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葛素霞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科学家们发现,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其才能可发挥80%以上,反之则不足20%。可见,教师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
有一个成语叫“爱屋及乌”,意思是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与这个人有关的人或物。同样一个道理,教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首先就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爱你。很难想象,一个学生不喜欢、不爱甚至是讨厌的老师能让学生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就必须为自己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增强自身的魅力。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字好,口才好,学识渊博,风趣幽默,都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并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情感的冲动,油然而生对老师的敬佩与仰慕。
二、良好、健康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和谐的氛围、愉快的情绪,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1.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教学情绪
情绪是感情的外在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而不喜欢“老阴天”。教师的面部表情、言语行动,甚至衣着打扮,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好分寸,排除干扰,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产生和谐共鸣,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关系才能更加协调。
2.针对差异,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具有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三、精心设计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条件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性措施。彻底摒弃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
1.精心安排。巧妙引入,振奋精神,引起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学生上课伊始便会精神振奋,兴趣盎然,沉浸在愉悦气氛中,大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教师开首几句生动巧妙的导语、学生课前热烈而活泼的演讲等,都会使一堂课别开生面,熠熠生辉。如我在讲《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说明文时,课前安排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题目叫《过华清官绝句》:‘长安回望乡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杜牧这首诗里写的那个妃子是谁吗?杨贵妃非常喜欢吃荔枝,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满足她的要求,不惜人力物力派人千里迢迢从南方把荔枝运到长安,劳民伤财。那么荔枝到底有多大的魅力惹得杨贵妃如此喜爱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荔枝这一南果的。”这样一个开头,使学生对荔枝顿生好奇之感,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还利用课前3分钟让学生演讲。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前气氛,振奋了学生的精神,同时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大大增强了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
2.精心设问,激发学习兴趣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课堂提问或讨论应当避免随意性,应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或展开讨论。设计的问题还要考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既要使优等生有“想头”,又要使中下等生有“答头”,这样的问题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分析《石壕吏》这首诗时,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问他的学生:“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有的学生表示同意,有的不同意,于是大家纷纷从诗里去找根据,展开了颇为激烈的争论。后来统一了认识――杜甫在这首诗里是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情景的描写来表态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是同情谁、憎恨谁,态度是明确的,说《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平淡中找出新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6
3.《语文天地》200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5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