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教学赏识教育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甜
面对职高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恰如其分的赞赏,是很重要的。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师生感情也容易产生共鸣。
建立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并不是很难的事。只要教师尊重学生,多给学生一点理解,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多冷静,少粗暴,就能做到。尤其是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平时挨的批评多,受到的表扬少,破罐子破摔,自卑心理很重,所以教师尤其要尊重其人格,欣赏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最好是能针对他们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
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发现班里有一部分同学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不急不躁,不恼不怒,总是心平气和的等待和创造机会。
我所带的班里有个男生很聪明,但语文课上精神不振,甘心处于“被冷落的角落”。几堂课下来,我惊喜地发现这个男生记忆力很好,我就故意创造条件让他展示自己的才能。比如,特别点名让他背诵刚学过的诗,甚至故意让他背诵刚读过两遍的课文片段。每次他背完,我都会稍作点评,中肯夸奖,并让全班同学给他热烈掌声。师生的由衷鼓励使他彻底改变了,他上课时不仅能认真听讲,而且能积极发言,全身心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他在作文中说自己“脱胎换骨,从此热爱上了语文”。
还有个学生,起初根本没注意到他,他坐在最后一排。头发很长,一副冷漠的样子。平时上课头都不怎么抬,也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在我心里把他列入了“后进生”的行列。一次上课,我问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当时只有语文课代表一个人举手。我故意用激将法说:“如果我们班的同学都能像课代表那样就好了。”这时我注意到他一下子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然后“刷”地一下举起了手。我心里暗喜,让他回答了问题,并适当地表扬了他。后来我又问了一个问题,他依然举起了手,我故意说:“我们不能老是累着这位同学啊,其他的同学呢?”自此,他竟然神奇般的转变了,成了语文课上的积极分子。语文多次考过第一,作文多次被当作范文读,总成绩在班里也一跃居于前三名,后来参加对口单招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他曾对我说:“老师,就是那次你说的那句话,对我的作用太大了。你虽没有过多的夸奖我,但我听出了弦外之音。”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这就注定了教育是一项充满“人情味”的事业。学生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这就注定教师要付出情感。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鼓励学生,学生才可能亲近教师,而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世界上最辉煌最宏伟的事业就是使人站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平时要多创造机会,多给学生一些赏识,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多自信,少自卑;多精神,少萎靡。在教师面前,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敢于想象,敢于表达,使每个同学都能站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5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