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当个好士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德培

  名师“赋闲”在基层学校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论其原因,还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名师成名之后,被提拔使用。而且用非所长者不乏其人。“教而优则仕”固然体现了组织对名师的褒奖与激励,对名师的尊重与关怀。然而让一些名师离开或部分地离开自己熟悉的阵地,离开或部分地离开自己已经驾轻就熟的课堂教学,离开或部分地离开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教育教学第一线,去“高就”自己并不熟悉的管理工作,“弃长就短”,或搞得杂务缠身,精疲力竭,没有时间与精力再去钻研自己心爱的教育教学工作;或勉强应付,毫无从事管理工作之兴趣,失去了往日的工作热情与钻研精神;或躺在“名师”的功劳簿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整日沉迷于做管理干部的虚荣之中,荒废了自己的教育教学业务。如此一来,当我们的管理岗位上多了一个平庸的新兵之际,我们的教育教学一线却失去了一个颇受学生与家长欢迎的名师。
  笔者这样说,并非一律反对把名师提拔到管理岗位与领导岗位上去,因为确实有许多原先的名师,后来成了杰出的名校长、名局长,为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教育工’作做出了更大贡献。名师能不能提拔为管理干部,要因人而异。有的名师既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又透射出管理素质与潜能,对于这样的名师,当然可以大胆提拔,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与个人才能。也有一些名师,虽然存在着管理方面的潜质,但他本人毫无这方面的兴趣与追求。还有一些名师教育教学方面很有一套,却全无学校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对于后两类名师,绝不可勉强提拔到管理岗位上来.否则,不仅会影响这些名师专业发展,抑制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热情,还会对我们的学校带来优秀人才的隐性损失。
  或许有人会说,把名师提拔到管理岗位与领导岗位。是对他们的肯定与奖赏,也可在学校营造一种激励进步的舆论导向。其实,许多名师的志向并不在于当干部,他们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认真钻研、全心全意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师。不恰当的舆论导向,如果让一所学校的多数教师努力工作使自己变得优秀是为了得到提拔,必然会造成教师工作浮躁,整体教育质量下降。
  或许还有人说,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便是提拔名师当干部的依据。这句话对激励人树立自信,勇于上进,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当今干部的选拔与晋升上,是很不全面的。因为好士兵未必能成为好元帅,一味地用提拔干部作为激励手段,没准会“捧杀”了无数“好士兵”。清人申居郧说过:“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名师愿意且能够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我们应予鼓励。名师愿意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继续教书育人,发挥所长,我们更应当支持。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大力提高名师的物质、精神和政治待遇作为对他们工作的激励,不一定非走“提拔干部”这条路。所谓人性化管理,并非只是指关心人,体贴人,爱护人,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人的知识技能优势,充分实现人的人生价值。
  人宜其位,则才尽其用。为减少名师赋闲现象,我们要把想当元帅且有“帅才”的士兵培养成好元帅,要让“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当个好士兵。
  
  (责任编辑 刘永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8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