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信息技术 激发阅读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秋英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在《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一课磨课过程中,我对此深有体会。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21世纪人类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类需要保护海洋、保护环境。该如何上好这一课呢?
  我重新打开了课程标准,看到课标如是要求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我有些心动了。原来,与其他文体一样,说明文也可以从人文角度出发,着力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说明性文章,体验认识新事物的愉悦感,激发对科学的热情,提高对说明性文章的阅读兴趣。
  说明文的朗读是一大难点,因为它不容易让学生动情。在第一次上本课时,我发现孩子们虽然能流利地读文字,但未能真正达到感情上的共鸣,根本读不出对海洋、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我一遍又一遍地研读教材后发现,要开启学生的感情大门,就得让他们从文字中建立起形象思维。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动画课件,给孩子们展示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情景:“2004年12月26日,当海啸发生时,海浪以每小时600多公里的速度向岸边涌来,掀起十几米高的巨浪,波涛汹涌,势不可挡。海啸过后,整个城市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一片废墟。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更有许多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丧生……”观看完这个课件后,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课文中“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这一段话。孩子们在惊心动魄的视觉冲击之后,心灵受到了刺激,在强烈的心理震撼之下,再次阅读课文时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对海洋的敬畏之情了。
  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二是关于海洋资源开发的理解。在第一次试教中,孩子们虽然能准确把握文章中的要点,但是海洋资源开发这一话题毕竟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孩子们的想象没有得到拓展,只能照本宣科地朗读课文中的一些段落。于是,我让孩子们利用课外时间搜集关于海洋开发的各类资料,用文字、图片或PPT课件的形式予以呈现。孩子们感觉特别新鲜。第二天上课时,学生有读文字的,有展示图片的,也有到大屏幕前来演示课件的;内容涉及海洋科学考察船、海洋食品,甚至还有先进的海底勘测器、海洋电站等。通过孩子们的展示和解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对课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海洋产生了无限向往。学生放飞想象,纷纷细述自己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班级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连一些平时不太爱表现的孩子,也因为有了视觉印象而侃侃畅谈。正是因为孩子们已经接触到了、看到了海洋开发的相关内容,所以表达时自然就言之有物。这不但激活了课堂,而且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三是孩子们虽然能从课文中明确认识海洋是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却不容易将海洋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在第一次试教快结束时,我让孩子们写一写保护海洋的宣传标语。有孩子却提出:“保护海洋是海边人们要做的事情。我们这儿离海洋那么远,我们能写什么呢?”看来,只有让孩子真切地将海洋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地激起他们保护海洋的意识。针对这一情况,我又想到了多媒体课件,于是在第二次试教时做了这样的改进。
  师:同学们,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我们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再告诉大家。
  (教师指名读。相机板书:保护、珍惜。)
  师:有些同学认为我们小县城离海洋远着呢,保护海洋是沿海居民的事情,和我们的关系不大。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请大家看下面两张图片。
  (出示闽江图。文字说明:美丽的闽江,流入东海。学生齐读。接着出示第二张闽江水系图片。文字说明:宁化翠江,闽江发源地之一。)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两张图片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生:我们家乡的翠江先流入闽江,再从闽江流入海洋。
  师:现在,你还会认为保护海洋和我们山区孩子的生活无关吗?
  生:不是的,海洋原来离我们这么近啊!
  师:非常正确!保护闽江源头,保护翠江,就是保护海洋,让我们这些远离海洋的孩子也行动起来。近年来,我们宁化为保护闽江源头采取了许多环保措施,比如保护森林植被、建污水处理厂、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等等。但是,仅仅有这些措施还是很不够的。只有我们每个宁化人都行动起来,才能真正保护海洋。请你拿起手中的笔,设计一条保护翠江的宣传标语!
  学生思考,动笔。几分钟后,开始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备课之初,我想到本地区正在进行保护闽江源的社会活动,因此,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把山区自然环境与遥远的海洋拉近,激发了学生真正的保护意识。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保护海洋源头就是保护海洋的意识,已经深深地植入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它必将生根发芽,开出行动的花蕾来,因为孩子们真正明白了,从源头上保护海洋,就是在保护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在一次一次的研磨中,我发现本节课好几个细节都是依赖信息技术来达成目标的。感谢多媒体课件,感谢信息技术,它给了我走进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闯过了说明文的朗读难关,意味着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意味着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了,这些都是信息技术给我带来的裨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真好。我尝到了甜头。
  (作者单位:福建宁化县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6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