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桂芬
摘要 针对小学数学的难点,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是学生最常见也最熟悉的场景。因此设计儿童乐意去的场景(游乐场、超市、玩具店、礼品店等等),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笔算》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超市买玩具,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去。
(课件出示一个漂亮的玩具柜台,美妙的音乐吸引大家想看个究竟),玩具店里有汽车(26元)、狗熊(52元)、小房子(7元)、飞机(45元),布娃娃(17元)、小火车(38元)等。接着问:如果允许买两件不同的玩具,你想买哪两件?你要付多少钱?会用算式表示吗?结果孩子们可高兴了,迫不及待地想说出自己买的两件玩具和算式。学生回答后,我请他们先帮一位小朋友(如:26+7)算一算需要付多少钱,再帮另一位小朋友(如:26+17)试着算一算要竹多少钱,最后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一直持续到下课。
二、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采取不同设疑方式,做到设疑、激疑,使课堂气氛跌宕起伏,就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例如,在上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练习课中,我请孩子们自由报几个两位数,并任选一个。有个学生报了“27”。我告诉他们“27”这个数字会变魔术。我边板书边讲明题意:将“27”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得“72”,用大数减小数,把所得差的两个数字再交换位置,又得两个两位数,再求差。于是得出算式:72 27=45,54-45=9,这时我突然停住,请孩子们帮我把“魔术”变下去。像这样的计算反复进行下去,看谁先发现其中的奥秘。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提笔计算。在几分钟的静寂后,教室里沸腾起来,其中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27”可以变魔术,其他数字能变吗?我趁机问:“你们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孩子们二话不说。都拿起笔去寻求其中的奥秘了。学生此时情绪高涨,由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创造操作情境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再加上小学生生活经验不十分丰富,观察事物也不容易全面。这就更需要教师创设操作情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实际操作以下。
如创设摆摆、数数、剪剪、拼拼、画画、做做等情景,促使学生为实现这些操作而开动脑筋,使他们在动中思,动中学,动中激兴,动中获取知识。
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1:13-6=?我就先让学生拿出13根小棒(要求是1捆和3个1根),自己摆一摆,怎样去掉6根小棒。结果有的学生说是先去掉6根小棒。有的学生说是先去掉3个1根,再从1捆里去掉5根,还剩下7根。有的学生说是直接从1捆里去掉6根,还利4根,和5个1根一起也是7根。实际上学生已经得出退位减法的两种方法:(1)13-6=7,(2)13-3-3=7。
四、创设游戏情境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喜爱游戏,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投其所好,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相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成倍增长。如创设摘果子、评选优秀邮递员、开小小运动会、当啄木鸟医生、小狗找家、开锁巧匠、配对游戏、走迷宫等游戏情境,使妙趣横生的数学游戏像磁石吸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五、创设故事情境
故事总是能吸引着孩子们的。孩子爱听故事,各种有关奇闻逸事往往会使他们兴致勃勃地进入课堂的学习。在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中,故事更是起到了点活的作用。
有一次,我出了一道题:小朋友排队做早操,小华的前面有8个人,小华的后面有5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几个人?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列出8+5=13(个)。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将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讲了一个故事:一天,14只鸭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鸭妈妈的带领下过了河,可是到了河对岸,鸭妈妈一数,拍着脑袋说:嗯!怪了。怎么只有13只呢?听到这里,很多小朋友都笑了起来,有的说鸭妈妈真是糊涂,她怎么把自己给忘了。然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检查刚才那道题目。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告诉我应该再加1,因为刚才列式的时候把“小华”给忘了。
此外,学生诵读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竞争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好强心和参与欲望。只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加比赛,并且难度适当,竞争性情境总能使孩子们兴奋、激动、跃跃欲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4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