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鹏
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成了21世纪人们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生理学研究表明,人脑两半球在功能上有分工,各自处理不同的信息,但在完成心理活动时又是协作统一作用的,左脑和右脑具有互补性、整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另一方面,学生的感知建立在操作活动基础上,手脑并用,多种分析及共同参加学习活动,可使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都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发挥,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大脑的潜力,增强学习效果。心理学的智力活动内化理论也认为:外部的活动、操作是“内化”的前提。在充分的外部活动的基础上,配合第二信号系统语言的调节,能使外部操作的内容较为顺利地内化为头脑内部的思维活动。而且操作活动也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能将小学儿童好动的年龄特征引导到数学学习上来。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学生的操作活动尤其是一些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显示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
一、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形成学生动手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计算学校操场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面对如此高难度的问题,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有的提出爬上去量,有的提出倒下来量,还有人提议量升旗的绳子,再除以2。这可是个好办法,可顶上有一部分,怎么办?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1米的米尺,笔直插在旗杆边。这时正阳光灿烂,在旗杆影子的边上马上出现了米尺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0.45米。于是启发学生思考:从尺长与影子的比,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度的办法吗?学生开始议论纷纷,也不断地猜想,不断地假设,终于得出:旗杆的高度与它的影长的比等于米尺的长度与它影长的比。(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的高。于是举一反三,学生兴趣盎然。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
在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1)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解决得问题;
(2)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
(4)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参与讨论;
(5)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
2、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地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办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如:教师可以适时地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就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学生只能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三、根据不同操作类型采取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按照操作的不同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自愿参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大纲的要求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为认知型操作、形成型操作和发散型操作。下面,就这三种类型,具体谈谈训练的方法:
1、认知型操作
认知型操作是指学生通过尝试性的动手操作,对被研究的数学对象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认知型操作能力对于概念的教学有很大的作用。
(1)自制教具。在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制学具,可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对象的表象认识。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师要求学生以8人为一组,领取材料(橡皮泥,圆球,小棒)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因而在观察自制模型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借助形象思维很容易找到结论。
(2)感知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等手段对事物进行感知体验,也可以直接获取概念的表象认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师拿出一个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模型,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四边形模型。先让学生说说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轻轻拉这两个模型。通过感知体验,学生便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创设生活情景,引导操作。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来引导操作,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获得事物的表象。
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师创设情景:这里有10支铅笔,你能帮助老师平均分给5个同学吗?
学生踊跃举手,根据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很容易就将10支铅笔分给了5个同学。
教师再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自己分对了呢?
生:因为每个人手上现在拿的铅笔一样多,都是2支。
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很容易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的概念。
2、形成性操作
形成性操作是指在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知识或结论后,教师借助一些方法或途径,帮助学生将具体的实践操作形成的表象转化为数学知识或能力的过程。
(1)借助图式表象。教师将学生的操作过程用图式表象抽象出来,帮助学生从具体操作中获取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9+2=11”。盒子里有9个小球,盒子外有2个小球,求共有多少个?教师引导学生摆弄小球:从2个球拿出一个球放到盒子里,凑成10个。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一看就知道共有11个。但这还是直观感知阶段,教师再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式表象并使其外化。教师提出:通过摆弄小球,知道9加2等于11,那么在算式上如何计算呢?9与什么数凑成10?2分成几和几?9加1得几?10加1得几?所以9加2得几?在通过同一形式的几道题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图式表象,学生就能概括出“凑十法”口算,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法则。
图式表象还可以在几何形体的认识和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中得到运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有利于学生分析理解数学知识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实物测量。实物测量是只教给学生测量物体的方法和步骤,让其在生活中利用实物进行具体操作实践。
例如:在学习了“米的认识”后,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测量黑板、桌子、门、窗户、操场等的高度;在学习了重量单位“克”之后,让学生用天平测量小物体的重量等。
通过实物测量,可以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感到数学知识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数学意识的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画统计表和统计图。画统计表和统计图,可以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提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实地统计上午7:30-7:50之间经过校门前公路的各种车辆数。采用画“正”字方法记录,然后填写统计表,画出相应的统计图。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统计表和统计图,了解该时段中不同车辆的流量,并告诉他们要注意安全。
该活动既说明了统计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积极性,更形成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画统计表和统计图分析问题。
3、发散型操作
发散型操作是指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后,教师再引导其作创造性实践的过程。
(1)游戏。利用游戏中营造的轻松愉悦的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动手。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后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组织拼图游戏。要求学生用纸或布剪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圆形等,再以这些“图形”作材料,拼成自己想象的图案。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非常认真的又是剪又是拼,最后拼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案,如房子、机器人、孔雀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价值和创造力,更促进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手工制作。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指导其进行手工制作,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它能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兴趣,培养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后,教师设计了一堂活动课,要求学生做一些圆柱型的实物模型。教师提示:制作圆柱时必须先画出圆柱底面和侧面的展开示意图,再沿线剪下拼贴而成。学生通过想想画画、剪剪贴贴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圆柱型模型,有油桶、水桶、口杯等。
(3)小设计。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提出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四、提倡多样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自我评价往往被教师和同学评价所掩盖,当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现在师生面前时,往往会由于自己的某一方面的缺陷而受到嘲笑。许多原本对学习充满好奇心,渴望发展和表现自我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对学习的热情与好奇反而降低了。这其中的原因就可能缘于学生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被逐渐地放在了次要位置。所以导致学生要么形成了依赖教师、家长或同学的外部评价的顺从心理,要么是对外部的评价一昧地抗拒而形成逆反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大力提倡学生个体自我评价、组内合作自我评价,一方面,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起责任来,为其真正投入学习活动打下动机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如:在“质数和合数”的学习中,学生根据1-12个自然数约数的特点给它们进行分类。独自分类后,让学生先自定评分等级,阐明评分原因,然后再听取别人的评价,最后结合别人的评价由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研究效果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发现教师、学生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1、真正意义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利用操作材料、操作活动的特点,变教数学为做数学,使以往一人演示众人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人人动手实验的主动探索式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更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乐学、善学。
2、优化了教学过程,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形成合力,化静为动,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有效地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3、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操作去获取知识,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也得到了发展。而且学生在主动地参与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有步骤地组织。对小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甚至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当中去。我们一定要注意实践活动不能脱离教学而变成单一的、机械的、无目的性的操作,否则,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对其厌烦,降低学生的兴趣而得不偿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4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