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景文周
素质教育,《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要求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教育。那么,作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什么呢?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素质,也就是作文基本功。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写文章,所以,掌握作文基础知识十分重要。作文基本功扎实,写作起来得心应手,写出的文章才可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所以知识素质是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二是语言素质。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不仅要从立意、选材、结构等诸方面考虑,还要看其语言是否流畅、生动、优美。高尔基把语言看做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语言的重要性。因此,一定要在语言上下工夫。三是思想素质。就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文章应写当写之言,抒应抒之情,这是中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要讲的。作文不同于文学作品,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功用性,它是为教学服务的、为社会服务的,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从而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文章。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
一 强化作文基本功训练
作文基本功的范围很广,包括写作的所有知识、材料选择、主题定格、艺术构思、叙述描写、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构思技巧、语言技巧等。要想让学生写出优秀的文章,教师就必须强化作文基本功训练,让学生掌握所有的写作基础知识,从而全面系统地把握作文。强化作文基本功训练的方法很多,诸如作文知识讲座、作品欣赏、作文讲评、观察采风、作文指导、面批面改等。只要我们用心琢磨,就能找出恰当的方法。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作文教学,有文学功底的教师总是将作文教学时时处处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在课堂内外自觉不自觉地糅进文学因素,通过潜移默化等手段,让学生学到写作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 培养想象能力
想象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培养想象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基本素质之一。没有任何一种文体不需要想象,如文学作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也好,写作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想象。一个人写作能力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想象。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不外乎借景、借事、依物、闻声,凭借某种景事物声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出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或情节、或场面、或环境、编织得越细致越具体越好。譬如几个学生晚饭后没事做,可以一起走出去仰望夜空。老师根据当时的情形适当点拨,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夜晚,天空像个深蓝色的大盘子,那一颗颗明亮的星星像珍珠似的撒在里面,多么神秘的夜空啊!我仰着头,辨认着各个星座。我的目光落在天琴星座上,忽然,我仿佛听到一阵迷人的音乐,正叮咚叮咚响着,原来天琴星在弹琴呢!啊,那是天鹅星座。它跳起来了,随着琴声时而引颈长鸣,时而展翅高飞。接着,小熊星座和大熊星座也都跳起来、唱起来。
天空像“大盘子”,星星像“珍珠”,天琴星座在“弹琴”,天鹅星座在“跳舞”,小作者根据美丽的夜空和平常感知的事物想象得美丽多姿,把整个夜空描绘得生机勃勃。
三 增强审美情趣
作文虽不是文学,但毕竟是文学的前身,属于文学艺术的初级阶段。艺术离不开审美,作文教学也离不开审美。事实上,审美是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无论什么样的文体,离开了美都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反之,不懂得美也就无法从事艺术,包括作文。所以,作文教学必须增强审美情趣的培养,而这也是学生写作的基本素质之一。无论文学,还是作文都必须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事件是否完整,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环境描写是否优美生动,开头、结尾是否恰到好处,过渡照应是否妥贴,语言是否生动流畅等,没有一定的审美基础,是很难写得美妙无瑕的。增强审美情趣,重在对美的认识,也就是说,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文学中的美,怎样在作文时发现美、运用美。明白了这一点,写作起来就不至于枯燥乏味,无话可说了。
四 加强正面点化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写文章,但是,写什么样的文章,就看个人的积累了。我们讲“语言”时经常会说,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鸟叫什么腔,这里的“话”和“腔”就是指素质。我们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讴歌我们的祖国,讴歌我们的和谐社会,讴歌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即使平常的课堂作文,也应当以正面歌颂为主。我们不应当教育学生去揭示社会的阴暗面,因为他们还是学生。作文毕竟不是文学作品,它是受教育功能限制的,所以,即使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光彩的一面,也必须让学生从正面着手构建文章。社会毕竟以光明为主,只有看到光明,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才能在成长过程中充满动力。当然,作文教学中的正面教育不同于德育教学,它是以作文教学为前提,在正常的作文教学中做适当的点化,决不能上成思想品德课。
总之,作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寓作文教学之中的,换言之,即在作文教学之中糅进必要的素质教育内容,或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做适当点拨,让学生在接受作文知识的同时完成思想道德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有用人才。
〔责任编辑:李锦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6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