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 小学生;习惯养成;知行合一;引导;氛围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3—0035—01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我校以“立人”为教育理念,“德育为首”为工作思路,以习惯养成为切入口,以校园常规管理为重点,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制定加强和改进学生行为习惯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知行合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以“知”为基础,知是行的前提,行是对知的检验,知行统一才能化为血肉成为习惯,这是叶老的观点。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时,我们坚持以班队活动课、品德课教学、少先队活动等为阵地,以 “红领巾广播台”、“班级板报”等为信息窗口,采取环境熏陶、学习渗透、专题讲座、活动明理、游戏歌谣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
   二、理论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如果在教育实践中没有对具体价值理念丰富内涵的深入挖掘,必然造成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学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及对社会生活涉足的范围,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从遵守规则、学习、礼仪、劳动、自护、卫生六个方面列出了“习惯养成训练点”,将这些行为规范细化成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并把它们印在学校的《小学生行为手册》上,作为相关学习与训练的内容,同时印在《学校安全手册》上,作为教师教学与研究的校本教材。这样,学生、教师有了学习、教学的依据,家长也明确了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培养。
   三、思练统一
   1.抓“四jing”,促养成。为了逐步达到“养习惯 健身心”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校针对小学生心理规律和行为特点,开展 “四jing”(即:<敬>敬重师长、尊敬他人,<静>环境安静、心态平静,<净>净化环境、净化心灵,<竞>参与竞赛、勇于竞争。)活动,严抓学生的各种行为,通过活动,让全体少先队员“爱干净、会安静、懂尊敬、竞上游”,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促进良好个人作风、班风、校风的形成,并最终成为校园文化的积淀。
   2.诚信教育,常抓不懈。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自律能力,我校在学校各楼层建立了“诚信书吧”,随着书吧的开放,学生的自律性逐步提高,孩子们还主动组成义务图书管理员整理图书、组织同学借阅、打扫书吧环境卫生等,“诚信书吧”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自觉借阅、爱护书籍的良好习惯。其它如诚信自习、诚信阅卷、诚信考试等实践活动,都使孩子们受到了自我教育,使诚信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3.關注细节,强化训练。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守纪习惯,学校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月定为行为习惯训练月,严格按照要求强化训练,一年级老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开学一个月内,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和使用等习惯进行训练。
   四、营造氛围
   1.营造习惯培养物质环境。学校力争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习惯培养的可利用资源,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学校播放的特色放学曲——在旋律优美的萨克斯曲中插入充满人文关怀的提示语,让学生在享受美的旋律的同时接受教育,学生每天都沐浴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良好习惯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2.营造习惯培养精神环境。
   (1)每周通过“国旗下讲话”讲习惯、讲长征精神、讲家乡名人故事等,学校政教处每学期都要根据不同的专题开展讲话活动,让好习惯不知不觉地、悄悄地、一点一滴地渗透进孩子的心田。
   (2)学校要求每月至少利用一次班队活动议习惯,有的班级以良好习惯培养为中心,展开讨论,总结自己身上的好习惯,反思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分析这些不良习惯形成原因,探讨矫正不良习惯方法;有的班级利用班队活动时间,借助《兰炼一校学生评价手册》评价学生习惯,找出存在问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
   (3)采用周记或日记的形式,在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中广泛开展“我的好习惯”记事活动,有的记载好习惯带来的快乐,有的记载不好习惯带来的困惑,这样,激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强化自律,逐渐形成好习惯。
   (4)全校师生一起创编“习惯童谣”,编辑《兰炼一校文明好少年童谣集》。
   五、多方合作
   1.开设家长开放课。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
   2.成立家校爱心社。家校爱心社的宗旨是:沟通,分享、参与、奉献。通过与家长、社区的沟通,既融洽了家校关系,又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关爱学生,共同监督、教育学生,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如今我校已形成了学校工作家长支持,家教困惑学校帮助的良好局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86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