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感悟生活,激发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玉萍

  [关键词]语文教学;习作;生活;素材;观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B)―0064―01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常说学生的文章言之无物,而学生更视写作为“苦事”。这显然是学生们缺乏写作素材.平时没有积累写作素材所致。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为写作寻源取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当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达到一定的程度,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而且写作兴趣也会大增。
  
  一、让学生走进生活
  
  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他们往往视而不见,对周围的环境、自己的生活缺乏观察。因此,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认识生活,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事物的习惯。
  例如,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季节。抓住这一时机,我提议让学生找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做朋友,像朋友一样和自己喜欢的花草交往,并时时关注它们的变化。上课了,学生们仍像一群小鸟儿叽叽喳喳。为了保持学生们的兴趣.我宣布:“这节课,我们去看望你们的‘朋友’吧!”“耶!”教室内一片欢呼声。接着我又让学生说一说,打算去看什么?看花的哪些特征?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深入地了解被观察的事物。回到教室,我让学生写几句话描述这些花的美丽.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别出心裁的句子。学生轻松地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有个学生写:初春,樱桃花那米粒似的小芽钻出了树枝,渐渐地变成了深粉红色的小花苞,嫩绿的小叶子也偷偷地从花苞间冒了出来。两三天后,叶子变绿了,闪闪发亮。布满枝头的花儿,有的像涨红了脸的小姑娘,害羞地低着头:有的则像顽皮的孩子,藏在绿叶中……读着学生们的习作,分享着他们的快乐,真是妙不可言!
  
  二、让学生体验生活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和了解,再按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
  例如,我让学生写《和面》时,先让一名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观察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下面三个要求:一是纵观课堂气氛;二是看操作程序,细看示范动作;三是看事情的结果.并记好观察记录。
  这节课结束时.许多学生写出了比较好的作文。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宋婷可真是个擀面条的能手。你瞧,她量好面粉,倒入面盆,用温水化了一小撮食盐,一边慢慢地倒水,一边用右手把面和水拌成面穗,并迅速将面穗揉到一起。她那双手既灵巧又有力。一大团面在她的手里转来转去,不一会就变得又光又圆了,她还边揉面边讲解有关知识,真是厉害极了!
  
  三、让学生记录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是:关心周围的人、事、物,逐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及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冷静思考的同时还要细心回味,把印象深刻的事物、景象以及自己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如,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自己选题,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可以引导学生分两大类积累素材。第一类专记自己的,如《我的足迹》《随笔》等;第二类专记他人的,如《我身边的新鲜事》《拾零集》等。通过自主练笔,学生素材库里的东西越积越多,写作文时就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习作。是生活的反映。离开生活,习作教学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之,只有把学生引入生活,让他们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素材.才能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0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