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小娜

  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很好地落实这一数学理念。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呢?笔者谈几点体会。
  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1 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进行“生活中的数――可爱的校园”教学时,让学生观察他们熟悉的教室,要求他们说一说教室有什么?有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教室里有6盏灯、2扇门等数学问题。
  1.2 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
  如在教学有关“8”的加减法时,让8个学生上台模拟买电影票的生活场景,选取的8个学生有不同特征,性别上有男有女,穿戴上有戴帽子的,有戴眼镜的。这样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出多个数学问题。台下的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共有几个小朋友”“需要买几张票”“有几个男生”等好几个数学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不时闪出智慧的火花,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产生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的“悱愤”境界,这样学生的探究意识就会孕育而生。例如在讲“比例尺”一课时,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教师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认为,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一个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就准确了?学生积极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在这里,教师没有上来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创设让学生画教学平面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认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有用的数学。
  3 创设活动情境,发挥学生创造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使每个学生都树立创造的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使他们学会学习,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活动,变外部的学习活动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协同发展。
  在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如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当学生认识了长正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之后,可设计这样一个环节:
  师:“老师用今天认识的形体拼成一个小机器人(出示机器人),你们能从机器人身上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形体吗?”
  生答:“机器人的胳膊是圆柱体;机器人的腿是长方体;机器人的头是球体;机器人的身体是长方体;机器人的脚是正方体……”
  接着转向下一个实践活动,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物体拼出喜欢的玩具,先寻找设计出本组拼图的方案,互相合作,尽可能和老师的不一样。学生活动结束后,让各组学生将本组拼成的玩具向全班展示,介绍制作的方法和所用的材料。这样组织教学,体现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助、探索与创新,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创设操作情境,激发探知热情
  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爱动的特点,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创设适当的操作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由无意到有意,让他们能被教学活动所吸引,积极参与主动入境,从而在动手操作中萌发创新欲望,激发探知热情,为新知教学做好必要准备。如在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时,要求每个学生将课前准备的12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各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判断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并分别记下来,然后利用“数方块”的方法,求出每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再引导学生通过有序观察,寻找规律,让学生自己在动手中发现长方体的长、宽、高的连乘和体积的关系,从而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5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如在数学活动课教学高斯求和公式时,教师先讲高斯小时候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也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简便的方法,也做一个聪明的小高斯。沉浸在故事情境中的学生都活跃起来,积极思考,不久也找到规律。
  一个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融入问题中,积极投入到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够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青山院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2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