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英
〔关键词〕 农村中学;探究式教学;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A)―0040―01
一、农村实施探究式教学面临的问题
1. 学生方面
①资料查阅困难重重:来自农村的学生家里大都无法上网,图书馆资料少之又少,农村中学开设计算机课也较少,造成学生无法大量的查阅资料。
②时间精力无法满足:化学课程只有初三毕业班和高中才有。因为升学压力,同学们课上的时间有限,课下课业负担也较重,如果每个学科都搞探究性学习,必将影响学生的精力,耽误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带来许多弊端。
③探究式教学的实质难以贯彻:在应试教育仍然存在的前提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应付升学考试。开展探究式教学,可能只是为了片面地追求新课程教学的形式,或者只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调查、实践等方面的一点片面能力,未必能真正贯彻新课程教学的全面精神。
2. 学校硬件配置与教师方面
①教学设备差:绝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完善的化学实验室,导致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教师只好在课堂上讲实验、在黑板上画实验,学生只能是背实验、记实验,没有或很少有动手实验的机会。
②教师缺乏创新的教育理念:在农村,许多化学教师都存在着“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教育理念,导致学生没有创新的意识,也就难以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了。
③教师专业知识陈旧: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都是单循环教学,极易出现教学中“吃老本”的意识,不思开拓创新,致使知识老化,教学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
④教学手段、方法落后。
⑤教师专业发展有困难:教师对外来的教育信息接触、感知太少,出外学习的机会也很少,很难提高教研水平。
二、对策
1. 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农村实验资源,进行实验探究
农村的天然物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农村化学教师应利用好这一天然条件,将相关的物质变化和书本的知识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现象。如“酯化反应”这一现象,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大的难度,但在农村,酯化反应的现象却经常发生,加入酒和食醋炒的菜会很香,很多学生已经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在教酯化反应时,可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感觉酯的香味,从而引入其性质及制取的实验,顺理成章。
2. 实验探究应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
学生实验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师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学生实验,打破教材中学生实验的局限性。如“Na2O2的性质探究”实验中,可以设计成让学生用长玻璃管往放有Na2O2的脱脂棉上吹气,引起燃烧。这样既提高了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从快乐中得到知识。
3. 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①农村的不少说法都是人们长期生活和经验的总结,但有很多说法却都是不科学的。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现象,并分析原因,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这些说法的原因,使学生对这些说法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②利用农村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启发学生分析现象、发现问题,然后探究。如针对农村的神婆“驱鬼”放血这一事实,我们在进行酸碱指示剂的实验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揭穿这一骗局。学生通过这一现象的探究既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又打击了封建迷信,培养了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利用废旧物品,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如可以将一废弃的铝制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再往罐内注入适量NaOH溶液,然后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观察易拉罐的变化情况。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易拉罐首先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易拉罐重新又鼓了起来。学生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而对后一现象就比较困难。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也会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原故。这样的实验简单易操作,只是利用了废旧物品,还蕴涵着深刻的化学知识。
4.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①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如制NH3的装置、固体加热制气体所需的仪器、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的仪器选择等。
②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验中的困难。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获得成功,也不是所有实验现象都会明显,因而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比实验本身更重要,这样也会使实验教学效果最大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0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