意识,培养高尚情操。
3.指导方法,优化阅读
高效率的阅读有三个标志:一是速度快;二是理解力高;三是读后记得牢。为提高阅读效率,就要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有许多,如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选读,即对重点文章精读,普通文章略读,搜集资料用浏览。还有圈点勾画法,寻章摘句法,制作卡片法,撰写心得法,熟读背诵法等。这些读书方法,各有其妙,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读书方法,应由各人习惯而定,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4.培养习惯,终身阅读
如果说兴趣是保证阅读的前提,那么习惯就是保证阅读的关键。好的读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所以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制定阅读计划。教师要根据《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读书计划,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读多少页的书,或写多少页的读书笔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地约束自己,按计划进行阅读。
(2)保证阅读时间。除学校开设阅读课外,要求学生在家每天必须有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低年级每次不少于15分钟,高年级每次不少于30分钟。少留重复性作业,保证阅读时间,节假日更应对学生的阅读书目,阅读数量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以保证有效阅读。
(3)定期督促、检查。家长和老师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经常督促,适时评价,定期检查。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也要经常统计,对能按要求进行阅读,并完成阅读量的同学予以适当的奖励。这样循序渐进,形成习惯,使读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周明星.读书创新与写作创新[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梁 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3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