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农村视角下的家校共育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正不断推进,农村经济不断进步,农村教育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来看,农村地区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所缺失。但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仅仅依赖学校教育不足以实现对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家长和教师需要携起手来,共同探索家校共育。
  【关键词】新农村  家校共育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125
   农村家校共育更符合农村教育的目标,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联合的重要性,联合起来进行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让孩子在家长和教师的教导下不断进取。农村的家校共育不断发展,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和家长需要正视问题,寻找策略,走出误区。
   一、农村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和教师之间缺少联系和交流
   在农村教育方面,家校共育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教育方式,许多家长和教师还没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合起来的思想,家校共育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家长和教师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必要的沟通交流。
   在农村,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正确的家校共育的认识、跟教师之间沟通交流次数少等原因,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即便是家长和教师有一些互动和沟通,内容往往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学习方面。一般是家长询问教師孩子的学习具体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进步还是退步,成绩上升或者下降的幅度大不大等;还有就是家长会询问教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何,有没有寻衅滋事,有没有认真听讲努力进步等。总的来说,家校共育的领域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孩子的学习和日常表现方面,缺乏对孩子思想观念、情感问题等方面的关注,对孩子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深度挖掘不够。
   我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虽然正逐渐改善,但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确有许多农村孩子处在负责人缺失、监管不力的尴尬位置。许多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去时时刻刻关心自己的孩子,有时候都不能保证和孩子的相处时间,更没有跟老师交流沟通的时间和想法。家长一直不跟教师沟通和交流,教师很难开展和家长一起开展家校共育。对这部分家长和学生,教师要体谅家长和孩子的无奈,多抽出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多数父母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教师要通过孩子构建家校共育的桥梁。
   (二)家校共育的合作形式太少
   在农村,由于家长水平有限、教师教学设备有限等原因,会出现家校共育不够专业,针对性不强,太过广泛,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学生的合作形式太少的问题。
   目前来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形式主要有,学期期末和学期期中的家长会和家长平时和教师的沟通或交流。每个学期开展的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孩子在班内具体情况,跟老师探讨教育方法的良好时机。但每次家长会的时间有限,家长却很多,往往会出现教师讲完后家长一拥而上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有机会和教师沟通孩子的具体情况。更何况许多家长连家长会都没有时间来,如果平时也没有及时和教师沟通孩子的问题的话,基本就不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总体而言,在目前家校共育模式下,其他能促进家长和教师沟通交流、合作教育的方式较少。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学校教育成为孩子接受的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家庭教育不仅没能和学校教育有机联合,还会有所缺失,家长并没有完成家庭教育需要完成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构建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教师和家长需要寻找更多的合作形式。
   二、解决家校共育问题的策略
   (一)家长与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和双向互动
   目前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发展迅猛,教师不要仅仅依靠以往的家访、电话等较为单一的联系方式,可以多通过微信、QQ等较为简便易学、比较先进的交流手段和家长保持联系。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尽快和家长交流情况,商讨解决办法。当然,教师创新自己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方式不意味着全部抛弃以往的交流手段,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是要采取家访、开展家长会等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来和家长保持沟通。教师和家长交流时不要仅仅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及时与家长交流孩子行为习惯、道德素养、思想感情等学生其他的情况。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了疑问,也要积极和教师沟通解决方法,尽量和教师保持融洽和谐的关系。教师要跟家长保持紧密联系,达成双向互动,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走进学校教育。家长也要及时和教师交流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询问孩子学校教育的情况。
   (二)丰富家校共育的合作形式
   目前家校合作的形式较为简单,教师和家长平时虽然有联系但实际上联系不是特别密切,家校共育的合作形式还需创新。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和老师选出家长中时间较多、对家校共育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的家长,让这部分家长成为众多家长的“耳目喉舌”,传达教师和学校的意见,替代大部分家长陈述自己的观点。在出现一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误会时,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可以及时和教师互动,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农村部分家长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家长委员会中家长的教育能力,让这类家长带动其他家长,总体提高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准。创立家长委员会后,许多关于家校共育的活动就更便于开展。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让家长走近课堂的活动,例如开展一些公开课的活动,让学生家长来参观学生的上课情况和教师的授课情况,既能鼓舞学生的上课热情和认真听讲的学习态度,也能激发教师的上课激情,还可以让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体制和过程有更深刻的了解。在今后的家校共育中,家长更了解学校,对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就会更尊重,有利于今后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不仅家长要主动接近学校和教师,教师也要尽量抽出时间,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家长教师交流会、面对面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如何,学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模式是否正当、家长对学生的主要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些都需要教师提前掌握,做到心中有数。了解了学生具体的家庭教育情况后,再找到适合学生的家校共育模式。每个家庭各有特色,选择的家校共育模式也不要完全一致。
   三、结束语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教育也在不断改革。许多农村家庭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有偏差或者没能开展好家庭教育,需要不断改进。家长和教师都要肩负起应当肩负的责任,结合农村具体实际,不断探索家校共育,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691933.htm