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小学科学教学的新使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卢雅珍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引领学生到校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时间空间、过程、资源等多方面,即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不受现有教材和教法的束缚,而是通过整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创设各种情境和活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一个科学教学工作者贯彻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新使命。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
新课改倡导“用教材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拘泥于课本,做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引领学生融合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资源进行学习,把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中,让教学内容更具体、更鲜活。校内的实验室、图书室、生物养殖角,校外的家庭、工厂、农村及广阔的大自然都是科学探究的场所,都可以成为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财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如教学《植物的叶》时,不一定要以课本上提供的植物的叶作为指定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到学校的植物角或广阔的大自然中去采集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叶,像柳、小麦、梨、玫瑰、葱、豌豆、仙人掌等,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根据“叶”的形状分类,认识叶的结构,然后引导学生想象,给这些“叶”起名字。
学习内容的开放也体现了学习内容的丰富多彩,它让学生、教师都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去学,教师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去教,不拘泥于一种形式。比如,教学《蚂蚁》一课,不是把蚂蚁放在透明的玻璃瓶里来观察,而是把学生带到学校的生物角实地观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体验了观察的快乐。
(二)教法学法的开放
教学中,实施开放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依此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在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如《骨骼、关节和肌肉》一课中要求学生了解上肌的结构和运动原理,笔者首先提问:“手为什么这么灵巧?”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得出手的灵巧性与皮肤、骨头、筋脉、肌肉、大脑等有关系的种种猜测,然后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对上述猜想进行验证,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又如在《种子发芽实验》这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汇报实验后所整理的信息时,有同学说:“老师,我发现用可乐比用水发芽要快一些。”其他同学一阵大笑。“真的吗?”笔者故作惊奇地问。那同学便迫不及待地说起了他的实验和发现,于是整个教室一下子沸腾了。有的说:“回家我用橙汁试试。”有的说:“那我就用雪碧来试验。”还有的说:“我呀,想用旺仔牛奶来实验。”……看到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笔者索性承诺提供全部材料,把实验组和所有对照组都设在教室里,以方便同学们观察。此后的那些天里,同学们观察的劲头可足了。在学生全身心的经历和体验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培养,而且他们对科学课的兴趣已经超出了笔者的预料,每次都是下课铃声已响,可学生的问题还是不断,讨论、争议还那么激烈……
(三)教学时空的开放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教材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向前延伸和向后拓展,保证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其科学素养。
首先,在竞争中拓展时空。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由竞争所引发的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环境的心理能力都是21世纪的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素质。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各种方式创设竞争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一展所长。如开展小制作、科技小论文、金点子等活动,使他们在竞争中取长补短,获得成功的机会。其次,在活动中衍生时空。小学生好动,喜欢到野外去。通过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还能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在学校的植物角上开展种植活动,如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活动、采集树叶标本活动、开展收集种子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其三,在结论中扩张时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要硬性规定学生表达探究结果的方式,而要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金鱼、蜗牛、蚯蚓等动物,最后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实质就是要学生归纳、把握动物的基本特征,表述他们在探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有的学生用口头表达,有的学生用书面表达,有的学生用图画表达……所有这些方式都应受到肯定。
(四)课后作业的开放
以往教师布置作业,往往仅限于纯知识性的作业,让学生填空、判断、回答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笔者尝试着改革这种单纯“写”的作业,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趣味性强,以动手、动脑为核心的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后时间进行观察、实验、考察、采访、收集、整理、设计、制作发明等,这样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体验了情感。例如,在教学《种子发芽实验》时,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笔者对豆子“先生根还是先发芽”的问题进行作业设计,要求学生课后动手实验,并把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秘密与同学交流,共享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评价的开放
以往都是教师握有评价权,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新课标指导下的科学的评价应是多元化的,重在评价学生的过程能力、探究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这样的学习评价可以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其实,学生参与评价才能生成动力,不仅可以让他们在评价中提升科学素养,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因此,把教师评与学生评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求师生互相尊重,尊重每个人的自尊心,保护每个人的积极性;要求对别人的发言认真对待、认真听取;鼓励学生善于和敢于提出问题;对于不能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给他们参与评价的机会;要让学生多想一点、多说一点,让他们在汇报实验现象、归纳概述实验结论时,能够做到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使各自分散的发现变成集体的财富。在学生的每一项活动中,教师都要放下架子,积极参与,共同探讨,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享受学习的快乐。
总之,开放性的科学教学体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科学课程特点,它使教学过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更贴近人性、贴近大自然,让科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探索的乐趣、发现的喜悦、收获的欣喜和成功的激励。但要真正做到“开”而不紊、“放”而有序,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3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